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古汉语"主语+从+宾语+[动词+(宾语)]"这一句式中的"从"字,学界多释为"使……跟从(跟随)"、"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等,或释为"跟从"。这样释义,致使有些句子窒碍难通,而如果把此用法的"从"字释为"率领"、"带领",既合于词义系统性原则和词义引申规律,又有训诂根据,也使文意更顺畅。  相似文献   

2.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有两类,一类以名词引申出动词,一类为动词引申出名词.由动词引申出名词的通常视为兼类词,由名词引申出动词的则有两种不同看待,一部分作兼类看,一部分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从本质来认识问题,名词引申出动词者,都属于体用引申范畴.只是由于后代词形的分化和使用上的分工,原来体用同形的词,有一些只剩下名词的用法,活用论者往往依据后代的用法,来律定先秦汉语的词性.  相似文献   

3.
成语语义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语义的发展演变与词不尽相同。它除了人们通常论及的扩大和缩小外,较多的存在着词义类别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升降等现象。这一特点又都是由成语的性质决定的。本文试图对成语语义演变的情况作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感官知觉词的隐喻认知义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veSweetser提出,在英语中属于人体感官范畴的词语,都往往带有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精神意识活动范畴的多义现象;而且,他进一步发现在其他印欧语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词义对应现象,由此他提出具体感官词在人们认知经验的推动下向着与之相关的精神活动领域进行成系统的词义隐喻投射的理论。本文从汉语的实际语料出发,找到许多可以印证这一理论的相关材料,由此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人类语言的又一认知共性。  相似文献   

5.
实词活用 ,除少数属词义引申外 ,都可以看作是省略现象 ,省略是实词活用的实质。无论是古代汉语 ,还是现代汉语 ,凡属实词活用的都可用省略代替 ,不属省略范围的可归属于词义引申。用省略说代替实词活用说 ,就可避免实词活用论概念不严、难自圆其说的缺限。因此实词活用当属省略范畴  相似文献   

6.
由于"狙"和"阻"的意义差别,凡是对某种信息、现象、疫情等进行阻绝的举措,都应该用"阻击",不应用"狙击",且"狙击"除本义外,并无引申用法;又由于"狙击"与"阻击"组词功能不同,汉语中只有"狙击手、狙击高手、狙击神枪手"和"阻击战"等说法,没有"阻击手"和"狙击战"等说法,凡"阻击手、狙击战"当为"狙击手、阻击战"之误。  相似文献   

7.
由于"狙"和"阻"的意义差别,凡是对某种信息、现象、疫情等进行阻绝的举措,都应该用"阻击",不应用"狙击",且"狙击"除本义外,并无引申用法;又由于"狙击"与"阻击"组词功能不同,汉语中只有"狙击手、狙击高手、狙击神枪手"和"阻击战"等说法,没有"阻击手"和"狙击战"等说法,凡"阻击手、狙击战"当为"狙击手、阻击战"之...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语词义的演变方式,一般只提引申和假借。但有很多词义演变现象,无论是用引申还是假借都解释不了,本文将要研究的“相因生义”现象就是一例。一所谓“相因生义”,是指这样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一个词由于受另一个与之相关词意义的影响而产生新的义项。这种现象叫“相因生义”,这个新产生的义项就叫“相因义”。汉语词汇中各个词是通过一定的关系集合在一起的。它们可以通过意义上的关系而被集合在一起(如同义词、反义词等),构成一种聚合关系,也可以通过造句时各个词的联系程度  相似文献   

9.
体用类型是指由名词引申出动词或形容词,这是汉语词义引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过去未能揭示出这种类型,是它被概括在其它类型之中。它的提出,得到当代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与传统词义研究理论的启发。汉语词义引申中的体用类型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范畴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流行的"词类活用"说其"本用"与"活用"的关系很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体""用"的联系上。近20多年来,围绕汉语词义演变所作的理论研究,有一些是对词的非理性意义的关注,它们与汉语词义引申的理论不处在同一个平面。  相似文献   

