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人数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俗语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长不在身边,唯一能帮助他们培养好习惯的人就是老师和监护人,因此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周末的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
  (一)父母责任感不强,对子女关心不够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指望老师“妙手回春”,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儿女。”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长期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他们普遍认为,家长只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学生,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好了。而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的责任。我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给我把孩子管严点,我们的话他不大听,只听您的话。”这些家长将子女的教育委托给了学校、老师,而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足够了。因此,他们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教育方式简单,甚至粗暴,对子女关心不够,导致孩子情感缺失,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尽管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但却从来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而留守学生的父母,不能找到这根弦,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中间有不少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天津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另外,在公共场合对100名6岁到15岁的孩子调查结果显示,97%以上的孩子并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等日期,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中间有不少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有全面和谐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三位一体"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而现实生活中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负面因素却越发凸显,出现了家庭教育弱化,社会教育缺失,而学校教育的功能被无限放大的尴尬局面。一、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隐忧(一)抗挫能力差,情绪多变现在的青少年,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家庭对孩子缺乏积极正面的影响,认为无限度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爱",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和应酬,疏于  相似文献   

7.
如今好多教师感叹学生难教,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家,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光靠学校教育难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对学生教育应做到"三位一体"即学校、家庭、社会应积极履行好各自应尽的责任,学生才能有序、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学生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有的教师说某些学生是“5+2=0”,意思是说一周五天的学校教育和两天的家庭教育相抵消,效果为0。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他们出生到入学均在家长的直接关怀下生活,父母对他们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家长的言教和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由于家长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  相似文献   

9.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看管,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我校现有475名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5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托管人,只注重其吃、穿、住、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情感交流与沟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同,大多数溺爱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务,或不会做家务。许多事情都是祖辈代劳,而孩子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尊老敬老,且缺乏爱心。还有一部分托管人,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留守儿童,使得这些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对学习极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每天总是贪玩好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夜不归家的现象,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隔代教养,亲朋好友搭帮教养,从而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水平滑坡,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家长在外务工,心中时常有孩子教育问题这一心病未了,不能安心工作。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心是世间美好而温馨的情感体现,现代生活呼唤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然而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家长们对孩子宠爱有嘉,百般呵护,对孩子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致使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存在"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倾向,对他们与父母的关心感到理所当然,却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而不顾他们.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呢?反思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3.
何晓玲 《科学咨询》2008,(12):15-15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4.
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我认为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从表面上看农村的孩子虽然跟城市的孩子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是,从近几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了部分学生缺少父爱或母爱,他们多数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照看,隔辈老人溺爱孩子,使孩子们养成了坏习惯:娇惯脆弱,怕艰苦,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承受不了失败挫折,容易造成偏激;即使家长不外出务工,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不当,对孩子生活不关心,与孩子不沟通,使孩子形成孤僻内向性格,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懒散的坏习惯。如:吃苦精神差,表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孩子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生活不能自理;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不愿动手、动脑,不自主学习,日积月累,他们被困难吓倒,对学习无兴趣,也不愿学习。同时他们的约束能力也差,易受诱惑,不愿接受管教,纪律松散,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甚至旷课、逃课,使知识出现断层,又不及时弥补,还有的学会了打架、喝酒、抽烟、赌博等。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班主任。近十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们已经不再是专心学习而听话的乖孩子,他们孤僻、自闭、怨恨叛逆的心绪开始蔓延,更有少数的学生道德品行不端。有学生沉迷于网游“失踪”一周,有学生结成小帮派收其他同学的保护费,有学生去见网友而逃学。从任教以来,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是把刚走进校门的孩子看作是一张白纸。如今,这张白纸上沾染了如此多的污浊。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是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的父母不在身边,使他们成了“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6.
我接触过一些美国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听凭其自由发展,而是有许多“清规戒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尽可能地鼓励.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对他们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缺失监管,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一、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长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家长。其表现形式有粗暴和沉默两种。 2、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使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必然出现逆反。  相似文献   

20.
杨永萍 《科学咨询》2009,(14):15-15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体,事实上孩子绝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学校与家庭中度过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学校,家长和社会,在这三个方面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前两者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学生教育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