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从反对和平演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在全党普遍深入持久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并强调指出:“要通过学习和教育,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在反共反社会主义大合唱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一股危害极大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近些年来,随着帝国主义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这股思潮更加猖獗和泛滥,不仅继续强化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而且重点已转移到改变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加速了一些国家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蜕变。因此,弄清它的基本特点和阶级实质,划清它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国际期间的社会民主主义,中经第二国际期间改良主义逐步演变,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而来,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国际期间的社会民主主义,中经第二国际期间改良主义逐步演变,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而来,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发展演变而来的。从它产生那天起,就同科学社会主义直接对立,是马克思主义的凶恶敌人。尽管表面看来,它们既不赞成资本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而主张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实际上他们的一套理论和改良主义,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框架,没有跳出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列宁当年之所以称他们是更凶恶的敌人,就是因为他们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干着反马克思主义的勾当。所以具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的全面攻势时,在欧洲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倾向,也对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在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一、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扬,我国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人民普遍关心民主建设,希望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表现。但是,有极少数的人利用民主问题大做文章,他们抹煞民主的阶级实质,美化资本主义民主,丑化社会主义民主,鼓吹民主不能靠赐予,要用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公然把矛头指向四项基本原则。少数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缺乏辨别能力,打起了“争民主”、“争自由”的旗号,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干扰了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四  相似文献   

7.
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前一段时期,人们对民主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民主,政治制度比我们好,说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比我们强。这些错误论点,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尤其在一些青年学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本文仅就民主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民主与法制等问题谈几点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正>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主要流派.它最为重视意识形态批判,号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学派”.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考察霍克海姆、马尔库塞、弗海姆、哈贝马斯这些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观念的批判,来廓清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中推行的“民主管理”制度,从内容、形式、起因和实质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作者认为,尽管这一制度确实起到了改善经营、发展生产的作用,但在本质上仍然是垄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无权地位。真正的民主管理,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周新城 《中华魂》2011,(7):46-52
来信复信《中华魂》编辑部:最近,我从报刊上读到了辛子陵先生的一些言论,十分困惑。在我看来,这些言论歪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攻击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鼓吹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从抽象的人及抽象的伦理价值目标出发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从而使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许多方面退到了当年第二国际的立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同时还全面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各个阵地。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指导方针已经给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它的实践后果是使社会主义发生蜕变。哲学发展的人道化倾向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葡萄牙共产党“先进民主”纲领是处于在野党地位的葡萄牙共产党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为争取参政而向葡萄牙人民提出的带有总纲性质的竞选宣言,是葡萄牙共产党从执政党视角提出的治国方略,是葡萄牙共产党对葡萄牙社会发展的制度设计,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文化民主、对外政策等五个方面,有其鲜明特点.“先进民主”的实现形态是一个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与葡萄牙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之间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是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民主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转型。其基本主张为:在价值目标上,突出"自由、公正、互助";在理论论证上,主张多元化,淡化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纲领上,主张建立混合经济制度;在发展途径上,认同民主法制国家,要改良,不要革命。苏东剧变后,民主社会主义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在理论上,我们要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实践中,我们要坚决抵制民主社会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民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继承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邓小平民主观的实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是邓小平民主观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则是实践邓小平民主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前个时期,在我国有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极力鼓吹资产阶级民主,宣扬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有的青年也认为“三权分立”是所谓“真正的民主”。为此,我们不妨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结构形式,剖析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揭穿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政治理论宝库有两大珍品,一是关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完成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历史任务、又要完成扬弃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任务的理论,二是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实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阶段性质变、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这两大理论分别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民主发展普遍规律的思想和列宁关于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特殊规律的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欧局势的动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目前,它们已放弃了各国几十年来实行的社会主义,提出了要建立当今社会民主党所奉行的、“同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彻底决裂的”民主社会主义。在严峻的事实面前,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极大混乱。本文试述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对民主的不同理解。目的在于阐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民主的本质、指导思想、内容及实现途径四个方面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民主观上的根本区别。文章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般民主”,科学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民主;民主社会主义奉行“中立世界观”、多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多党制,“混合经济”、社会民主和“国际民主”,科学社会主义要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渐进政策实现民主,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一般规律,夺取政权才能争得民主。  相似文献   

19.
伯恩施坦主义是反对社会主义革命,鼓吹阶级合作,主张渐进式改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改良主义。伯恩施坦提出了"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资本主义适应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普选权可以"成为使人民的代表从人民的主人转变成人民的真正仆人的工具"等颇有影响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地、堪称有体系的修正,因而认真研究、解读伯恩施坦主义,并对此加以评析是当前我们准确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潜在危险的重要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的,而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目的也就是要否定和取消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之所以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这是由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而是仍然处在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取消无产阶级专政无异于自取灭亡。民主社会主义就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