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叶适的永嘉事功思想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形成了道器合一的思想,他指出万物皆动,强调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文学风气的形成,文学形式的演变也是运动发展的,因此他认为应该以“尊古不陋今”的观点看待文学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叶适道器合一思想及其与“永嘉四灵”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叶适发展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2.
叶适的诗论     
对于叶适的诗论,人们或者认为它无关紧要,或者将它综归于“事劝说”中,这都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其实叶适在南宋文学批评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就叶适诗论中一些重要范畴及其理论的整体倾向和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兼论他对永嘉四灵、晚唐诗和江西诗派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四灵诗派论     
四灵诗派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她在“中兴诗人”纷纷摆脱江西诗风影响的大环境下诞生。而在永嘉地区 ,则有薛季宣、潘柽等人导乎先路 ,此后四灵经仔细计议后 ,才打出“晚唐”的旗帜。在得到叶适的肯定后 ,四灵名声大噪 ,其追随者因而大量涌现 ,由此形成一个颇具声势的诗派 ,其影响也遍及整个诗坛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学派诸思想家中,叶适对程朱学派的批评是比较系统的。在道与物(器)的关系问题上,叶适的论述较薛季宣、陈亮等人详尽,认为道与器统一,而统一的基础不是道,而是物、事、器,即世界上存在的具体事物。当理学排斥见闻之知,专务内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盛行之时,叶适提出了“内外交相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叶适还从儒家经典、道统及程朱学派理论渊源等一系列问题上对程朱学派进行了驳斥。  相似文献   

5.
浅谈叶适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是南宋中期继陈亮、辛弃疾之后有名望的抗金爱国志士,在思想上属于“永嘉事功学派”(此派又与陈亮、吕祖谦为代表的永康、婺学派合称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先生文集》、《别集》,在学术上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叶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南宋晚期之后的官学)颇多抵捂,所以叶适及其书在其身后长期受到冷遇。目前一些学术著作中对叶适的介绍也不够详细。所以,本文愿对叶适其人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四灵诗派是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一诗歌流派,该派反对江西诗风,以贾岛、姚合为宗,在当时颇具影响。其实,四灵诗派的形成与当地的文人社团有极大的关系。正是在这些社团的推动下,四灵诗派才得以团结聚集了流派的一批成员,形成流派风格,产生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灵印是汉代肖形印的主要创作题材和印面类型之一,是将汉代文化思想和审美特征融于一体的经典图形纹样。与同一时期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上的四灵图形相比,四灵印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成方式和审美意趣。文章从文化渊源到图形自身的审美语义对汉代四灵印图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永嘉四灵"是南宋中叶诗歌流变中的一个标志性团体,但长期以来,"四灵"与宋诗主流--江西诗派的关系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往往相因相袭,简单地将"四灵"视作江西诗派的对立面,忽略了"四灵"对江西诗派的学习和借鉴.试从"四灵"与江西诗人的交游、对江西诗论和诗艺的借鉴,以及两者的创作态度等方面着手,梳理他们之间的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四灵是天上廿八宿的物象化形态,表示的是天球的四大星区.汉代,人们给四灵赋予了新的职能,将其作为门户守护神;接引死者升天的使者;吉祥如意的象征.四灵得到汉代人们的普遍信奉.  相似文献   

10.
虚实关系是宋代哲学的重要理论课题。理学家曾以自己的实学对佛老的空虚观展开深入的批判。但在叶适眼中,理学之实实际是虚。叶适通过对《易传》文本的梳理和观点的重新阐释,否定《彖》、《象》以外其他各篇为孔子所作,认为从根本上支撑起理学理论的《易传》诸说,实际与佛老的专以心性为宗主走到了一起,从而泯灭了尧舜以来作为学术正途的内外交相成之道。叶适的揭示和批评对实学和理学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九叶派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中坚力量,相较传统诗歌,其诗歌的空间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城市书写的探索中:在空间意象选择方面,九叶派诗歌偏重城市空间,在描绘乡村时也更倾向于社会性意象;在空间体验中,相对于古典诗人推崇的隐士身份,九叶派诗人扮演了城市漫游者的空间角色,深入体验城市空间,观察城市人群,表达了城市生活带来的荒凉、焦虑和孤寂。  相似文献   

