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享有“俄罗斯文学之父”盛誉的普希金(1799—1837),是我国读者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了中译本。根据他的主要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改编的同名电影,曾多次在我国放映。更重要的是,他于一八三三年构思、一八三六年写成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历史爱情小说,是我国翻译的第一本俄国  相似文献   

2.
熟悉鲁迅翻译的人,大概会惊异于他前期的译作非但不是世界名著,而且就作品的性质而论,与其说具有革命性,还不如说具有更多的感伤情调和绝望气息,诸如俄国作家安特烈耶夫、阿尔志跋绥夫、伽尔洵,荷兰作家望·霭(?),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等的作品。荷兰学者佛马克在《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①一文中曾引述西格弗里德·贝尔辛的看法说:鲁迅的翻译并不取决于文学价值,而是因以下三个原因,才使他翻译了那样  相似文献   

3.
列斯科夫踏上文坛以后 ,十分关注当时俄罗斯文学界关于民族悲剧、民族戏剧的文学论争 ,并且在《走投无路》中公开表明俄罗斯普通人完全可以成为民族戏剧的主要人物。列斯科夫许多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都具有悲剧色彩 ,但是《姆岑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是上述观点的集中体现 ,作家以细腻的笔触逐步揭示了小说主要人物的悲剧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米留科夫首先是一位历史学家,其次是自由主义思想家,然后才是政治活动家。他一身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俄国史学思想主要流派》和《俄国文化史纲》等。米留科夫不仅史学方法远远超出他同时代的俄国历史学家,就其史学成就而言,也大大地超越了其前辈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完全可以与同期的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的类似作品相媲美。他为俄罗斯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贡献,在俄罗斯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文学到十九世纪,达到高度的繁荣,但是对于俄罗斯文学,同时代的中国文学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到本世纪,才出现中俄文学之交.正如鲁迅所说:“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祝中俄文字之交》)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俄罗斯文学,它是上世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们虽然大多数不具备阶级意识,但  相似文献   

6.
陈老师:蓝月,你最崇拜的作家是哪位?蓝月:托尔斯泰!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仅长篇巨著就有三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们学过他的《穷人》。陈老师:你指的是出生于1828年,逝世于1910年的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吧?他是很  相似文献   

7.
伊凡·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不渝地揭露和抗议沙皇俄国的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不知疲倦地探索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深刻反映俄国从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的宏伟画卷。 在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群中,屠格涅夫无疑是一位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家。首先,他具有一种极其锐敏的洞察力,他总是能够异常迅速地捕捉到现实生活中刚刚出现的新的思想、新的动向,及时地把它们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关于这一点,文学史家常常例举他的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相似文献   

8.
提到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但对《苦行记,(Roughing It)这部在他创作生涯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熟悉的人就不多了.过去,我国的外国文学评论界在论及马克·吐温时,常常只囿于他中期的幽默讽刺作品和晚期带有悲观情调的作品,对于作家早期具有浓重喜剧色彩的作品极少提及,这与《苦行记》迟至1987年在我国才有人译出与读者见面大概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恰好处在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第一次大革命之间;时代的特点,决定了他的创作道路和作品特色。契诃夫出身小市民,童年和少年是在贫寒交加中度过的。因此,他从小就饱尝了人世间贫穷与忧患的滋味。1897年,契诃夫进莫斯科大学学医,翌年开始文学创作。契诃夫早年的作品多半是幽默的故事。但从整个80年代来看,契诃夫所写的小说,都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各方面的特点,诸如《小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苦恼》、《万卡》等,反映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又如在《普利希别耶夫  相似文献   

