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有自然界的历史,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通常所言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即指过去的人类社会活动。关于自然界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也要谈到,但这不是从自然界本身出发来谈自然界的历史,而是从人类社会出发,来谈与自然界的相关问题。既然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变过程中,由于类人猿的进化而出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始终与自然界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构成彼此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中西方曾经走过差别很大的路.  相似文献   

3.
从“硬技术”走向“软技术”──一种生态哲学技术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硬技术”走向“软技术”──一种生态哲学技术观余正荣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生态哲学乃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关系的哲学,也是探索对象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技术处于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中介位置,故研究技术也是生态哲学的重...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2 0世纪以来 ,技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而技术功能的实现既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实际效用 ,也包括对大自然造成的各种影响 ,因而必须把技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来考察 ,以至从自然界大系统这个更高层次来认识技术变化发展的趋势。一、技术系统发展的科学化2 0世纪以来 ,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 ,导致了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科学已渗透到技术的各个领域 ,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而且技术实践活动愈来愈具有实验科学的特点 ,技术真正成了“科学的”技术。技术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科学和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自然科学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演化过程。 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对自然界的利用水平也十分低下。那时还谈不上有什么严格意义的自然科学。那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带有哲学、自然科学、迷信、幻想等多重色彩。人类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大都囊括于自然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行为的对象。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改变着自然界,也改变着人类自己,从而创造和发展前进着。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产业技术体系变革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经济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产业技术落后。产业技术体系在工业社会中占据着支配的地位,它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科学性、可持续性。所以,产业技术体系变革才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出路。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8.
李晓元 《理论界》2003,(2):10-11
产业技术重组是社会结构转换的最深刻的基础。产业技术重组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主导劳动力结构的转换,决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由此遭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猛烈抨击。事实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并不是要把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而是在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实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自然存在物的工具价值,无限制掠夺自然、奴役自然也是我们要批判和否定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却陷入了困境: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一是环境污染超出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从而不断累积酿成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灾害,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失调等;二是资源枯竭,人类赖以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发展困境已从生存论根基上危及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技术与生态运动是三种表层治理路径。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现代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权力对生态循环的时空压缩才是生态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遵循人类社会的资本逻辑与自然界的生态逻辑的内在贯通: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的双向生成的深层路径,使"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从而达到深层治理生态危机,为我们当下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2.
董扣艳 《浙江社会科学》2022,(8):113-120+160
元宇宙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数字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更加高级阶段。当前,社会各界关于元宇宙发展前景的认识主要包括技术空想论、技术中介论、技术统治论等,体现出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关系,元宇宙的智能技术架构将深度改写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可以促进人类解放,也可能使人困于技术囚笼之中。面向未来,元宇宙及其智能技术架构治理的关键在于,尽快确立起一种对人类未来负责的责任伦理,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创新”,避免技术对人作恶,捍卫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地位,确保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技术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安全和解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所进行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而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进行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换。整个过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自然与社会交错地运动着,这就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提供基础。 早在1844年,马克思已经开始探索,在人类的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是以异化的形式)和工程的方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的自然界,从而,历史本身是自然界产生人类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象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人本身是自然科学的直接的对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  相似文献   

14.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人类产生以来,它又相对于自然界而独立。人类时刻都在与大自然交换信息,如人们的神经系统对自然界光、电、声的感应,就是反射活动。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无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扎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思维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反映)。如果说马克思主要是深刻地揭示和系统地论述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辩证法,那么恩格斯则主要是在于深刻揭示和系统论述了自然界的矛盾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社会的辩证法本质上是同一的。思格斯关于自然界的矛盾联系和发展的深刻揭露,如同马克思通过《资本论》等著作,科学地阐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联系和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正是恩格斯关于辩证自然观的深入研究和阐述,为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科学性,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李友钟 《理论界》2014,(9):84-87
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共生体现在细胞内共生、个体内共生、种群内共生、生物圈共生、地球共生。共生是物种产生的重要源泉,共生也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机制。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人类社会内部也是共生关系。本文梳理了自然界共生的类型,并由人的自然属性的共生性出发,论证了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以及人类社会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就通过这些盲目的、无意识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因此,自然界的发展具有的不依  相似文献   

18.
刍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掀起的低碳化潮流中,我国应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即提升低碳能源战略地位,构建新型能源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打造低碳技术体系;优化经济结构,构筑低碳产业体系;推进低碳制度创新,确立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化与当今社会的转型沈思明当今中国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标记是技术正在对社会发生全面的影响,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冲击。技术作为人类控制自然界以达到满足其人性要求的一种人类实践形式,是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忠 《学术研究》2024,(1):8-17
技术是主体性的重要实现方式,是由人生成的特殊的主客间性、主主间性以及主体自我间性的同时性存在。技术社会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前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处于生存性技术社会;工业革命至20世纪中叶,人类处于发展性技术社会;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开始进入融合性技术社会或者生活性技术社会。技术社会的整体变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浅层到深层;聚集与专业,是技术社会生成、转换的两个核心机制;多样聚集是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技术构成、生成、转换的重要特征与机制。当代技术社会的核心问题,不是智能化是否会超越人类,而是存在技术的涂层化:技术被用于营建表面的繁荣、繁华,而不是用于改进器物功能、完善社会结构、提高生活品质,以及为更多的人营建可持续的幸福生活。面对不断更新、变迁的技术,我们尤其需要确立清醒的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