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爱情鸟     
他出生于贫困山村。家里条件不好,但父母依旧供他读大学。他苦练普通话和英文,尽一切可能去打工。家教,兼职,甚至是学校里的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2.
红专机械厂家属院的大门一直半开着,有门前榆树的凉阴盖了半边,杜生一直记得。院子里的孩子都排外,排斥说普通话的孩子,他们称普通话为洋话,以至于杜生不明白,自己满口的北京腔怎么能称为普通话,明明在很多孩子中不普通。她带着好听的东北腔。她说,咱们玩。那时,杜生七岁,她八岁,大他一岁,却长得比他要高出一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北方大学生普通话误读大致有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论是,声调误读占80 % 左右,统读字常分读,推普还不到位,贯彻规范的力度不够,语文水平堪忧。应该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积极倡导说普通话,读标准音,匡谬正俗,使字正腔圆,真正成为一种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两个县名的读音与标准普通话读音不同。这一矛盾表现为,按普通话来读两地读音的人并不生活在两地,而生活在两地的人的读音又不符合普通话的读音要求。对使用语言的社会来说,语言是有强制性的,所以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地名读音就应该读它的当地读音。因为人们只有用这样的读音而不是别的读音才能在规约性中开展你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的轻声既是一个语音方面的问题,也是和词汇、语法很有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轻声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对轻声到底是声调还是音变这个问题采取了模棱两可的解释。在这里,我想就轻声的性质、现状和来源作一番探讨和论述。一、轻声的性质有一部《现代汉语》教材谈到轻声的性质时这样说:“普通话里读轻声的字大都有它原来的  相似文献   

6.
宁波腔普通话是指宁波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掺杂了宁波话成分的地方普通话。具有如下特点:舌尖前声母和舌尖后声母不分,r声母读不准,把清声母错发成浊声母;eng、en混淆,ing、in相混,卷舌元音与儿化读音不准确,“啊”的变读存在缺陷,介音u掌握欠佳,鼻音韵尾丢失,复元音误读成单元音;舒声调值和入声调受宁波方言影响。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短文项目的是为了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应试人在朗读中要熟悉评分标准,掌握应试技巧,注意克服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避免漏读、增读、换读、颠倒读,减少语调偏误,避免停连不当,增强朗读流畅度,同时还要避免口误失分。  相似文献   

8.
扬州方言中的“子”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方言中有大量的以“子”〔tsε〕充当后缀的合成词。与普通话相比较,扬州话的“子”充当名词的后缀,其应用范围较广,它还充当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的后缀,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扬州话的“子”缀也读轻声,但由于其韵母是一个半开的元音,读起来比普通话响亮,有时可以表达较为明显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荆沙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音现象王群生一、中古全浊声母读送气音在今普通话中,古浊塞音、塞擦音平声字多读为送气清音,古浊声母仄声字,则一般读为不送气清音。这一规律也是今北方方言带普遍性的特点之一。普通话(以及北方方言)的这个特点,如果归纳一下,即为表一所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已经为普通话的时态助词“了”注了音(“了”音·le),这里为什么还要讨论它的音读呢? 我认为,辞书的注音不完全,·le不能代表时助词“了”的全部音读。而这种不全面的注音,直接影响了该字字音的规范和统一。比如“抓住他,别让他跑走了”中的“了”,有人按辞书所注去读,读作·le;有人按口语实际去读,读作·lou;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相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在轻声词条的处理上体现出精简、宽松的原则。两纲在轻声词条衔接上的难点问题是有共同“两读音节”的“两读词条”,这类“两读词条”可通过它们所共有的“两读音节”进行联想记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22,(4):62-63
提前熟悉苦练不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取得了一级乙等的好成绩。回顾复习之路,我认为,熟悉考试题型与勤学苦练是自己的"制胜法宝"。第一,全面掌握考试题型信息,普通话测试的题型共有四种: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和命题说话。单音节字词共有100个,分值为10分,主要考查考生单个汉字的发音,即拼音和语调。  相似文献   

15.
"讹读"是普通话中存在的一种流行性误读现象,它因其习惯性和流行性而不容易被发现和纠正."讹读"经由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泛传播,并因群众对主持人的祟敬和信任而加快流传,进而以讹传讹,甚至以错为对,对普通话标准音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应大力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中的ABB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大多读阴平,这之中有很多是由非阴平调变读阴平的,但从词语构成的角度和音韵搭配的角度都很难找出其变读的规律。从发展趋势来看,这类形容词的叠音后缀趋向于读原调。目前应允许两读并存,以后再逐步过渡到读原调。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多。他们学会的北京话中,夹杂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  相似文献   

19.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中的词语后缀子在菏泽方言中被读作的,这一读法是古音的遗留,证实了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的中国语音理论,它与普通话的词缀子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的语缀的是名词化的标记,具有小称义和消极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