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士-社区-老年人联动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综合干预中的效果,为促进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干预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考。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前提下,最终采用信效度较好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1])对符合要求的110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后调查,应用配对t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干预后的SF-36各维度情况分析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进一步影响其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据有关资料报道约80%的老年人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有45%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使其用药种类多,药物治疗时间长。缺乏用药知识是老年患者在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老年病门诊对老年病患者用药进行护理干预。正确指导老年患者用药、使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提高科学用药的意识、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十分必要。本人通过几年来对老年病门诊患者80例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并进行护理综合干预。方法分三个阶段(入院次日,入院后7天,出院后3个月)进行用药依从性评分量表的填写。利用各阶段评分统计数据对患者的认知水平及行为能力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用药依从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认知水平及行为能力差。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医护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综合干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用药依从性,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分析影响护理需求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科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出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和护理需求状况。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分属于中偏高的水平,对健康促进的需要高于对疾病护理和预防的需求,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种类数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对护理需求较高,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年龄80岁、女性、文化程度较低、患病种类2种及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老年人口中,心脑血管、精神、神经、血液、代谢、泌尿系统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0%以上。住院老年患者中同时伴发三、四种疾病者占50%以上。老年患者生理和病理改变.导致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敏感性的改变,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增加毒副作用,多种药物同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复杂性。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而用药依从性的改变,往往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降低,甚至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支出的增加。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8月住院的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相关护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如何从护理角度指导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依从性,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剂科临床药学干预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采用药剂科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管理方法的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剂量错误、剂型不适、用药重复、忘记服药等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高危药品的分类贮存、指派专人管理、独立存放、由双人核对验收、基数管理、有效期管理以及警示标识等高危药物管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15,5.801,4.561,3.456,3.456,4.561,5.801;P0.05)。观察组患者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药学引入医院药剂科日常工作,能够有效促进药剂科工作的发展及医院整体用药水平的提升,降低医院用药不合理、药品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实施全额保障老年患者在基层公平享有、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费用政策提供可行的管理策略。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参加职工医保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就诊的数据为来源,分析其基本药物使用的状况和主要疾病病种的构成。结果:老年患者主要以抗微生物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内科用药(中成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为主;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损伤骨折等;用药经济负担较重。结论:应加强老年人常用基本药物的配备,提高可获得性;实施分类管控,最大程度地减轻使用基本药物的经济负担;规范医师用药行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水平;加强用药知识宣教,发挥社区药学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7—2019年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2019年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包括高血压用药的药品金额、药品金额占比、金额排名、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DDDs排名及排名比。结果高血压药2017—2019年药品费用排名第一的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DDDs最高的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所有降压药物DDC均在20元内。结论 2017—2019年高血压用药相对稳定,各种高血压药物在DDC等方面在患者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收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对策,并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情况、生活满意度和QOL评分。结果 1干预后,患者的吸烟、饮酒、运动、饮食和良好情绪等方面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患者生活满意度和QO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预防干预措施是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有效途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人用药中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药房管理子系统,随机抽取某综合性医院70岁以上老年患者门诊处方10000份,并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与药效学或药动学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处方312份。结论老年人用药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师、药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住院精神疾病种类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2)氯氮平处方量第一,新型精神药物的使用正在逐步扩大;(3)联合用药治疗在住院患者中非常多见;(4)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内。结论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情况发生了较大改变,对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考虑其疗效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不良反应的影响。