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别林斯基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人和形成人的是社会”。这句话道出了社会因素催人成才的作用。改革在呼唤人才,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是巨大的人才资源,开发这种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女性成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女性成才的时间环境时间环境包括影响群体成才的时代环境和影响个体成才的时机或机遇。时代造就女性人才群,可女性个体的成才则需抓住有利的时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成才受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社会即可为人的成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女性成才刍议张润萍中国女性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觉醒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被压迫、被奴役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经过了艰苦的斗争。现阶段,在立志为振兴中华而成才的人流中,女性的阵容越来越扩大。那么,如何才能使女性成才呢?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作以探讨。人才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不受国界,语言的限制,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会使幼儿大脑更加灵活,因为音乐就像“活动剂”一样,进入人的大脑,就能使人的大脑充分加以运动,从而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音乐的影响对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洪璐翡 《生存》2020,(11):0101-0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跟着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课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美学鉴别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喜欢直接给学生灌输音乐知识,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而且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课程根本不重要,他们认为音乐课程只是辅助性科目,根本不在意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甚至还占用学生的音乐课程,导致学生无法提高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以此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它必须调动起每一个人(欣赏者)所掌握的全部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社会生活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学音乐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求更快推进全民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7,23(5):73-77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的音乐境界;音乐的形式结构及其运动也象征着化育长养万物生命的宇宙之道。先秦儒家通过审美教育追求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生命之间和谐、有度、中庸,追求社会政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化境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的物质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在有1.8亿文盲,其中70%是女性的中国,社会对她们寄予的厚望可想而知。高等学校中的女大学生多数勤奋好学,渴望成才,渴望自己人生有所作为,对此,她们已经付出了青春的辛劳和汗水。但是,由于种种习惯限制,特别是传统的择偶意向——“男强文弱”、“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影响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追求,成为现代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误区。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男女两性社会劳动能力和强度的平均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在家庭中女性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8.
必须强调——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诚然,随着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其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社会救助对象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救助的标准越来越高,救助工作越来越难。如天津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48.8万人,名列全国第三,已进入老龄社会,而且是未富先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给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与成才之路,远远没有象我们的社会制度所能提供的条件那样理想。尽管近年来,随着改革和开放政策的贯彻,在有些方面有所改善,但就社会的整体来看,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令人深思的社会阻力谈起女子成才的阻力,人们可以自然而然地举出“封建的精神枷锁”,“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许多社会传统观念;还有女子自身的不利于成才的种种心理因素:等等。初看起来,这些因素确实是十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各个文化领域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苏俄音乐文化与哈尔滨音乐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及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就从未间断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对提高一个城市的音乐文化素质并推动城市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会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吴辉 《生存》2020,(14):0114-0115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步,音乐教学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在乏味的学习任务中得到适当的放松。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较好地渗透音乐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男女两性的形成,是一种非人类意识的自然分工,他们的生理结构不同,历史境遇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生活道路也不尽相同,虽然女子成才有自己内在的优势,但从总体上看,女性的成才之路比男性更为艰难曲折,障碍重重,特别是心理气质上的不良因素,已成为女子成才的深层障碍。一、女子青春期的“自我欣赏”使一部分女性的智力优势发生逆转。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子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外形美,并且根据社会认可的女性美的标准塑造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女子青春期的“自我欣赏”。它是一种生理变化必然引起的并在自我意识中逐渐强化的普遍心理状态,并扩展到许多方面。它的特点是:1.表象的观察与直观的判断。它使女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官或感受上,只注意具体事物在形式上所引起的反映,如人的发型、服饰、体型、走路姿势及周围人对这些形式表现的评价,只满足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群体相互依存、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城市社会的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小社区”变成“大社会”,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结构层次的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并日益多样化,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深入了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整体状况,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杜寒风一、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演变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体认,在先秦以前并不是直接地同审美的社会效应联结在一起,恐怕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节制客观事物发生质变的依据而论定的,这一点在《左传》里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后《乐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始于国外,继而国内,听到一种“老人社会”的说法,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世界正面临“老龄化问题”与“银发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已经或即将进入“老人社会”,必须迅速行动,制定相应对策,…··“老人社会”真的来临了吗?“老人社会”的提法妥当吗?回答是否定的。担心“老人社会”的到来,是把人忧天。持该观点的人以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界定老人,认为0岁以上的人就是老人,而老人又意味着问题、困难甚至负担人们常说老弱病残,把年老与弱小疾病残废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成才总体环境良好的大前提下,还遇到了不少来自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众媒体等各方面的障碍,并希望从心理、教育、团队以及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两个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前提,但是并未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给人带来全面的自由和解放,相反,却使人陷入了深刻的、全面的异化之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统治人的物质力量,不断地强化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统治。因此,对技术理...  相似文献   

19.
邵迎川 《生存》2020,(14):0152-0153
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历程中,音乐与舞蹈总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随着音乐旋律响起,人也开始随之舞动,特别是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便可以利用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的特点,来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利用舞蹈律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开展。  相似文献   

20.
周晶 《社科纵横》2014,(9):88-91
城市音乐活动人群作为新兴的音乐社会文化主体成为音乐社会学切入社会微观领域观测音乐与社会互动的对象。而当前城市音乐生活群体年龄结构日趋显现的老龄化,进一步印证了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问题和必然趋势。本文以兰州市老龄居民的音乐生活现状为社会学考察对象,通过观测和分析其存在现状、特点、社会功能及存在问题,为社会音乐生产的良性循环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资料和事实依据,以期为有效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进一步推动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增添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