10.
短篇小说《姚内奇》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高峰长期的作品。在契诃夫描写知识分子和揭露庸俗习气为题材的作品中,它完全可以与《套中人》、《醋栗》相(?)美,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品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显示出作家成熟时期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叶紫,是我国三十年代左翼文坛杰出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丰收》、《火》、《电网外》等已经成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品。他的中篇小说《星》也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可惜的是,有的文学史著作,只字未提这一作品。今年是叶紫逝世四十六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早逝的杰出作家,并使《星》这一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普希金逝世前一年(1836)发表的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不仅在他的全部创作生活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最早介绍到我国来的俄国文学作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这部小说就以《俄国情史》为题译出,成了中俄文字之交的第一位使者。这部作品是对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真实而又深刻的反映,在世界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13.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作家。提起他,人们都知道他擅长小说创作,已经发表了11部长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并已被译成法、德、日、西、捷克、波兰、瑞典、芬兰等多种文字。他的作品也已开始介绍到我国,长篇小说《人树》、《暴风眼》已被译成中文。怀特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在已经没有人否认果戈理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了,然而果戈理最初出现在俄国文坛的时候并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言既出赢得满堂喝彩的,即使成名之后他的艺术风格也是有一个过程才得到众人认可的。果戈理之前,普希金的《暴风雪》、《村姑小姐》之类的小说和马尔林斯基的肤浅的浪漫故事熏陶出了大部分俄国人的欣赏趣味,因此他们总不免把果戈理看成一个逗乐的作家或者至多是个风俗批判家,而难以体察内中更深刻的讽喻和批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是实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文艺的民族传统,创造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求雨》也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闪烁着民族化大众化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李秋生 《中华魂》2014,(19):37-37
我不是“追星族”,本不知道宁财神,是因“老夫聊发少年狂”,常看《非诚勿扰》才知道宁财神,以及知道他本名叫陈万宁,身份是作家、编剧,代表作有《武林外传》《龙门镖局》。 此人长得极不起眼,为人低调,看上去老实本分,不是因为他6月24日在北京一公寓吸毒被抓,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好男人。据他自己交待,他从2013年12月开始吸食冰毒至今,已有近6个月的吸毒史。我不禁为他深深惋惜,才39岁,年轻有才华,为什么要让毒品毁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果戈理诞生一百五十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特别多。……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和波兰的显克微支”。果戈理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撕毁贵族官僚社会的假面具,暴露了专制农奴制俄罗斯的一切黑暗,同时也就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一切黑暗。鲁迅一直很重视果戈理的创作,亲自翻译了果戈理的短篇小说《鼻子》和长篇巨著《死魂灵》,并汇编了一本《死魂灵一百图》。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是受到果戈理影响的。果戈理的创作也引起瞿秋白同志的注意。瞿秋白同志早在一九二○年就翻译了果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作家。他中学毕业后,当了十年的小学教员,然后又当过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因此,他有不少作品是写教育界,反映教师生活的,如《潘先生在难中》、《抗争》和《倪焕之》等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被公认为是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作家,无不是前人艺术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者。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象样的创造。从周立波的作品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均带着浓烈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许多作品中明显地吸收和融化了我国传统小说的艺术优长,无论是他的名篇《暴风骤雨》,以及《铁水奔流》、《山乡巨变》,还是他的短篇小说《金戒指》、《盖满爹》、《山那边人家》等,无不表现着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创新的轨迹。他在艺术上的见解主要地是由他在接触古典小说、戏剧、诗歌当中,惊觉于造化,默识  相似文献   

20.
和许多作家的创作经历不同,老舍是以写长篇小说开始他的创作生涯的.如果除开作家青年时代的习作《小玲儿》不算,那么,他的短篇小说的真正发轫之作,乃是一九三一年十月发表的《五九》.而在这之前,作家已经写出《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和《小坡的生日》等四部长篇了.尽管老舍曾经谦称他的才力不长于写短篇,但是,由于作家在写作短篇之前已经具有充足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特别是他在艺术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不仅在数量上是可观的(主要有《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五个集子,合计约五十余篇),而且在质量上一般也是较高的,其中的几篇佼佼者,即使列入我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杰作之中也毫无愧色.这样,具体探讨一下他的短篇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成就与特色,就不是没有必要的了. 独特的题材领域几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作家,都会以他独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