药物选择多样化、新型化、安全使用精神药物已成为目前临床用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心脏康复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依据自愿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康复医师为其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并指导实施运动治疗,观察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不给运动处方治疗。两组均于治疗12周使用COSMED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系统(意大利)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D),以评价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运动耐力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干预后各项运动耐力指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干预前SF-36量表各纬度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职能、总体健康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治疗组预后SF-36量表各纬度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心脏康复可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和比较医院实施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合并驾照式管理对医保控费的成效,抽取2016年实施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合并驾照式管理前,和2017—2018年实施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合并驾照式管理后的处方,同时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数据,比较实施前后药占比,抗菌药物费用、辅助用药费用、基本药物费用,次均费用,统筹支付比例情况。 结果显示,2016—2018年,住院患者药占比从40.94%逐步下降至33.63%,门诊患者药占比从36.14%下降至34.15%;药费中抗菌药物和辅助药品的费用不断下降,基本药物的费用比例不断上升;重点监控药品费用不断下降。次均费用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统筹支付比例呈上升趋势。实施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合并驾照式管理能够提升用药合理性,降低药品费用,从而对医保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管理与慢性病防控法应用于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效果,从社会心理、生物学、饮食等角度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为优化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以提升生命质量为实施目的,调动患者依从性,采用我院有效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某社区的100名慢性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3个月生活方式管理干预和慢病防控措施,观察所有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相关指标等。结果 100例慢性病高危慢病生活方式评分为(87.95±1.52)分;膳食果蔬和肉类摄入不足或过多改善人数为78例,体力活动不足改善人数为95例,吸烟改善人数为89例,大量饮酒改善人数为97例;腰围(81.62±1.22)cm、收缩压(111.65±9.52)mmHg、舒张压(80.52±1.52)mmHg、空腹血糖(4.21±0.31)mmol/L、总胆固醇(2.01±0.25)mmol/L、甘油三酯(1.31±0.62)mmol/L、HDL-C(2.74±0.21)mmol/L;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程度大于42.00%,组间差异检验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疾病主要是由患者自身生活、饮食、原发病等因素产生,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控制行为风险非常重要。我院通过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生活方式管理与慢性病防控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延缓疾病进展的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Morisky评价标准将16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为CPA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以及对身体器官的影响,指导及规范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法1.回顾性调查西院药局2003年1月~9月49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及用量.2.调查分析2003年6月1日~30日212份出院带药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方案及使用频次.结果1.2003年1月~9月西院药局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占药物总额的7.11%,用药金额排在前三位的是络活喜、拜新同、倪福达.2、2003年6月212份出院带药处方中含降压药物的117份,其中单独用药62例占52.99%二联用药35例占29.91%;三联用药15例占12.82%;四联用药4例占3.42%;五联用药1例占0.09%.单类药物使用以钙离子拮抗为主占48.39%,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和ACEI抑制均为14.52%.结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用药金额大、品种多、档次高.用药方案多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联合用药应根据不同情况口药物特性加以选择,实施科学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降压效果,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双心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双心组患者采用双心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双心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心组干预后情绪管理(17.58±2.68分)、症状管理(18.43±1.58分)、疾病认知(19.29±2.05分)、用药依从性(17.09±1.01分)、药物管理(18.77±1.14分)等5方面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15.28±2.56分、11.02±1.63分、12.57±1.93分、11.69±1.05分、13.71±1.11分),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心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8.33%vs 25.00%,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双心护理模式护理,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自我效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Hoehn-Yahr分期、血浆Hcy、PRL水平、记忆功能MoCA与MMSE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oehn-Yahr分期都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与PRL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记忆功能MoCA与MMSE评分都一定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可使患者的高级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显著改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护技术在社区老年护理中的推广及运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南昌市东湖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研究地点,纳入符合标准的老年人40例。介护技术干预前后老年患者生活满意度及自立行为实施效果,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生活满意度调查表(LSR,LSIA,LSIB),评测在介护技术指导干预后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介护技术干预前后社区老年患者在LSR、LSIA、LSIB、ADL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护理人员、老年患者、家庭照顾者介护技术培训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及自立行为,解决老年人的家庭护理问题及社会人力资源,是社区护理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对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养老院因"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90例,并将患者随机平行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慢性病的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睡眠状态是否发生改善。结果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情况、性别、运动、居住环境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性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