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守约”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守约”就是“守心”。和孔子的“心性”之学相比,“守约”过分地强调了“仁”,而忽视了“礼”,有“重内轻外”的特点。孟子认为,只要能“守约”、“发明本心”,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守约”开启了“心学”传统。在宋明理学中,朱、陆在解释“守约”时产生了分歧,反映了理学与心学在经典诠释上的差异,陆象山还把“守约”发展成“易简之学”。阳明心学也继承了“守约”,但其“致良知”学说,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元儒程端学除了对《春秋》“大义”进行了详尽的阐发之外,还提出了“小义”与“余义”的概念,他认为《春秋》“大义”可以兼说“小义”,“正义”兼说“余义”,而“小义”与“余义”则不可兼说“大义”与“正义”,另外,他还提出了处理“大义”与“小义”的态度。这就丰富了《春秋》之“义”的概念与内涵,在《春秋》学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了”则取得了表示事态的决定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是对翻译原则中的“信、达、雅”,“形似与神似”,“直译与意译”的传承和超越.卞之琳的“信”继承了严复“信”对原作对译作诚信的要求,但所指范围比后者广,尊重原作的程度比后者高;卞之琳的“似”继承了“形似与神似”对维系译文与原文的适当关联性的强调,但破除了“形似”与“神似”之间的无谓争论,为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同时对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在范围上作了限定;卞之琳的“译”继承了“直译”和“意译”对翻译与创作关系的定位,但破除了“直译”、“意译”理论的二元对立,为译者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歪钟     
“妈,钟歪了。”“歪了就歪了,偏一下头看,不就行了。”“我上去把它挂正。”孩子,别上去,摔着不好,叫你爸来。”“爸,钟歪了,妈叫您去挂好。”“歪了就歪了,这些事也来烦我。”那我上去把它挂正。”别去,别去,摔着了,怎么办?这点点小事,随它去吧。”几个月后。“爸,几点了?”12点。”滴答,滴答……“妈,几点了?”“1点。”“1点?怎么才1点?《音乐不断》都放完好久了。我看看。”  相似文献   

7.
"V有"式"V""有"之关系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V有”句式的研究入手,重点对“V有”中“V”的特征、“V”和“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V”的测试格式。同时,认为“V有”是一种表示结果态的动态关系,其中的“有”丧失了独立的表义功能,变成了一个附加成分。  相似文献   

8.
西村茂树在推动日本道德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日本国民“公德”状况的改观,提出了关于日本近代“公德”建设的独特见解。西村茂树对“公德心”之培养的论述,不是按照常用的理论推导,也不是高谈阔论,而是结合明治初期日本“公德”的状况,将“公德”分为“消极公德”与“积极公德”,列举出现实社会中“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称之为“消极公德”;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理想的、积极的、高水平的社会“公德”应该有的状态,称之为“积极公德”,这为人们的“公德”行为设定了理想的目标。西村茂树“公德论”的理论贡献是:“公德论”勾勒了关于高水平社会“公德”的国民思想像,描绘了社会“公德”的理想状态,为社会“公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德”建设强调“借政府的力量是必要的”,对政府推动“公德”快速提升给予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作为日本弘道会的会长的西村茂树将“道德论”与弘道会结合,使弘道会成员以身作则,做“公德”的示范,然后向民众阐述,从而推动了社会“公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发现了“个人” ,从而使“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蜕变。“五四”运动解放了“散文的心” ,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为现代散文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同时它也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五四”时期“散文的心”也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执政当局十分偏爱“十大建设”。蒋经国时代搞了“十大建设”,李登辉时代搞了“十大建设”,而陈水扁政府不久前又推出“新十大建设”。蒋氏的“十大”带动了台湾经济的起飞,而陈水扁政府编制的“五年5000亿”的“新十大”,一出炉就不顺利。“新十大”中打头阵的是苏花高速公路建设,刚起动即“卡壳”。为“苏花高速”,“立院”与“政院”、“监院”与“政院”大打口水战;地方与“中央”相互较劲,喊建喊停,闹得沸沸扬扬进退两难。进,反对声浪太大;退,一些先期工程已决标开工,已花去了88.3亿元。当局怕冲击选情,“行政院长”游锡堃只好宣布;三个月后再说。“苏花高速”进退失据,“新十大”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11.
摘要: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及翻转课堂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界开始探索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 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引领者和实施者,大学英 语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了翻转课堂的实质,才能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并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以往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自身的因素。从学生感知的视角反馈式测量学生期待大学英语教师的类型、大学英语教师授课方式方法、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及对教师的满意度,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满意度不高,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着英语专业水平和教师教育技能等综合方面的需求。所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5-Open”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5-Open”方法,即:Open your eyes(睁开眼睛看);Open your ears(打开耳朵听);Open your heart(敞开心扉去感受);Open your mind(放飞思想去创造);Open your mouth(张开嘴巴说)。“5-Open”诠释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及双向、动态、互补作用,是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向或双向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好的课堂环境对课堂教学活动有重的影响。本文主是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职高专外语课堂教学环境的现状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课堂环境的情况,从而总结出了对高职高专外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以指导高职高专的外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化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特点,构建大学英语口语翻转课堂“三过程,四阶段”的教学模式,以期优化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国外已颇具成效,而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则是一场正在到来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概念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探究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师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词汇学习障碍是主因.幸福课堂理论为此带来了生机勃勃.在实施为期15周的大学英语词汇幸福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通过收集18名英语词汇学困生的幸福指数和英语词汇成绩数据,论证幸福课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幸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并促进其英语词汇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教育教学中,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中具体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应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缩小学生对英语的心理距离;保护学生自尊心,控制课堂焦虑,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