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存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1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于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FMA,BI与NIHS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FMA与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出血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出血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SS评分为10.89±3.0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4.65±3.87分,均优于对照组NISS评分为13.94±5.21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0.21±1.39分,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微创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04例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庭延续性护理组(观察组,n=52)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n=5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神经功能[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肌张力情况[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PHQ-9)]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IM评分、FMA评分、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MESSS评分、MAS评分、PHQ-9评分则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语言障碍程度[汉语失语成套测试量表(AB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变化。分析干预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差异。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ABC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BI,SAQOL-39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伴语言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良好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1例腰椎压缩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可降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老年人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起效更迅速,疗效更确切,无副作用,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出血术后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70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穴位导入按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014,P0.05;t=0.01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8.699,P0.05;t=13.35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力的比较χ~2=17.1689,P0.005:观察组患者肌力为0级、Ⅰ级比例低于对照组,而Ⅱ级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穴位导入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硝普钠接续口服氨氯地平强化降压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间入院时血肿体积、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减少血肿扩大,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慢性肝病护理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肝病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45例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UL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肝病治疗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90例急性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塌渍及康复护理干预。结果中药塌渍联合康复护理观察组肢体功能Ⅳ~Ⅴ级、Ⅵ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8.26±9.58)分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塌渍联合康复护理改善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照料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及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日常管理照护措施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的生活护理培训措施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月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HAMA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及HAMD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下降、腹泻、便秘及经济困难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更低(P0.05)。结论照料者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情绪,并可提升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且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能力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高血压脑出血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有50例患者,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及出院指导;护理组共有50例患者,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观察两组入组前与出院半年后的GCS评分变化,并对患者出院时与出院半年后的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GCS评分较出院时与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护理组出院半年后在括约肌控制、行走、交流、社会认知及总分上的评分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剩余54例归入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1经干预,观察组的生理、社会、情感以及总体健康指标改善明显,和干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意义(P0.05)。2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NIHSS和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和干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促进预后,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在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康复状况、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12月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的PANSS、MRSS、SDSS评分均降低,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月、9月、12月后。PANSS、MRS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9月、12月复发率分别为4.17%、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和27.08%),P0.05。结论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近期复发率,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金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血肿体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喉癌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喉癌术后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吞咽康复措施。记录两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A、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的并发症中,观察组吞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下气肿、喉瘘、切口感染、发音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吞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AHF老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40/42)较对照组的78.57%(33/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血压、心率等,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康复护理模式。密切观察两组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的能力、采用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表(FMA)评分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护理新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治疗也具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就医体验均得到了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