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道德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的道德运作机制。对当代中国道德运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运作机制是一个包括道德引导机制、道德监督机制、道德教育机制等的复杂系统。道德引导机制又包括社会舆论引导、风俗习惯引导、良心形成等内容;道德监督机制包括党政监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大众传媒的监督;道德教育机制包括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自我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道德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的道德运作机制。对当代中国道德运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和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运作机制是一个包括道德引导机制、道德监督机制、道德教育机制等的复杂系统。道德引导机制又包括社会舆论引导、风俗习惯引导、良心形成等内容;道德监督机制包括党政监督、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大众传媒的监督;道德教育机制包括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自我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论当前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在我国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对于完善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转型时期 ,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出现了民主观念普遍增强、平等观念渐占主流、创新观念明显提高、竞争观念广为接纳、效率观念蔚然成风等可喜变化 ,但也存在着行政道德作用失效、主体地位失落、行为失范等问题。要推进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以实现集体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观念有机结合为基本取向 ,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的关键是治政 ,以德治国的思想能否得以实现 ,起关键作用的是行政人员 ,只有当行政人员能够以德行政 ,才能实现以德治国的目标。实现以德行政的途径一是必须加强制度的道德化建设 ,二是必须加强行政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建设 ;三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道德监督、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行政道德的运行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治国”的核心是行政道德建设 ,而搞好行政道德建设的根本又在于建立和完善其运行机制 ,包括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 ,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 ,因此 ,“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在现实性和方法论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需要是人特有的需要 ,其满足方式与作用方式都有别于主体的其他需要。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内化过程 ,是主体道德需要的客观要求 ,也是道德需要实现的过程。道德他律为主体提供道德行为模式和道德评价机制 ,道德自律则将外在的约束化为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与道德追求。道德需要是“以德治国”的理论依据之一。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就是要在建立符合当前实际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基础上 ,加强道德他律的作用 ,强化道德评价功能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公职人员的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具有关键性价值。行政伦理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伦理。政者不正 ,政者缺德 ,必须导致政治的腐败。执政者只有把法治提高到自觉的程度 ,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 ,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须从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与养成机制的建立抓起 :一、加强公共监督 ,开展制度创新 ,规范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行为 ;二、加强自律养成 ,促使国家公务人员人格升华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行政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行政道德建设一靠他律的监督机制;二靠自律的养成机制.监督机制包括加强行政道德立法、建立一个权威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审理公务员违反道德但又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公务员任免升降中引入道德赏罚机制.养成机制包括内省和慎独.  相似文献   

11.
从“中”到“中德”的一整套话语,因与上古时代协和万邦、亲睦九族的德治理想相适应,最终从一种政治智慧、政治抉择渐渐演为全社会的真理话语,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一种权力话语。它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都有所约束。  相似文献   

12.
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创新和完善 ;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是由二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治国理念中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合理思想 ,指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中国古代治国传统的批判继承 ;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中 ,必须始终注意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 ,二者并举 ,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五德终始"的政治神学在每逢王朝更换之际经常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不过在周公"以德配天"和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论主导下,"五德终始"说及"五帝"、"五色"等等神学推演,主要都是发挥政治文化的象征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理念的提出曾一度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阵阵波澜,各种争论也随之此起彼伏.而将其置于当代西方伦理学演变视野中加以考察时,一种全新的视角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一宽广视域下我们将从另一个侧面窥视到"以德治国"理念所透射出来的亮光.同时,对当代西方伦理学自身所经历的深刻演变的考察,也将会给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突现出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肯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认为“  相似文献   

17.
自朱陆"鹅湖之争"以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一直未间断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成为"千古不可和之异"(王阳明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这次论争,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整的方法论的理论自觉论争,也是第一次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思想和方法的论争,而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又关涉到为人及为学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尊德性"还是从"道问学"出发,都将面临一个二者都无法统一的悖论。有鉴于此,笔者想在探析此问题渊源的基础上,对历代学者与此争论有关的认识与看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找出古人在此方面的某些可借鉴性因素,从而为当今社会风气建设及为学次第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问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确立德法并重的思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以德治国"要重视官德修养,要借鉴吸收人类德治的文明成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加快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