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2.
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经过长期奋斗积淀形成的重要价值追求和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与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高度统一性,其主要内核是以探寻演进规律为导向的理论主动、以把握发展大势为前提的战略主动、以发挥主体作用为特征的精神主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当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通过高扬理想信念、掌握行动要领、提升行动效能、根植人民群众和勇于自我革命,牢牢把握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进而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沿着三个维度不断展开和深化: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在程度上经历了从落后贫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从特色方面,经历了从西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本文将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层面、现代化建设的程度、现代化建设的特色三个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持续奋进的精神密钥在于始终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孕育于中华文明沃土,激发于社会主义蓬勃态势,实践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历史主动精神肯定了党践行初心使命的人民性,体现了党推动理论守正创新的科学性,表征着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发展性,确证了中国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性。新时代充分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定人民立场、强化理论武装、保持忧患意识、顺应历史规律,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品质,掌握时势发展的主动权,开创伟大事业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过程,而是在谋篇布局、分步推进的历史主动精神引领下不断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的表征是在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担承历史使命及扬弃历史模式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擘画、开拓、推进及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主动精神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由理论上守正创新、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坚持独立自主共同推动而形成的。当前,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表征与生成机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之问时作出的科学研判,其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历史、现实逻辑意蕴。从理论探源看,其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题中固有之义;从历史探索看,其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实践的经验必然证成;从现实探需看,其形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现实应然指向。把握这三重生成逻辑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意蕴与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动精神是同中国共产党的接续奋斗史存在“强链接”的具象精神表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方位和育人作用,可遵循“逻辑起点—逻辑切入—逻辑展开—逻辑旨归”的逻辑理路探究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历史主动精神基本内涵的学理解读形成理路探究的逻辑起点;目标之维、功能之维、实质之维的强耦合性和高度契合形成理路探究的逻辑切入;涵养、传承、融入的精神价值审思形成理路探究的逻辑展开;用好思政课“主渠道”、铸牢网络教学“新场域”、站稳实践教学“重阵地”的实践方略指向理路探究的逻辑旨归。  相似文献   

8.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重任、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主动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宝贵精神品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新形势与新任务所带来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引领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地前进。这主要体现在:基于对现实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组织全党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以来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方位,从而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实行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和历史主题,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作为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为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崇尚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秉承勇毅担当的奋斗精神等深刻内涵意蕴。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人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当前,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主动中筑牢根本保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动中走好必由之路,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历史主动中夯实物质基础,在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主动中挖掘力量源泉,进而全面构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百年历史经验提出的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指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主动精神内涵丰富,蕴涵了党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历史大势的精准把握、历史主体的自觉尊重、历史挑战的勇敢应对、历史重任的自觉承担等内在特质,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把握其内在结构。新时期,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指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范式。从现实的人的现实历史出发,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个维度,批判性地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历史逻辑与和平发展的推进路径。从外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接续;从内在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从价值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自然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使命担当、奋斗目标的科学认知而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和精神品质。它源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之优良政治基因,涵育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思想滋养,赋能于党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坚持“三个务必”,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孕育的精神品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出新的丰富蕴涵。回顾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们深刻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宝库。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源于历史、面向现实的关键力量,蕴含着传承并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担当精神、敢于直面风险和考验的斗争精神、遵循经验和规律的创造精神。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能够有力激发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强化人民身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意识,凝聚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赓续历史主动精神展现出现实必要性,必须着力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强化中、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赓续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富裕作为理想愿景,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社会各阶级参与革命斗争、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共同富裕作为话语引领动员人民广泛参与集体化、合作化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共同富裕的理论化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新时代,共同富裕从理论蓝图转化为战略目标,旨在解决现代化成果何以为全体人民共享的难题。纵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样态,根据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发挥特定的功能作用,其内涵向度不断得以深化拓展,始终以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主体。新发展阶段,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根植于中国深厚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境遇要求强有力的革命型政党来开辟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契合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历史要求,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推进的关键历史主动因素,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宏大战略统领与系统推进策略结合的逻辑路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蕴着党领导的自觉战略、自主路径、自信力量及自强驱动的逻辑生成,彰显着党的领导的强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总结现代化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抉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集约、清洁循环、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方式;必须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斗争精神。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永续性、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历史演进、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带领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社会主义历史演进,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形成与完善,是改革开放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线。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目标追求从以工业化为重心转向建立小康社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路选择从以苏为鉴转向走自己的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改革开放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在价值导向上,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在发展方式上,和平发展超越了扩张掠夺;在对世界贡献上,为人类谋进步超越了零和博弈。改革开放进程中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了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了中国之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创造了中国奇迹,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贡献了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向光明目标前进。正是通过现代化的自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崛起与欺凌,古老中国一直在探索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寻之路才真正有了主心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时代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坚持人民至上,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不仅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的演进具有历时性、共时性与超越性三重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一个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共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由于其后发性和赶超性要在同一时间里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逐步完成的发展任务;其超越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资本本位、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