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审美教育,语文学科教材中处处蕴含着审美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社会美的熏陶和教育,感受和认识艺术之美和哲理之美.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活动。祖国语言是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的物质外壳,承传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高尚的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人为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而要将二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4.
邵世敔 《科学咨询》2008,(20):54-54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一边在彰显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受到了广大教师喜爱,一边也因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的局限、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不当而出现尴尬.如何认识二者的长短,从而更有效地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点滴体会,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入学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旨在提升中职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而奠定基础。但从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厌学的现象较为普遍,而这不仅和学生的实际有关,和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现状而分析原因,寻找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为学生今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语文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必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先生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张志公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搞好。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理解语言内容,更要学习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一句话,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力。语用,当是语文教学的“本然”,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专属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紧扣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研究文本的表达方法,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一边在彰显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受到了广大教师喜爱,一边也因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的局限、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不当而出现尴尬。如何认识二者的长短,从而更有效地把现代信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这一轮课改中,不能因课改而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规律。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精心备课,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在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提高中职学生审美水平,审美教育应该全面的贯彻到语文教学之中.如何转变审美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增强审美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思考、解决的首要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唤起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观来学习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它独特的特点、作用与意义,并以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等形式具体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落实的今天,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切实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是每位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育改革方案中的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转变以往授课思路,并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比如“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开展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够与“做”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加以运用,全面提升其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并以“教学做合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为主题,展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公认。运用多媒体技术参与语文教学,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可能与方向,也能把学生更快地送到学科知识的前沿,拓宽其学习的时空观。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作用,校园网、校校通和全球通的实现,使教育有了无限可供作选择的各种信息资源.马小平老师在《关于普通中学迎接21世纪的教改设想》中提出“教育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将是改变现行教育的模式的一个突破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极强感染力的画面和情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的教育,更突出职业技术性、社会需求性和实践应用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以"必需"、"够用"为尺度,致力于对学生作为从业者的职业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突出职教特色.然而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缺乏对中职学生专业特点的考虑,不能真正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发展,就得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已是开展教学一种趋势和潮流.它的运用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更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备课质量,增强语文教育的美感.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更要讲究科学,以防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位语文教师即使知识渊博、满腹经纶,但讲不出来或教学方法单一、枯燥,那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好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规律又能将教学方法运用得灵活自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呢?教无定法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教学方法的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语文教育心理学从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语文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开放式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必将使语文教育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巨大功效,但反观我们当前的开放式教学,颇有点矫枉过正,重新陷入新的谬误之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发展着手,再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提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需要情感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探讨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提一点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从而改善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减少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困扰。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感性教育,在主体思想把握上、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在阅读和朗读的过程中,深入体现感性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版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决定了语文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语文课堂也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这种情况下,校园文学社不失为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虽然文学社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校为单位来组织的,但考虑到自己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协调各班的人力物力,而本班热爱写作、擅长写作的学生很多具备这两方面的因素,我大胆地组建了我们班的“百草园”文学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文学社规模比较小,但它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