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年七月,准确地讲是农历的七月初四、初五,我在部队时的彝族亲密战友李氏阿山,特来邀我去他家过彝家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花脸节”。由于花脸节是云南省邱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我一直未见识过,于是,兴冲冲地邀了两位笔友前往他的家乡云南省邱北县普者黑村。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有个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州有个美姑县。美姑县不仅山青水秀,美姑县的姑娘也长得像花一样楚楚动人。这里就是曲此阿乌的故乡了。四岁就能唱山歌美姑县的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家的村村寨寨全被火把映照得通明透亮。那漫山遍野的歌声、琴声、欢笑声,要整整持续三天三夜。耳濡目染,阿乌自小便爱唱歌。4岁的时候,随着阿爸的月琴声,阿乌先是学会了彝家的山歌,后来又  相似文献   

3.
在巍巍小凉山区,座落着一个彝家山寨,这就是四川省马边县高卓营公社高卓营大队。每当人们扭开自来水龙头,一股股清泉哗哗流出的时候,就自然要想到:这是共产党员、汉族干部刘忠荣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啊!刘忠荣,是五八年分配到这个区担任会计工作的,后来又调到设在这个村的区机关任会计辅导员。他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5.
她穿戴着美丽的彝族服饰出现在舞台上。她的歌声征服了中国千百万观众和听众。人们认识了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青年歌唱家安东。她是彝家的后裔。然而,大小凉山的红壤,邛海的碧波和欢乐的“火把节”,对于她都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她生在成都,五六岁便随军旅中的父母来到贵州铜仁市。10岁起学习拉大提琴,13岁就到市京剧团当演奏员了。终于有一天,她认定自己是块唱歌的材料,于是便告别了心爱的大提琴,告别了贵州的山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13日,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林丰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日。我们 市民政局一行3个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上午9点,太阳照到了林丰村这个彝族山寨,全村6个村民小组,13 9户624人,大部分选民来到会场。彝族姑娘、小伙子们个个都穿着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打 扮得花枝招展。一位72岁的阿书必必彝族老大娘告诉我们说:“参加这么大的选举会,行使 自己的民主权利,选自己的带头人,是我一生中的头一回,这比过彝年还高兴呢。”选举大会设在林丰小学院坝内,会场正前方挂着写有彝汉两种文字的“林丰…  相似文献   

7.
“路旁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这首歌唱出了彝家山乡的美,彝家好客的情。凉山的美,凉山人的情,在她高原的湖光山色,泸山明月,邛海碧波;在她心灵绽出的艺术花果,香飘大地,任你撷英……诗的沃土彝族是善诗的民族。古老的历史,优秀的文化,民族的文明,都以诗的形式表述于彝文古籍,流传于口头。民间文学的神话、史诗、叙事诗、故事、传说、童谣、民歌十分丰富。其中诗是主体。著名的史诗《勒俄特衣》、训世诗《玛木特衣》、叙事长诗《阿莫尼惹》、抒情长诗《阿冉妞》,与云南的《梅葛》、《阿诗玛》、贵州的《恩布散额》,构成了彝族民间文学的宏大殿堂。每个民族都有诗,但是,象彝族这样爱诗、  相似文献   

8.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9.
走进布依族山寨,好象来到了歌的海洋,到处飘荡着婉转悠扬的歌声。布依族人民很爱唱歌,善于“以歌代言”。劳动生产、日常生活、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歌声的陪伴。尤其是办喜事的时候,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至于青年男女之间,唱歌更是他们倾吐爱情必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会上,有一位身着彝族服装的汉子,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招生办主任马布都。 马布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凉山的彝族干部,自197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竭尽全力地投身于凉山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省内外的各类高等学校送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为了摸清凉山教育事业的家底,马布都多次深入到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小学走访调查。渴了,用双手捧一捧清洌的山泉送进嘴里。饿了,啃一口彝家的火烧…  相似文献   

11.
无悔的青春———记毕节地区民宗局局长陈长友文/远程这是一片神奇、迷离的土地,它回响着古老而又年轻的跫音;这是高原上最绚丽夺目的一道风景,它记载着一位彝家汉子坚强执著的跋涉足迹。在这片充满挑战的高原红土地上,有位彝家汉子用心血和汗水弹奏出了跨时代的强音...  相似文献   

