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期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再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关于欧洲的伊斯兰化和多元文化主义失败的辩论。本文通过分析该事件对法国反恐和移民政策的直接影响、欧洲穆斯林问题的现状以及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践和演进,指出以上两个命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言过其实的神话。事实上,从长历史的角度看来,欧洲正在尝试的规模空前的新社会融合进程才刚刚开始,目前要想判断其成败无疑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
普法战争以后 ,列强展开激烈的外交斗争以缔结新的同盟关系 ,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欧洲新格局。俄国成为德法争夺的主要对象。法国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 ,并通过大规模对俄贷款 ,最终实现法俄结盟 ,摆脱了战略孤立地位。欧洲格局的新框架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3.
鲁尔问题的解决对欧洲保持持久和平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舒曼计划”出台之前,法国曾提出过一系列解决鲁尔问题的方案,但却无一成功。鲁尔问题最终是通过欧洲煤钢共同体才得到较为完满的解决的,它对西欧早期一体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解构欧洲     
作为一个话语元素,“欧洲”似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概念。但是,如果对欧洲历史进行追述,通过对欧洲政治和文化现实进行剖析,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欧洲”其实是一个相当模糊的能指。欧盟的政治和经济一体化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在这个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框架之外,欧洲历史和欧洲文化的嬗变却决定了“欧洲”自身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反映在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当中,也反映在欧洲的文化认同当中。  相似文献   

5.
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一大法宝,继续坚持和推进思想解放是历史的要求,更是实践的迫切要求。回顾30年巨变,思想解放作为突破创新的力量,打破了旧的精神枷锁,冲破了旧的体制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思想解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力量,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制度创新、社会文明的极大进步;思想解放作为凝聚和谐的力量,对内凝聚了社会精神,对外营造了和谐的外交环境。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刚 《南都学坛》2009,29(5):30-34
"三国干涉还辽"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俄、德、法对日干涉不仅仅只是出于自身在东亚的利益考虑,而更多是和当时的欧洲格局密切相关。当时的欧洲格局作为一种结构性因素,严重制约着俄、德、法三国共同的对日干涉行为。因此,可以把这一事件置于国际关系史的视野内,运用国际关系中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对其进行因果性的历史个案考察。其中,俄、德、法三国与日本在东亚的冲突博弈属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单元层次原因,而欧洲格局则属于更加重要的结构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隐忍、刚毅、明哲保身、好面子……这些形容词罗列起来,便能基本刻画出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形象。然而事实上,从春秋的奔放单纯到盛唐的乐观进取再到清末的谨慎保守,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一个民族的个性的确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迁徙与改变。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联合编制的《中国人个性测量表》显示,近10年,国人性格发生了巨变——更务实、更有责任感,也更情绪化,而传统上的阿Q精神、重人情、轻法理、刻板自制等特征却变得不那么明显了。无疑,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与此同时,也隐匿着一系列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同时也使当今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原来的国际格局并未因此而改变。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根据综合国力可以把当今国家划分为极国家和强国,而当今世界上能称得上极国家的只有美国一个国家,但能称为强国的还有几个国家,因此,相应的当今国际格局就是一个单极控制与多强制约的国际格局形势,只是这种制约是非常有限的,而单极控制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毛泽东在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前承孙中山未竟之业,后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毛泽东对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方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革命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对我们的启示是:1.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 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推进中国社会巨变的有力保障;3. 发挥创新思维,敢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在执政党建设、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在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方向,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态度等方面,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西欧社会变动与十字军东征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名义上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基督徒对异教徒的“圣战” ,但西欧世俗社会的变动自始自终发挥着作用。通过十字军东征 ,西欧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认识了自身 ,学会了宽容 ,并培养了开拓和冒险精神 ,开启了西欧航海和发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战后美国南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部的崛起是美国在 2 0世纪所发生的最重大的社会变迁之一 ,为多方所关注。“唯华府论”、“唯市场论”和“南部地理优势论”等观点对其成因的解释 ,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历史地看 ,南部的崛起并不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区域平衡发展计划或市场自律的产物 ,而是“大萧条”以来各种内外因素互动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外因是打破南部社会传统机制的关键力量 ,而内因则是推动南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外因的诱导和内因的主导的复杂而有机的结合所导致的制度变迁 ,是促使战后南部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 ,作为历史上美国的落后地区 ,南部的崛起可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鉴。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美国的西进运动不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世界最大历史事件,莫过于社会现代化浪潮的兴起,由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近代以来虽然在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进程中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现代化梦想的激励下,经过几代仁人志士和全中华民族的艰辛努力,终于在20世纪中期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强,实现了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性社会变迁。21世纪,中国各族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按照党的十六大规划的蓝图,根据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一定会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而实现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苏东演变的两个主要历史教训。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如何反对腐败,建立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制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化为核心的 2 0世纪三次巨变 ,不仅超越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变迁 ,而且也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次巨变既各具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 ,又有着历史逻辑的必然 ,是 2 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张岩 《南都学坛》2003,23(6):106-110
娄家沟是豫北山村的典型代表,以其为个案可以折射出传统婚育礼俗变迁的特征:传统生育文化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制度形态和组织方式上,表现在家族制度和功能的弱化方面,生育观念尚未发生变化;70年代以后,传统生育文化有所回归。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是婚育文化研究的时间维度,地域环境则是空间维度,婚育礼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传统礼俗的原有制度约束趋于形式化。  相似文献   

18.
“事件”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术语,他认为复调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所谓“事件”的展现中。事件不仅发生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关系中,主人公与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也构成一种“事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