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为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8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大学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存在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自尊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探究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72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整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地、学科和年级差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都有较高程度的负向预测力.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视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及其影响,并通过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等方法,以有效降低大学生个体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是制约其学业发展的瓶颈,为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针对辽宁省15所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倦怠由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调适学习倦怠心理的主要途径有还原大学生活力、端正学习动机、制定人生规划和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学业幸福感也备受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通过对沈阳地区4所高校独立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影响女大学生学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女大学生学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活目标、个人努力程度、成就感以及来自同辈的竞争等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积极情感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来源,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特征。文章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中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向、新状况。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创新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指示精神,笔者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水平、所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深入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针对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指导作用进行剖析研究。当代大学生在具有创新独立、理想远大等特点的同时,其心理素质、行为习惯、思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笔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论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社会实践、自身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化体系的急剧变迁,使新世纪大学生处于竞争、适应和发展的风口浪尖,加之他们自身心灵成长的年龄特征,以及环境刺激、学业压力、能力局限、角色定位、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困惑,决定了挫折与科学应对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究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高校应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以便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真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学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这些心理问题,无论是从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层面看都是急待解决的。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实际出发,提出的对策措施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规划执行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大多数同学经常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意识到了学业规划的重要性.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干部和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的协调性不理想.建议大学生自身、学校、师资和社会机构4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水平,并有效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感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关于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的研究应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指出大学生的人格、归因方式等个人因素、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等对孤独感有重要影响。针对众多影响因素,从个人人格的完善、自身和学校提供社会支持及家庭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利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大学生战胜孤独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同大学四个年级366名大学生进行学习倦怠现状的随机调查;探讨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旨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现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厌学转变为乐学。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t和F检验。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显著,其学习倦怠情况呈现中等程度倦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交换最初是指经济学意义上人们的买卖行为,而本文从婚姻的角度阐述中国女人在交换中的起起落落——以和亲公主、童养媳和当代女大学生为例,旨在说明中国女人与命运抗争的艰辛历程,以唤起人们对女性的关注,以及女性在掌握了命运之后,尤其是当代女大学生更应该好好把握自已,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新世纪英语的发展也具备了全球化的特征,英语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以及21世纪的公民参与未来社会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很大程度上讲,判断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最终能有效地输出多少英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运用英语,为此,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校园平安问题是困扰高等院校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导致校园平安问题的原因包括外界社会原因和学生个人原因,为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差异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扬州大学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本科生进行了动机差异性的抽样调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6大类动机类型,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EXCEL分析了较高、中等和较低三类英语水平学生在各动机类型上的差异及其英语学习的态度和需求,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贫富分层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贫富分层对大学生的冲击同样直接和明显。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不良样态,学习方面的不良样态表现为:学习观念过分追求实用、学习重心有所偏移、学习动力不可持续、学习效能两极分布:生活方面的不良样态表现为:生活理想趋向物质化、生活方式呈现时尚化。高校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挖掘、大学精神的传承、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等方面寻求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改变着他们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实践,要充分发挥传媒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和个性心理来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接触从分类、频率、目的、信任度等方面反映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呈现出新潮化、娱乐化、崇拜化的特质,为此,要从媒介传播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引导艺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媒介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员作用的定位也与公共图书馆中的馆员不一样,由于高校图书馆中的读者除了教师之外,更多的则是在校学生,他们的知识需要、理想追求、人格塑造、信念确立与一般读者有较大差别,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读者,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关系,而更多的还要表现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上,以自己的学识和身教(服务)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