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易跌倒的评估,发现易跌倒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避免老年患者跌倒。方法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在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347例60岁以上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易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进行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针对危险的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保障了老年人的身体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集聚着多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血糖升高、肥胖,血脂异常等.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研究参考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防治指南(NCEP-ATPⅢ)[1],主要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同时对其10年内发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2005年至2008年7月278例跌倒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老年跌倒的病因由多种因素引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老年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并且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及储备力下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跌倒,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加强预防老人跌倒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及相关的损伤和死亡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被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30%65岁以上的老人至少跌倒一次。其中近半数为再次发生的跌倒,并且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们就老年人跌倒的外在危险因素(跌倒的环境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选取标准化护理前(2014年3~10月份)于老年内科住院的589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试验组为标准化护理后(2015年3~7月)于老年内科住院的379位患者,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结果标准化护理前: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2人(其中60岁患者11位,60岁患者1位),占总人数的2.04%;发生跌倒2例,占高危患者的16.67%。标准化护理后: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3人(其中60岁患者13位),占总人数的3.43%。发生跌倒1例,占高危患者的7.69%。结论标准化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60岁以上老人损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人跌倒问题十分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Blind-Oaxaca分解技术,探究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中国老年女性的跌倒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跌倒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健康因素,而非社会人口因素,健康状况上的劣势是中国老年女性更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预防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应当注重性别差异,给予老年女性更多的跌倒防治服务,切实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老年人跌倒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神经感官功能减弱、多种慢性疾病[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制定了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不良事件反馈及上报系统、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等级危险护理模式、老年人跌倒警示单、跌倒警示标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及制度,但仍有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护理事件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了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伤害,同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微信宣教干预家庭病床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7月我科出院后自愿成为家庭病床跌倒风险管理的老年患者。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以随机抽样方法将160例家庭病床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信宣教方法,对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因跌倒而发生住院的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及因跌倒住院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宣教大大降低了家庭病床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对跌倒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且减少了患者因跌倒发生住院的概率,减轻了家属因患者住院而产生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也间接节约了医疗护理成本,节省了国家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住院患者跌倒后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完善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住院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跌倒后对患者的影响分为无损伤或轻度损伤组及中重度损伤组,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患者跌倒后无损伤或轻度损伤80例(79.2%),中重度损伤21例(20.8%),分析结果显示,跌倒后损伤程度与年龄、性别、跌倒史、合并骨质疏松、镇静类药物使用、当班护士学历有关。结论应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科学配置与培训,完善跌倒高危风险人群评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加强跌倒高危患者的安全宣教及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病变动脉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病程、2h-PG、TC、LDL、GHbA1c、UAE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是在高血糖基础上与多种因素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病变,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以期更好地防治压疮。方法调查分析114例老年压疮患者相关资料。结果114例老年患者压疮发生与原发病、照顾者相关知识缺乏及老年人生理及病理因素因素关系较大,经过采取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老年患者为压疮高发人群,应针对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以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年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了解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09例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人数为888例,患病率为55.1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不足、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TG升高、HDL-C偏低、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金山工业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除了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外,体力活动不足、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均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可控危险因素,加强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队某干休所离休人员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某干休所的年龄≥80岁的离休人员2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综合健康状况和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中207例研究对象[男性195例(94.2%),女性12例(0.58%)],平均年龄85.99±5.28岁;其中131例离休人员既往有过跌倒史,占总人数的63.3%,男性125例(64.1%),女性6例(50%);80岁以上离休人员跌倒发生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大,跌倒的概率增大;经分析显示,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常服药、常饮酒、静力平衡、动力平衡态、步态等。结论本研究离休人员中,高龄离休人员的跌倒发生率很高,严重威胁离休人员的身心健康,需要加强干休所与家庭照顾的联动作用,让离休人员安度晚年;离休人员跌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的用药、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预防跌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农村地区 950 名 60 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过去 1 年的跌倒率为 26.84%,跌倒发生地点多数在室外(70.20%),以上午居多(53.7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非独居、有抑郁症状、衰弱、患脑卒中的老年人具有高跌倒风险;80 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更低。总体来看, 合肥市农村老年人跌倒率较高,老年人跌倒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跌倒风险,提升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35岁以上人群8 356人进行了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以上城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5.6%,标化患病率为31.0%,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其中新检出高血压患者占63.7%,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肥胖、缺少体育锻炼、高脂饮食等是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接受医生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仅占既往已知患者的30.6%,且88.9%的已知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同时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抓好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内科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预防跌倒分级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跌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预防跌倒分级管理进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了98.03%;经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常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了86.27%;组间结果经统计处理,结果发现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统计发现,差异意义显著(P0.05)。结论预防跌倒分级管理在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通过科学方法可有效预防跌倒风险因素,减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筛选出721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为26.3%。自评健康一般及以下、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患病数量≥3种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与家人同住、有配偶、生活富裕、信任周围人、平时有人聊天、进行健身锻炼、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保护因素(P<0.05)。应强化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家庭支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引导老人转变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院职工活动中心成立已有20余年,活动环境舒适宜人,健身设备、活动器材、娱乐设施齐全,被评为省优秀职工之家,市模范职工之家。在活动中心进行健身锻炼、娱乐活动的职工中除本院在职职工外,还有一部分是退休老同志和职工家属,最大年龄有80多岁。作为医院职工活动中心的管理者,在近10年的医院职工活动中心管理中除认真完成本职责范围工作外,针对活动人群不同年龄,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管理,特别是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加以重视,对老同志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认为在活动中心预防老年人跌倒是一项重要护理因素,因此,做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及护理,对减少老年人跌倒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79)岁为高发病年龄,高血压病、高黏血症,高脂血症、血hsCRP升高、糖尿病等与本病发病关系密切。结论脑梗死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压病是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炎症反应、糖尿病等。老年人特别是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男性是高危人群,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