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秘密     
李景香 《山西老年》2009,(12):21-21
那时候,我刚刚下岗。为了赚钱糊口,我做了一名"的姐"。开始母亲硬是不同意,说一个女人整天在外面跑,辛苦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可一时半会儿找  相似文献   

2.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受到了玉皇大帝的封赏,师徒四人都成了神仙。且不说唐僧和沙僧,单说那八戒和悟空。自从封神以来,整天呆在天宫里面无所事事,这对生来喜吃好色的八戒和天性好动的悟空来说无异于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于是,他们就想下凡一趟。但未经玉帝批准,他们是不得下凡的。可真急坏了这二人!哎,这“神世间”的事和人世间的事一样竟都那么凑巧。正当他俩苦思冥想仍无能为力、心生烦恼的时候,玉帝传来圣旨说:“朕念你兄弟二人保护唐僧取经有功,为使你二人有事可做,排遣空虚和无聊,今特派你二人下凡经商,相互比赛,不得有误…  相似文献   

3.
不打不成交     
唐僧的取经团队就是"打"到一起的。鹰愁涧里的"孽龙"吃掉了唐僧坐骑,悟空与之大战。得观音相助,悟空降服那龙,给唐僧做了白龙马。唐僧率队经过高老庄,悟空打抱不平,打败"逼亲"的八戒,便有了个师弟。在流沙河畔,悟空、八戒与沙僧水里岸上几番恶战,木叉奉师命前来相助,唐僧又收服了沙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唐僧的三个手下都不是一般人: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又是花果山的美猴王,猪八戒曾是天蓬元帅,稍差点的沙僧原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那么,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的唐僧却能成为这三位"圣王帅将"的师傅并且管理好他们,凭的又是什么呢?唐僧在管理实践中最看重的一环就是始终高举强大的品牌文化和明确的基本方向,对于唐僧师徒四人来说,"大唐"二字是他们最基本的品牌后盾,走到哪儿都会先亮出"大唐"两个字。试想,若将"大唐"换成"城郭、高昌"等没名没气的小国,相信都不能让唐僧师徒有什么荣耀  相似文献   

5.
吴文 《社区》2013,(3):54
我们社区有个王姓青年,许多人不直呼其大名,而是叫他"王老啃"。原来,五六年前,他从较优越的岗位下岗时,因为放不下架子再就业,整天"猫"在家里"啃"爹妈的退休金,故而得了个"王老啃"的名字。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社区从转变就业观念入手,对他重点进行心理援助。先是大家三番五次给他打电话开导他,针对他的"怕丢面子"思想,  相似文献   

6.
西游的味道     
<正>中国的僧侣,最有名的当然是"唐僧",他的成名并不因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倒是因明代的吴承恩为他作了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一个孙悟空把唐僧的形象提升起来,乃至于街衢巷闾,老叟黄童,都能随口来一段"七十二变"、"筋斗云"之类的神魔故事。人人都晓得唐僧肉好吃,"吃一口"便能长生不老,诚实善性,固执,昏昧……这些词凑起来似乎便是"唐僧"。我最早读《西游记》是小学四五年级。读时对唐僧没有感受;对孙悟空是极端的崇拜和景仰;对猪八戒则是"太有趣了";沙和尚,"老  相似文献   

7.
女儿国国王:“唐僧哥哥,你就从了吧!”唐僧:“No!我乃得道高僧,岂能做这种勾当?”(偷咽了一大口口水)女儿国国王:“那你的几个徒弟呢?”唐僧:“这个嘛,只要他们愿意,贫僧绝不阻拦。”(几个徒弟来到了大殿)唐僧:“女王想在你们中间找一个如意郎君,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孙悟空(抢先跳了出来):“师傅,弟子被压五指山,幸得师傅解救,本该一心一意护送师傅西天取经,但徒儿闹过天宫,骂过如来,就算去了西  相似文献   

8.
壹唐僧到了西天,见到了佛,佛就把大徒弟迦叶尊者找来说,他们从大唐中国来的,很是辛苦啦,功德圆满,把书库打开,把最上等的佛经给他们带回去。贰当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到藏经处取经时,却怎料守门的说:拿红包来!  相似文献   

9.
悟空好哭     
孙悟空神通广大,敢大闹天宫和阎罗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取经途中,每遇险情,唐僧总是念叨:"悟空,你在哪里?"但是,孙悟空的确好哭。被唐僧逐出师门,他放声大哭。被银角大王用法术压在山下,他逢灾念圣僧,"珠泪如雨"。狮驼岭一听唐僧被吃,他先是"泪似泉  相似文献   

