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传统山水画中,有雄伟壮阔的山光水色,有草木华滋的崇山峻岭,更有浅山幽谷、小桥流水、平静疏淡、悠闲恬雅。古人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在大自然里得以修心养性。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生命不息,山水画扩大了题材范围,表现出新的审美情趣,创造出新的意境。在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进程中,孙延祥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2.
文学意象思维是"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诗之物境,即了见其象,主体"看到"观照中的一切象,将有机统一的审美意象体系熟视于胸、历历在目;诗之情境,即深入其情,饱含情感地观照"象",作者情感体验的独特性,又会影响其创作意象思维的独特性,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与客观之理相提并论;诗之意境,即妙得其真,主体所见之象并不是一般的直观感性之象,而是妙得其真之象,它是生命律动的真诚表现,是溶于情,与象融合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崔燕  李伟 《青岛画报》2013,(9):46-49
青岛有一种得天独厚的异域风情之美,郁达夫将她喻为"一个在情热之中隐藏着身份的南欧美妇人";俞平伯则写道"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在青岛,最具这种欧韵气质的地方,莫过于市南区。得青岛风情之精髓的市南区,摩登、清新、雅致,恰似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畅游其间犹如人在画中游。  相似文献   

4.
正孟子说:"吾养浩然之气。"公子丑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的浩然之气,难以用语言表达,但是,可以在山水画中充分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山水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竖画三寸,当万人之巅,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在万仞之间和百里之迥的纵横之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刘亚梅  葛晖 《社科纵横》2007,(10):104-105
中国山水画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在意境的培养,这从意境在山水画中的地位以及与笔墨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那么意境的培养就成为山水画教育的重点,可以从人品的锤炼、拓宽知识面、学习画史中尝试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强调自然的意境蕴涵,都根植于中华古老文化这块沃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因此,二者在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借助文学艺术的特有形式表现出含蓄美和自然美,尤其是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和虚实对比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古典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水画的发展,伴随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促进了古典园林的不断完善,这正是古典园林的山水画情结所在。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古典园林艺术和山水画艺术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与山水画艺术的“山水情结”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形似"是六朝文学领域一个醒目的命题,但后人对它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形似"代表着六朝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山水诗中,亦体现在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将山水画与山水诗相关理论对比研究发现:六朝士人一方面把"神韵"作为山水审美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却要借助形象描摹来完成神韵的传达.这种"形"与"神"的关系最终发展为中国古代"形神兼备"的观念,而存在于六朝画风与文风中的"形似"则是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陈澍 《学习与探索》2007,3(3):198-200
诗的美感很大程度是通过意境体现出来的,而创造诗的意境必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中国诗歌自《诗经》起就形成了比兴的形象思维方法,以物造境,言志言情,并且因为"情"的因素,使诗的意境由现实中的物上升为艺术中的"境",诗之美焕然而出。  相似文献   

9.
<情?>之文字内容、封面插图、作词作曲均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图书出版史上尚属首例.为表述对"情"的礼拜、呼唤、和疑问这一深刻主题,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作者王福林较多地运用了精炼平实冷峻的新闻语言,加快了小说的内在节奏,使读者尽快统揽全局.作者又以每章节开头的"兴"与诗情洋溢的歌词、描绘的个个风情画面三者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则立足于意识流与梦境的相结合,步步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深处,且运用杂文的入木三分和漫画的略带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些非正面人物,以针砭生活中的丑恶和那些本应抑制的欲望.而贯穿小说始终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又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0.
文质     
苏洵曰:“忠之变而入于质,质之变而入于文,其势便也。及夫文之变而又欲反之忠也,是犹欲移山河而行之山也。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犹水之不肯避下而就高也。”余以为不然。夫自忠而至于文者,圣王救世之事也;喜质而恶文者,凡人之情也。逮其相趋而之于质,虽圣贤亦莫如之何矣! 人徒见宫室棺槨舆服俎豆之制,吉凶相见馈食之礼,殷之时备于夏,周之时备于殷,遂以为自忠而入质,自质而入文,由人之喜恶而然也。人诚喜文而恶质与忠,则宫室棺槨舆服  相似文献   

