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番僧源流考》,无名氏作,后经著名藏学加吴丰培先生考证,为晚清钟方所作,“书中不著撰人姓名,然编入钟方[1]之《藏务类函》中,当即钟方所编”[2].钟方本人在《驻藏须知》自序中也写道:“故将所办所为者,分类摘要,归成一书,名日《驻藏须知》,并将《番僧源流》附之后”[3].是书的成书时间,为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该书作为西藏地方的宗教史典籍,系作者根据西藏地区藏文、汉文旧档和相关调查资料写成,对西藏地方包括达赖和班禅在内的共计44位活佛的法统源流、出生地,生卒年月,以及部分呼图克图的驻锡寺庙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其后并附有金瓶掣签典礼、掣签仪制图和西藏宗教节日单,对研究西藏宗教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初设立驻藏大臣并统领清军的制度,是清政府在治藏方面高于“怀柔”政策的重大举措。清初通过在向西藏派设驻藏大臣、派兵驻藏的举措或加强或减弱的变化中,逐渐认识到驻藏大臣统领清军及其制度对于维护西藏稳定和国家统一极具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和完善了这一制度及体系。驻藏大臣乃皇帝钦差,是总理西藏地方一切事务之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行使权力。驻藏清兵军事、藏军操练以及维持地方安宁等,事无巨细,均受驻藏大臣统领和管理。研究清初以来驻藏大臣统领清军的制度及其体系,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制度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研究弥补以往之不足,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张荫棠在西藏被中央政府委以重任,这一任期虽然短暂,但他对治理西藏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和设想。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来自四个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西方现代思想、西藏地方宗教思想。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些思想资源,是张荫棠治藏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晚清边疆危机中,张荫棠主要想运用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来改变落后的西藏使之富强,以最终维护国家在西藏地方主权。张荫棠治藏策略中潜藏着内在的思想冲突。  相似文献   

4.
《西藏宦游之回忆》为全绍清回忆1906-1907年间随张荫棠入藏暨在藏期间的经历与观察,发表于1930年第4卷第6号的《旅行杂志》.文前有“作者附志”对此回忆稿的出炉做了说明,由此知,《西藏宦游之回忆》为全绍清在国立清华大学之演讲、由斯东记述而成.在晚清西藏地方史研究中,张荫棠查办整顿藏事颇为学人所重视,然取材多取于《清实录》、相关奏牍等有限几种,且多限于政治史的范畴.《西藏宦游之回忆》虽为二十多年后之回忆,但为亲历者讲述,为后人描绘出一幅其随张荫棠入藏在藏期间的西藏社会图景,其史料价值颇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刘国武 《船山学刊》2010,(1):185-188
谢彬是民国时期边疆史地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西藏交涉略史》和《西藏问题》是国内最早专门论述“西藏问题”的系列著作之一。书中以光绪年间以降至1919年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为主线、分析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及得失,英国侵略西藏的目的、手段和经过,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与英国殖民者的态度变化.指出了“西藏问题”的由来。两书史料丰富,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是学术界研究这一时期中英关系和有关“西藏问题”的重要论著。但书中某些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李福林生于西藏,出身汉藏通婚家庭。从1890-1910年间,他从马兵开始,一路升至把总、都司、游击等职,屡获驻藏大臣升泰、文海、裕钢、有泰、联豫等任用或赏识。有泰在日记中对李福林有较多记述,他是一位“知藏”官员,擅长办理西藏地方具体事务,亦颇会处理与驻藏大臣的关系。在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参劾有泰等驻藏官员案中,李福林因“知藏”而免于严厉惩罚。但是,在宣统元年西藏地方因派遣川军赴藏问题与清朝中央政府发生冲突时,李福林在其中的行为,被赵尔丰认为可疑,联豫指他为“内奸”,最终受到清廷“回川监禁”处罚。  相似文献   

7.
藏军营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藏军的发展和西藏地方的稳定,因此在清代西藏地方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咸丰五年廓尔喀第三次侵藏战争的爆发及之后《中尼条约》的签订暴露出西藏地方军备废弛的客观局面,驻藏办事大臣赫特贺面对这一形势于咸丰七年提出了《整饬藏军营制章程六条》这一变革藏军营制的方案。《整饬藏军营制章程六条》是咸丰年间在治藏政策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这一整饬主张最终却被基本废止,其废止表明清代后期西藏地方局面之复杂性和咸丰年间在治藏政策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加紧对西藏的侵略活动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完成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介石被迫“引退”的消息传到西藏,引起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中亲英分裂分子的不安。他们感到国民党政府垮台在即,人民解放军迟早会进军西藏,遂于1949年2月与印度驻西藏拉萨代表团团长黎吉生(H·E·Richarclson)会商,请求印度政府尽快向西藏当局运交印度政府早已答应提供的武器弹药,并提供更多的武器弹药,以扩编藏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同时还请求印度政府派军事教官帮助训练藏军。  相似文献   

9.
1903年冬,英国借口边界问题,派荣赫鹏等率领远征军入侵我国西藏。1904年7月,英军进入拉萨,随即威逼三大寺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其拟定的约稿上签押,这就是所谓的《拉萨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江孜等处为商埠;西藏向英方“赔款”;除非英国同意,西藏土地不得出让与外国,等等。这个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舆论纷纷遣责英国的侵略行动,呼吁保卫主权。在此形势下,清政府指示驻藏大臣拒  相似文献   