10.
“不可限量”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不可限量"是否是成语,不同的辞书观点不同。而在部分认为其为成语的辞书中,对其来源,意义发展演变解释不够完善精确。经分析考证,我们以为,"不可限量"是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吴支谦的译经,进入中土文献后,意义开始引申,并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开始具有了褒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皆是"二合"注音术语,不再有分别。  相似文献   

12.
“说A就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其常规格式是“说A就A”。一般认为,这个格式有“一想到……马上就”的意思,事实上,它还有“极易发生某事或事态难以预料”和“对事态的肯定,态度坚决”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主要是由副词“就”的不同义项和动词“说”的意义虚化导致的。在句法结构上,变项A、B也不仅限于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野人与之塊”的“塊”字,或训“土”;或认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苹器”。分析“塊”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塊”的关系;探究“枕塊”与“枕草”的不同。结论为:“塊”字本义为“土塊”,“蒉、塊”不能互通,“枕塊”与“枕草”不同。  相似文献   

14.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时代。这里的话语已不是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与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具有人文力量与实践力量的二重性。从话语的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考生"这个词为主体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可以揭示渗透在这一话语实践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对自考生身份构建的消极影响。拨开话语的迷雾,让"自考生"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显现出来,有助于自考生重建学习信心、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倍数的表达,但"一倍"究竟是和原数相等还是表示"原数×2",似乎还有待商榷。从一则新闻入手,追溯历史时期"倍"的各种用法,探讨"一倍"的确切含义及产生混淆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一倍"。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扑朔迷离”的现代解读众说纷纭,都因未能读出扑朔即扑击朔鼙的本义而陷入望文生训。根源何在?当与现代反传统而崇西洋的时代文化大潮之下,古文解读背离传统的既定意义诉求、文本语境诉求、文化话语诉求的解读方式,走向立足词句分析、立足词句的主导与中心意义、立足意义假设、归纳与演绎的“西化”解读方式不无关系。在追求民族文化创新的当下语境中,作为知识创新三维,基于横向共时性的文化外求与本位当下性的开拓创新,纵向历时性的传统传承也是无条件的选择,因此,古文解读方式的传统回归与中西会通也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8.
英汉人体词“heart”和“心”认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和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词义由一词一义演化为一词多义反映了认知主体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而人体词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心"和"heart"作为非常重要的人体器官,均被英汉民族当做了思维器官,同时,隐喻和转喻一直以来均被当做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二者被认为是一词多义演化的认知机制,因此对比"心"和"heart"词义演化过程不仅能揭示词义演化的路径,而且对英汉民族的认知思维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日语假名属于原始词根词,通过附加词尾的方法派生出新的词汇形成动词群。第一个假名相同的日语动词之间都存在某些语义上的相似性,相同假名越多,其家族相似性越高。把"か"类常用动词按照相交、覆盖、隔断、交换以及咀嚼等语义划分为五个小群,从家族相似性上进行了剖析,发现假名"か"就是"か"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重要部分。尽管"か"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但都与相交以及接触有关。确认相交以及接触就是本类动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并由此推断出所有的"か"类常用动词处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资本的假象     
本文尝试从不同角度凸现"资本"的真实本质,区分并澄清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土地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最初是表示主体之外任何能提高人类生产力的可增殖的客体,其初始定义混合了自然和人工的手段,而信贷、利息和资本三者一起构成了一种原始的、先于货币即金融资本而出现的交换系统。货币的出现则导致了对资本本质长久以来的困惑,为获取利息而借出的货币制造了金钱本身就具有生产力的假象。人们常错误地将社会不平等归咎于资本,其根本原因在于将两种生产力资源——资本和土地混为一谈,金融资本确实引发了社会不平等和经济不稳定,但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土地所有权这一媒介。因此,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将关注点从金融资本转移到土地私有制所造成的问题上来,通过区分土地和生产资料,同时认识到二者均可货币化并归为资本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