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的效果。方法在对老年耳鸣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前后,向患者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措施的实施,老年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神经质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期间在我科住院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施临床护理,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给予入院宣教、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口服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延长患者生命及保证治疗、缩短住院日、减少复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非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膳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随访等措施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老年脑梗死伴有心理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脑梗死伴有心理抑郁5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普通组29例与共情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米氮平药物治疗,普通组接受常规用药指导与疾病护理措施,后组接受共情护理服务,观察抑郁情况与护理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均为中度抑郁,经过一段时间共情心理护理后,共情组患者抑郁改善良好,P0.05。普通组患者医护沟通、相处关系、知识宣传、共情表现等指标评分较低,共情组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梗死伴有抑郁患者而言,做好基础药物治疗,进行共情心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抑郁症状有所改善且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护理的体会。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治疗与护理措施,B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质量评分,观察院外患者遵医情况。结果 A组患者对于出院后病情控制、运动、生活行为与心理情绪变化等指标评分均较低,B组均较高,P0.05。A组患者院外按时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饮食习惯等指标评分均较低,B组均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注重院内与院外护理相结合,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遵医行为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根据两组患者自身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状态更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干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心理及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舒适护理运用于临床老年晚期癌症患者,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2011年1~6月本中心共收治老年晚期癌症患者6例。笔者根据患者疼痛生理、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基础、症状及心理护理,让患者勇于面对癌痛,同时指导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关爱患者。结果在中心接受对症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6例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可使晚期癌痛患者疼痛得以缓解,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同样的治疗用药方案,仅是护理方案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休息、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功能锻炼、服药及防跌倒护理、延伸护理。结果半年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跌倒发生率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态度和不良的生活行为,减轻疼痛,减少跌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服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情况等内容,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6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肿瘤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认知能力、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态、情绪状态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有计划的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有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具体效果。方法对于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有肺部感染患者基础护理、用药护理、排便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并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贴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136例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减轻,并且均治愈出院。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能够促进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早期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干预效果;医护配合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早期心理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状态、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早期心理组不良情绪状态、生存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大,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医护配合度和疾病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加强家庭成员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指导提高、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加强运动护理和加强中医护理指导,可以使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可以帮助患者化解患病不同阶段的不良心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不会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过程中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8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辅导、健康宣传、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血透后88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同时检测干预前后患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水平,判断血透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优质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对照组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干预后BUN及血Scr:对照组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用药依从性、各指标变化、并发症和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将本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年后的用药依从性、并发症、致残率、各项指标变化及QOL评分。结果护理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显著低干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哮意义(P〈0.05或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值和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状况,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还能提高患者的QOL,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例老年重症类天疱疮患者在我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对老年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对策和方法。方法护理过程中采用固定责任护士,实施基础护理、环境护理、营养支持、创面处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结果患者创面痊愈出院。结论经过实践,老年重症类天疱疮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对创面采取积极有效处理,加强必要的护理措施,再加上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现况。方法选择近期接受维持性血透老年患者54例进行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调查患者饮食习惯及各种营养成分的每日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相应食谱等。干预前后检测各类营养状态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专项饮食护理干预结束后,54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BMI、AC、AMC、TSF、ALB、TCH、TG和TLC等营养状态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或P0.05)。结论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同时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疾病保守治疗,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满意度为69.39%,观察组为91.8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后机体健康状态、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运动与生活行为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保守治疗,同时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生活质量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