11.
徐大威 《社科纵横》2006,21(8):125-1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2.
其画     
正董其昌的宗师之谓,大半来自他的"南北宗论",如果没有这个总结前世画坛千年、影响后世画坛百年的理论,他应该只是若干独善其身的大艺术家中的一员。是"南北宗论"将他推上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传承千年,虽然每个地域都有些特色,但此前从没有人将画者的风格特点以南北归类,且断其优劣、定其价值。《画禅室随笔》是董其昌最著名的绘画理论著作,也是中国美术史影响巨大的一部著作。其中,董其昌提出了影响后世至今的"南北宗论":"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  相似文献   

13.
青岛有一种得天独厚的异域风情之美,郁达夫将她喻为"一个在情热之中隐藏着身份的南欧美妇人";俞平伯则写道"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在青岛,最具这种欧韵气质的地方,莫过于市南区.得青岛风情之精髓的市南区,摩登、清新、雅致,恰似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畅游其间犹如人在画中游. 有一种最美叫"八大关" 市南区不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式城区,她是青岛将外域风情本土化的最好注脚.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就是最淋漓尽致的表达,众多的西式建筑,形成微观的欧洲近代城市风貌,沉淀为城市的一种欧韵气质.  相似文献   

14.
郭弘 《社科纵横》2007,(9):105-106
七绝《从军北征》是李益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把音乐形象、景物特点和人物情感有机融为一体,构成寓意深邃、哀婉深沉的诗歌意境。本文从色、音、情三方面分析征人思乡之情,从而领略李益边塞诗情韵兼胜、含蓄动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诗词绘画都讲究意境,诗由情起,画自境生。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第一次使用了"境界"一词,清初的笪重光《画筌》继唐代王昌龄《诗格》之后,第一次在画论中谈到"意境"。总而观之,都是主张在对物象的描绘过程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趣,借景抒情,笔随意动,达到"摅发人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22,(1):153-160
历来学者们都将《论语》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诠释为一个人的为学次序或是君子道德人格的养成,这样的诠释看似合理,实际上却与孔子之思想相悖,并存在着"偷换主语"的嫌疑。在"性-道-教"视域下,可以看到,"情"是儒家教化立论的出发点,现实世界存在的恶是因为人与外界事物相"感"而产生了"情",而"情"是否"发而皆中节",就成了善恶的关键。由发生学观之,我们也不难发现,实际上,《诗》、礼、乐皆因人之情感而产生,但又作用于人之情感。但是,三者并不是分离的状态,在教化实施的过程中,《诗》、礼、乐三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因此",兴于《诗》"侧重于人之情感教化";立于礼"侧重于人之理性教化";成于乐"强调的是人之情理融通。  相似文献   

17.
欧韵青岛有一种得天独厚的色彩之美,郁达夫将她喻为一个在情热之中隐藏着身份的南欧美妇人;俞平伯则写道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都是颇具神韵的。所有这些,都恰似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可以说,青岛是中国最适于用油彩来表现的城市。的确,青岛本身就是一幅经典的油画,畅游其间犹如人在画中游。  相似文献   

18.
唐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在于意境的创造。唐诗意境的三个主要审美特征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意象模糊,意境完整。中国传统思维的独特品格决定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境,也决定着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知、情、意”的统一促使中国传统思维体现认识与情感的融合,从而,情感成为中国传统思维制约唐诗审美特征的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作为晚明时期重要的文言笔记小说集,《情史》之所以选择以"情"立教,与冯梦龙"六经皆以情教"的经典追源密切相关。这一"追源"以正本清源的方式,上溯"六经",追寻被后世遮蔽的"情"之本体论地位,下及"古今情事之美者"的小说,发掘"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的内在结构,从而完成一个"情教"的文化谱系。这一谱系的建立,是在晚明"情文化"思潮发展背景下,中国哲学由"灭人欲的天理"转向"存人欲的天理"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理论成果。它以纳"情"入"理"的方式,纠正"情"的偏向发展,欲使"情放"走向"情正"。同时为达到教化目的,又在以"情"为本位的基础上,与儒家"诗教观"实现了对接,将《诗经》"兴、观、群、怨、多识"的教化方法,直接运用到《情史》评辑中来。  相似文献   

20.
寻山·归家     
《青岛画报》2011,(2):38-39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山是有生命的,于是便有了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观山,山也在观你;山是有操守的,于是便有了孔夫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了严子陵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山是有境界的,于是便有了"黄龙三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山,磨练了多少人的筋骨和意志,承载了多少的梦想和希望,成为多少志士名流的栖身之地,隐逸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