12.
叶梦得主要生活于徽钦二宗与高宗执政期间。此期间正是苏学极受贬抑与苏学得以高扬的时代。叶梦得贬苏与学苏貌似矛盾,实则为时代政治变迁在创作主体脑际引出的真实反映,因而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晚唐体诗派是宋初三大诗派之一,由九僧、著名隐士林逋、魏野、潘阆和宰相寇准等组成。受当时文坛唱和之风的影响,晚唐体诗人喜欢交游唱和,因此酬唱之作甚多,与晚唐体诗人寄赠唱和的主要是僧侣、处士和士大夫阶层三类人物。九僧与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著名人士的交往,无疑会相互提高声名,扩大整个“晚唐体”诗人在宋初诗坛的影响。对他们的交游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社会地位、生活态度等,对于深入理解晚唐体诗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晚唐体诗派是宋初三大诗派之一,由九僧、著名隐士林逋、魏野、潘阆和宰相寇准等组成。受当时文坛唱和之风的影响,晚唐体诗人喜欢交游唱和,因此酬唱之作甚多,与晚唐体诗人寄赠唱和的主要是僧侣、处士和士大夫阶层三类人物。九僧与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著名人士的交往,无疑会相互提高声名,扩大整个"晚唐体"诗人在宋初诗坛的影响。对他们的交游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社会地位、生活态度等,对于深入理解晚唐体诗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诗僧石濂曾长期是屈大均过从甚密的一位朋友 ,是明末清初岭南诗僧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他的作品具有摆脱酸笋、气近儒者、性灵主导、摹形独到四个特色 ;其最终被迫害致死 ,既是统治基础已经稳固官方转而采取更严厉的政治文化宗教政策的产物 ,也是潘耒由于视野狭窄无法理解较为进步的观念 ,和故意献媚最高统治集团 ,从而挟私中伤的结果 ;石濂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作风 ,在极少数强权国家以势凌人的当今世界 ,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屈大均之于石濂 ,本非所交非人 ,他们之间可能有的过节被潘耒别有用心地张大其词了。我们应该还石濂以及他与屈大均关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诗人,这种性格使他一生屡遭贬谪,九死一生,同时又使他写出了天下最纯粹的诗文,成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针对从宋代到清代的苏诗旧注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考订。首先是删除了冗注、合理地移动了部分注文的顺序、补充了旧注的阙文,并核对原书,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其次,冯应榴在查慎行《苏诗补注》的的基础上,依靠宋代至明清的各类文献,进行了辑佚和辨伪工作。此外,冯应榴还对前代的苏轼年谱作了考证,纠正了其中关于苏轼的事迹、苏诗的编年、宋代的时事的错误。因而,《苏诗合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愈《听颖师弹琴》中所及乐器的争辩起自欧阳修与苏轼的一次对话,此后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绵延不断的探讨,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不一。除了对史上有关文献进行归类辨析之外,以音的四种基本属性相对应并结合史上诸贤之推臆,对韩诗中所及乐器进行推论,认为韩愈诗中所及乐器当为古琴。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许多诗人在进入官场之前,由于受有传统的仁以献身、义以勇为的立身为人的准则的教育,所以在朝廷为官时多好谏言时政,并以此为臣下得以致君尧舜、辅国利民的应有行为。特别是那些满腹文章又好辨是非忠奸之士,被皇帝和宰相擢为侍御史、拾遗、补阙之职,专给朝廷进谏言、提意见,对象包括批评皇帝和弹劾朝中任何高官的不当行为。然而从皇帝到大小官僚很少有人真心愿意听诤谏之言,因而多是诤谏者自讨苦吃。在唐代诗人中骆宾王、陈子昂、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是因敢于直谏而被贬斥的诗人。  相似文献   

20.
叶梦得与苏轼门人、后人及其追随者有着复杂的情缘、学缘和血缘关系,叶梦得心中有浓郁的“景苏”情结,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刻意规模苏轼,特别是其《石林词》与东坡乐府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清旷、达观的词风以及直接隐括苏轼诗文入词,用东坡词韵乃至词意作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典故,在“以诗为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已初露“以文为词”的端倪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的特殊的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