10.
清代驻藏大臣和宁在藏期间创作的《西藏赋》,对西藏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气候、物产、风俗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铺陈与描绘,作者自注中更是保留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既有传统大赋的特征,又有方志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乔根锁教授的新著《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2004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二章,23万字。该书是教育部“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成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对藏民族的宗教文化、宗教哲学予以宏观的审视,并通过对藏汉传统文化的比较展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岁月和内在意蕴,凸显了西藏文化及其哲学的内在结构与主要特征。该书“文化卷”中,宏观地对西藏文化的发展流变、主要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作了整体把握;“哲学卷”中,以西藏宗教文化的核心——宗教哲学为焦点,对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和…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民国中后期(1940—1949)西藏地方的初等教育状况,学术界的研究除了“国立拉萨小学”之外,尚不多见。本文根据中国台湾新公布的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复原当时西藏工布江达一地的“江达小学”,叙述其创办始末,归纳其创办的实际效果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始于1727年,迄于1911年清帝退位。其间,共派遣办事大臣八十二任,会办大臣五十六任。这是清政府为了防止外来侵略和分裂势力,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密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本文拟就清政府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的演变及有关制度,略作探讨。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以1840年为限;1840年以后的有关问题,将另文论述。一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是清王朝对西藏的施政逐步加强的结果。它标志着清王朝对西藏的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初,由于内地动乱频仍,清政府无暇直接过问西藏政务,采取通过蒙古和硕特部汗王间接治理的措施。由于和硕特部汗王对西藏的高压政策,因而遭到藏族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到十七世纪末叶,以六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日,西藏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上层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的唆使下,公然撕毁《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公开发动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的全面武装叛乱,妄图长期继续其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统治。西藏上层反动集团逆历史潮流而动,理所当然地遭到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兄弟民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在驻藏人民解放军的协助下,西藏人民奋力平息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叛乱分子发动了凌厉的攻势。曾几何时,一度张牙舞爪的叛乱分子,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人民赢得历史性的胜利。接着,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万里高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和地方工作人员,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严格区  相似文献   

15.
《西藏赋》版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庆二年五月,时任驻藏帮办大臣的和宁完成《西藏赋》的创作并付梓。两百多年来,该赋广为流传,被《反约篇》、《守约篇》、《榕园丛书》和《八旗文经》等丛书和总集收录。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藏赋》的几种版本并辨析了各版本流传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及第三期发表了肖怀远同志《西藏地方货币史初探》及《半殖民地时期的西藏地方货币》之后,在我国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在作者已将此文汇编成书,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为该书写了序言、专门研究中国货币史的张虎婴同志写了书评,他们称这本书为“不可多得的一部研究西藏地区货币的著作”“不仅填补了我国研究西藏货币史的一个空白,而且对西藏地区经济史的了解,也有重大的意义,丰富了我国货币史的内容”,是“第一部纵横古今的西藏地方货币史的著作”。现将《序言》及书评全文刊登于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都来研究西藏经济的历史和现状,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学者杜奇在他1949年出版的《西藏画卷》中公布了他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西藏夏鲁收集到的藏文历史资料,并称之为夏鲁文书,在同一书中杜奇还将《夏鲁世系》译成英文。198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铅印了李有义、邓锐龄先生翻译的《西藏画卷》第一卷开头部分,题名为《西藏中世纪史》,提到了杜奇收集的夏鲁文书。198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室和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联合铅印的《藏文史料译文集》收入了陆莲蒂、孟庆芬同志译的《元朝十一篇藏文帝师法旨》,其中有七篇为元朝帝师颁赐给夏鲁的法旨,但是未作详细考释,也未公布藏文原文。1986年8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藏族研究所选编的《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藏文)241——252页收入了八篇帝师法旨和元顺帝迎请布敦·仁钦朱的诏书的藏文原文,其中有七篇为元朝帝师赐给夏鲁的法旨,似即陆、孟二同志所译的夏鲁的帝师法旨的底本。《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将这七篇  相似文献   

18.
九十多年前的西姆拉会议是英国逼迫初生的民国政府参加的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英国实施其调整后的侵藏政策的产物。中国政府在会议的议程、地点、方式和西藏地方代表的地位问题上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力图维护国家主权。西藏代表在会上的名称、权限、地位,要由中英在会前多次“磋商”的事实充分说明西藏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藏军是对原西藏地方军队的简称。它是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僧俗大农奴主阶级压迫和统治广大农奴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西藏的确立,封建农奴制度已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藏军自然也就随着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的灭亡而灭亡了。这样的结局是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的藏文抄件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多素谿卡》档案资料里,笔者于一九六三年和罗俊哲同志合作将该资料译成汉文。在藏文解读方面得到土登格杰老师的精心指导,札西旺都老师又对译文作了全面的修改和校阅。对于二位老师的辛勤教导我将永记心田并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早已灭亡了,而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研究,老一辈的藏学研究工作者亦作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目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及全国藏学界也正在组织力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朝中央政府逐渐加强对西藏地方管理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疯狂地争夺殖民地.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已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前后,日本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在对亚洲大陆进行侵略扩张的同时,西藏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日本或采取间接的方式,利用日本本愿寺在中国“开教”的机会,派遣河口慧海、寺本婉雅、多田等观、青木文教等僧人入藏,或直接派遣特务成田安辉等潜入西藏.这些入藏的日本人有的把自己的见闻编成书,有的把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在媒体上发表.另外一些专职的新闻工作者也在报刊上发表关于西藏的文章.这些媒体中的文章是我们研究近代西藏问题的重要资料,亦可以作为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