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梯玛”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文化是现存土家语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文化。“梯玛”的引申义是“女神”,它的前期任职是女巫。梯玛法事活动中生存崇拜实则是梯玛崇拜。梯玛在土家族社会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梯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梯玛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属于巫文化的范畴。文章叙述了梯玛的流派和道具及梯玛的主要法事活动。指出梯玛在土家族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它在特定的时空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社会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梯玛文化正遭遇消亡的窘境。  相似文献   

3.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主要通过巫术活动为人驱鬼逐疫、消灾治病、求子、还愿。在土家族历史上,梯玛信仰广泛存在,梯玛是地位显赫的社会阶层,在土家族社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土归流以来,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梯玛信仰在逐渐萎缩,梯玛在多数土家族地区逐渐消失,只是在土家族聚居的深处有残存。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梯玛消失得更快,残存的地方也出现传承断裂,存世的梯玛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在土家语存留区的局部地方出现梯玛信仰的“复兴”。梯玛信仰的复兴是与土家族社会现代性深入不够的背景下还能发挥其特定功能有关。“玩菩萨”仪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显示出梯玛信仰“复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玛信仰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既体现为土家人的刚健性格和乐观精神,也隐含着土家人的生存意识、集体意识。在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的中篇小说《撒忧的龙船河》和《最后的土司》中,梯玛信仰是结构文本的核心因素。对于小说世界中的土家人民,梯玛信仰潜在地引导和约束着他们的生活,根筑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期冀;而对于作家叶梅而言,写作即展演土家文化,这不但饱含了她对土家文化的认同,也饱含了她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态势中对本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在历史上曾是一个显赫的社会阶层,直到今天仍然是母语存留区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在村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梯玛阶层信仰的特殊神灵主要有祖师神、护法神、法具神灵等.梯玛阶层内部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特殊仪轨制度,即梯玛传承制度、法事仪轨、"土话"通神和酬劳制度等.梯玛职业活动除遵循上述宗教仪轨外,还遵循着一些作为宗教职业阶层的基本道德,即热爱神职、忠于职守,一视同仁、平等待人,诚实守信、遵守约定,尊重同行、互帮互学,自我约束、遵守禁忌,吃苦耐劳、不贪钱财.  相似文献   

6.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7.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梯玛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许多古朴的文化事象显得扑朔迷离,譬如梯玛文化就是如此。关于梯玛文化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现在仍有学者对梯玛文化在进行不断探索。在这里作者对过去的研究作一概述,并指出研究中的一些孱弱之处,以便为更深入地对土家族原始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研究作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跳马"仪式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民间祭祀一直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与社会生活.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固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和隐含的土家族文化、历史、民俗、艺术、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跳马"习俗已演变成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成为土家族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10.
梯玛所承载的以"土王菩萨"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是湘西土家族赖以繁衍和发展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的塑造与彭氏溪州政权的建立息息相关,反映了湘西地区各民族文化群体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梯玛的信仰与仪式所祭献神祇的"三巨头"结构,不仅是彭氏政权合法性确立的象征,同时也是彭氏政权与其他湘西土著势力相互联合的结果。这一文化整合的过程为湘西地区土家族民族认同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梯玛信仰研究——以拉西峒村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实地观察一次土家族的还梯玛愿活动,分析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况。文章指出,这次梯玛法事活动主要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重演,尽管这种“重演”即是土家族传统民间信仰遗留的一种反映,但它已失去了其所以产生的原始观念基础神圣性与神秘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力量的干预、外部文化的影响、医药知识与生产技术的普及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梯玛的传承——拉西峒村调查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一个梯玛世家的传承,它表现出如下特点(1)较强的地域性;(2)传承过程并不严格并不神秘;(3)传承中变异较大;(4)坛门兴旺是在解放前,20世纪80年代后有复兴迹象;(5)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土家史诗"的《梯玛神歌》,它与摆手舞、哭嫁歌、撒尔嗬、茅古斯等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土家文化系统,展现了土家人死生豁达、因果报应、纯朴憨厚以及生命纯朴本性的生命意识。本文把《梯玛神歌》放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分析《梯玛神歌》所包涵的地域性、文化多元共通、神秘浪漫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析《梯玛神歌》及其仪式所蕴孕的文化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过程的实地记录材料,分析仪式的结构特征,提出仪式由"牲祭"、"解钱"和"驱邪祈福"三种不同性质的小仪式组成.并据以推论仪式的形成以土家族原有的原始宗教仪式为基础,学习运用汉族端公的法术方法,全面改造和重新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基础和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理论,以《武陵魂.梯玛神歌》演播为例,就如何运用其提升演播效果,实现自然景观与土家民族文化样态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该模式在再现与传承弘扬土家民族文化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梯玛歌》的哲理思维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梯玛歌》的哲理思维的内在动力机制是灵魂需来,心理激活是臆造探索。思维模型是整体构建,思维定格是动态反对;它的功能目标是塑造人的自我中心,阐释人对宇宙无限的终极答案,延伸人的生物本能;它通过树立坚决的决心和信心、完善和谐社会、崇尚艰苦奋斗来实现其目标,具有极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土家语中“梯玛” [thi55ma53]是敬神的人 ,是男巫 ,不是“女神”。《“梯玛”探幽》一文认为“梯玛”是“女神” ,是不符合土家语言事实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土家族文化研究,呈现出几百篇文章。纷繁的研究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为让这些研究成果有序地展现给广大的土家族研究学者,笔者在此作一梳理,并总结其特点,以飨读者。一、宗教信仰调查研究伦理思想剖析探讨1.由雷翔、刘伦文、谭志满对广泛流行于酉水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梯玛“玩菩萨”仪式的跟踪调查,并将其调查仪式的记录经过整理,以《梯玛的世界》为名正式出版,为我们认识梯玛,了解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乃至追溯土家族原生态社会提供了钥匙。陈心林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南部方言区土家族红衣老师(梯玛)信仰的主要内容,并从民族性与混…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这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不分其发展阶段,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梯玛神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民间宗教,论者多定为“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大抵是正确的,至少曾经如此。其实,任何民族都曾经如此。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往往是个文化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运动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影响。越是落后封闭的民族,往往就越是如此。因此,对土家族宗教,仅仅是不分其发展阶段的定性,似乎就过份粗略了。鉴于梯玛在土家族民间宗教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梯玛敬奉的诸多神祗作一系统的梳理分析,借以探讨土家族宗教的变化阶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