10.
婆婆的妒忌     
肖芸 《山西老年》2008,(3):24-24
放下弟弟的求助电话,我就迫不及待地给老妈打。电话刚一通就对老妈一顿好说":老妈,不是我说你,平时你整天告诫我们,小两口要相互体谅,要彼此忍让,你怎么又和老爸开战了?老爸整天开空调不也是怕你高血压、气管炎犯了吗!多大的事,你说你跟老爸上那么大的劲。那点电费,能省几个钱?是身体健康重要还是钱重要?还离家出走住到儿子家,你也不怕人家烦呀!"老妈在电话那头疑惑地问我":你弟弟他们烦我了?"  相似文献   

11.
唐僧:此番取经应当找个快捷方式! 悟空:坐飞机比骑马快! 八戒:种六更快! 沙僧拿出一支枪:听说这玩艺儿立马就送人上西天。  相似文献   

12.
犁航 《可乐》2007,(10)
唐僧去西天取经,实际上是留学的过程。资料显示,他是史上最牛的"海归"。仪式最牛唐僧是李世民亲自审查、考核、录用的。由最高统治者亲自选拔、亲自拜送启程,这等最高规格的仪式,除了唐僧,哪个留学生能够享受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下岗"新义的日译进行评析,从等效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旧词新义的日译标准和技巧;通过分析汉语"下岗"一词的词义沿革,笔者认为"下岗"是汉语中"失业"一词的委婉表达。根据等效翻译理论,从语义、语体和语用对等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一時帰休」和「レイオフ」与"下岗"首先在语义上有本质不同,而且「一時帰休」和「レイオフ」并非委婉语,因而是"下岗"的误译。通过归化的方式我们可将"下岗"一词译为「離職」或「待命休職」,它们在语义及修辞上非常贴近"下岗",在语用上也是等效的。「リストラされる」「整理される」也比较理想,可以视为准等效。  相似文献   

14.
甘草 《新天地》2012,(12):34
都说婆媳是天敌,如果一个婆婆和两个下岗儿媳相处,会是什么情形呢?在这儿跟大伙儿说说我和两个下岗儿媳的故事吧。我和大儿媳像母女。大儿子儿媳结婚不久,因工厂倒闭他俩双双下岗,开起了饭馆。天天在一起免不了磕磕碰碰,我又是那种快言快语心里存不住话的人,为了大儿媳爱甩脸子,我俩没少冲突。有一次,她从早晨一起来就拉长着脸,我问她原因,她不说,我火了,对她喊:"在这个家里,谁有错谁就改,可是必须有话讲在当面,我这人能受累不能受气!"大  相似文献   

15.
山西发现的泽州大云院至元三十年"海潮观音"石刻中唐僧取经图像有明确的纪年和榜题内容,图像出现猪八戒。五台山中峰寺成化年间大钟、蒲县东岳庙嘉靖六年大钟唐僧取经图像均刻有猪八戒。与瓜州千佛洞、榆林窟、杭州飞来峰、山西青龙寺等唐僧取经图像比较互证,表明元代至元年间猪八戒形象已经出现,且图像形成了共同的类型学特征。唐僧取经图像集中出现在元代全国各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元代激烈的佛道之争,佛教以唐僧取经像、摄摩腾、竺法兰东来像等真实佛教史实澄清历史,达到正本清源反击道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9,(1)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走了很长时间。人类科技已经迅猛发展,神州大地到处都是手机移动基站。一天,几人走到一个驿站,看到"中国移动神州卡,一边取经一边打"的条幅,唐僧禁不住诱惑,就把紫金钵卖了,给每人买了一部手机。  相似文献   

17.
唐僧师徒西行朝圣与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动因一脉相承,他们的朝圣历程更集中体现了民间世俗宗教的多元化信仰,实用主义意识与行为,特有的"义利观"与实践原则,独特的实践形态以及世俗化了的神灵观念等诸种典型特征.唐僧师徒西行的圆满结局也堪称是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圆满结局.因此,<西游记>是一部体现民间世俗宗教西行朝圣的小说,每一个读完<西游记>且进入故事的人,都会随着唐僧师徒走完属于自己的西行朝圣之旅.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下岗职工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失业的并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岗现象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失业,下岗导致 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严重下降,并且逐渐沦为社会弱势群体。要解决这一问题,关 键在于更新理念,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从"下岗"到"失业"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19.
爸爸戒烟     
爸爸特别爱抽烟,一抽起来就是接连三四支,房间里整天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呛得我和妈妈老是咳嗽。我天天问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才不抽烟啊?"可答案总是一个,"除非烟厂不生产烟了!"  相似文献   

20.
铁花与丈夫老柴,都曾是工厂的普通职工。2004年,铁花下岗了。她原是厂里的仓库保管员,对一位下岗后又没什么技术和手艺的中年妇女来说,要重新找份工作谈何容易啊! (一) 铁花心想,这些年来,一家三口原本就紧巴巴地过日子。如今自己下岗了,丈夫每月也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