12.
“弹起口弦寻情人,情人听到来会面。羞羞答答齐开口,谈情说爱真快乐……” 追寻着这首古老甜蜜情歌的旋律,我走进滇西纵谷高山丛林,来到俐侎山寨妥謇袢耸且恢衩氐拿?族,整个族群只有26000多人,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族群,他们聚居在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亚练乡、大雪山乡和凤庆县郭大寨乡团山村等地。相传若干年前,这支俐侎人的祖先为了躲避仇家追杀,砍倒芭蕉林迷惑敌人,逃进山林才得以将族人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3.
彝族酒具     
酒自古以来就是彝族人民表示礼节、遵守信诺、联络感情的必需品。彝家人极喜饮酒,所以,“无酒不成礼,有酒便是宴”至今仍是他们的传统习俗。彝家人喝酒时,往往喜欢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用一种叫作“萨那壶”的酒器,依次轮饮,俗称喝“转转酒”。萨那壶是一种外形奇特、设计精巧的盛酒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的土家山寨,有一位民间歌手,几十年如一日用优美的歌喉,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以动听的歌声向广大山民们宣传党的政策、法律。她就是有“百灵鸟”之称的采花乡人民代表、计划生育信息员祝凤池。  相似文献   

15.
正在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的土家山寨,有一位民间歌手,几十年如一日用优美的歌喉,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以动听的歌声向广大山民们宣传党的政策、法律。她就是有"百灵鸟"之称的采花乡人民代表、计划生育信息员祝凤池。今年54岁的祝凤  相似文献   

16.
彝族肇起我国西北,由于部族征战,寻求牧地等原因,他们爬山涉水,历尽艰辛,不远万里地来到广西那坡县,和当地的壮、瑶、苗、汉等民族一起开拓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广西那坡彝族人逝世后,由腊摩主持唱起“开路歌”,这歌声悲凉沧桑,折射出彝族古老灿烂的历史,也使死者能安心地魂归故里,是慰藉逝者的“安魂曲”。主祭的腊摩是为亡魂开路和护送其安全西去的使者。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就降生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的一个彝族家庭。我不曾经历过奴隶主和封建阶级统治下的彝族社会,可我听长辈们讲述过彝族人民在旧中国的苦难。幼年时所见到的是旧社会留下的千疮百孔、清贫如洗的彝家山寨。而今是旧貌已改、新颜似锦,一派繁荣。  相似文献   

18.
“当——当——”鋩鑼响了,声音宏亮,在山巒間發出激越的回响。敲鋩鑼的是一个右臂上包着紗布的彝族青年,他左手举起一根竹竿,竿頂裹着个草球,吃力地敲打着吊在架上的鋩鑼。冬日的夕阳發出黯淡的黄光,照得彝族社員們头上的黄色套头更加黄了。他們听到鑼声,紛紛走回山寨,于是,冷清清的山路上一下便热鬧起来了。他們唱山歌,打字謎,編順口溜,有的人还边走边看書——摘了文盲帽子的人們啊,快活得眉飞色舞哪!他們来到吊鋩鑼的地方,就和右臂包着紗布的青年打招呼。这青年坐在鋩鑼架下的一根橫木上,他右手横吊在胸前,动彈不得,正用左手翻閱面前的一叠本子。他名叫李昌,不久前是民校的教师,現在他又成了社員們的作文評改員了。  相似文献   

19.
在我90岁生日之际,喜闻我指导的两位博士──庄孔韶教授的《银翅》、滕星教授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一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即将出版。这皇送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这两部社会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专著是我一生中两部主要学术代表作《金翼》(中国汉族个案研究)和《凉山彝家》(中国少数民族个案研究)的追踪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拉姆 《中国民族》2015,(2):30-34
一曲木日火第一次见到海洛因时,并不曾想到毒品会那么深重地影响到他日后的生活。那时,出生于大凉山某某县一个彝族山寨的曲木日火正在乡镇中学读初中;而自己最好的朋友则正蹲在学校狭小昏暗的厕所中,用打火机燎烤着锡箔纸上白色粉末。1990年代中期,毒品开始进入彝族人聚集的大凉山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