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借鉴Anderson健康行为模型,研究我国中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4 491例居民中,2 285例(15.8%)过去一年利用过住院服务。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是中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吸烟、饮酒与住院服务利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总体而言,应重点关注 60 岁以上、男性、吸烟、 饮酒、自评健康差、慢病患病数量多和 ADL 受损群体,精准把握该群体的现实需求,提供安全有效、可靠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探究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可用于朋辈推广的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方案。以18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00后”大学生为被试者,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的正念减压团体辅导。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评定量表(GAD-7),在基线水平、8周干预后及1个月末随访施测,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表明:GWB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高于基线(均P<0.001),后测分数高于随访(P=0.007)。GAD-7和PHQ-9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低于基线(均P<0.001),GAD-7的后测与随访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61)。成员认为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活动对心理减压、生活状态改变、情绪调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且1/3成员有较强的意愿带领朋辈团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 2017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老年人数字融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会参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融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b=0.120,P<0.001),同时数字融入对社会参与有促进作用(b=0.509, P<0.001),社会参与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正向影响(b=0.166,P<0.001)。社会参与在数字融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 42.9%。应鼓励老年人主动学习数字技能、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完善数字设施建设,以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减少社交孤立,使其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探究妊娠期压力对产前抑郁的影响及主观幸福感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在南通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妊娠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并通过妊娠期压力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妊娠期女性心理状态。使用软件SPSS 27.0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及统计,并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653 名妊娠期女性中,抑郁发生率为34.0%,中重度产前抑郁率为9.2%;妊娠期压力越大,产前抑郁风险越高(β=0.262,P<0.001),主观幸福感越低(β=-0.284,P<0.001);主观幸福感越高,产前抑郁风险越低(β=-0.246,P<0.001);主观幸福感在妊娠期压力与产前抑郁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26.21%。妊娠期压力显著正向预测产前抑郁,主观幸福感在妊娠期压力和产前抑郁间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要注重减轻妊娠期女性压力,不断提升主观幸福感,缓解产前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混合线性模型探讨影响跨省异地就医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社会生态因素。结果表明,跨省异地就医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占比最高(18.6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次均住院费用最高(45 535.24 元);住院费用受个人特征中的肿瘤类型、个人行为中的住院天数、环境层次中的就医距离、政策层次中的实际报销比例的影响(P<0.05)。需从跨省异地就医肿瘤患者个体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层面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呼吸慢病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北京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出院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31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呼吸慢病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慢病管理模式,于出院后的第6个月对患者进行治疗情况和满意度随访。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呼吸慢病管理模式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满意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采用12项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1616名中高年级小学生,以探讨家庭功能、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心理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心理素质之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与小学生友谊质量、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s<0.01);(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友谊质量(β=0.672,p<0.001)和心理素质(β=0.821,p<0.001),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心理素质(β=0.738,p<0.001);(3)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小学生心理素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ab=0.49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12项目一般健康问卷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调查M县农村老年人,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7,95%置信区间为-0.331~-0.07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3.8%;中介效应受到跌倒风险的调节(R = -0.020,P < 0.01),在跌倒风险较高的老年人中观察到更大的影响。因此,跌倒风险调节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降低跌倒风险,可能会提升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应用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0例出院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行全面科学的慢病管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 MRC)、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m MRC评分、CA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社区示范研究,探索"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方法在区域内进行调研,了解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搭建以综合医院为核心,以社区医院为实施主体的区域一体化医疗云平台,结合居家医疗监测设备和智能手机,在三级医院、社区医院、老人及家庭之间,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共享、医患互动;拟定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技术优势、社区医院与老人关系优势以及信息平台的交互优势,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为社区老年患者提供一体化慢病管理服务;纳入160位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慢性病管理示范研究。结果在3个月的示范研究中,观察组医患在线沟通频率和医生主动随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监测依从性和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一体化的医疗云平台,结合居家医疗监测设备和智能手机,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慢病管理模式,符合目前分级诊疗的大趋势;同时,利用老年病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让患者主动承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有利于慢性病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