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及失地后农民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如生存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不一而足.主要从国外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启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完善按照、补偿失地农民的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保护失地农民的法律法规五个方面针对失地农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妥善解决当前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生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正常现象。一些地方由于没有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出路,导致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成为新的困难群体。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顺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对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从体制、机制和保障等方面对解决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杨宇霞 《重庆社会科学》2006,(4):119-121,125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现阶段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特点,并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下失地农民问题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传统发展观下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在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工作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解决的。以此从实地调查着手,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再就业意愿,并提出了解决吉林省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对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城市化的核心依旧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得好,城市化才能顺利进行,社会转型过程才能保持稳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将不断增加,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走势的一个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28个省(市、区)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失地与失业之间的逻辑联系、地区经济差异与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性.提出了化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民退休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少弊端,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构建并实施农民退休制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创新.它也可以真正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开创新的局面,本文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退休制度的几点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青海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青海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难点,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各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成为新的社会矛盾。笔者在文章中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淮阴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指出本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存的”四难”问题,并从强化宣传引导、专项培训、主动服务、政策扶持四个方面提出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但是 ,以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思路和做法 ,令人担忧。失地农民问题实际暴露的是中国土地制度问题。缺乏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原因。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关键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经营自主权的土地制度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增强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南昌市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指出江西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存在着招商引资和提高土地价格、提升失地农民技能与地区发展经济、鼓励失地农民外出就业与发展当地民营经济之间的三大矛盾以及具有失地农民数量较少、期望不高、保障较低等优势,提出在合理征地补偿标准、多样化安置方式中突出住房安置的基础地位,在大力促进就业、积极引导创业中强化技能培训的关键作用,在科学规划、适当考虑各方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失地农民补偿体系是江西失地农民安置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慧 《理论界》2012,(12):31-34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也对此给予了大量的关注。本文主要借鉴了国内外失地农民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近10年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归结出失地农民主要包括的两大问题,一是物质生活保障,一是心理认同,并对每个问题作了相关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研究中的不足和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一直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课题,现在的金融危机可谓是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邯郸在解决此问题上可以把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融合进来,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为失地农民开创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特定社区失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现状的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失地农民和政府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而言,不应当只是将由市民所构成的社区视为建设的主战场;也不能只是强调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在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之下,失地农民卷入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且卷入程度很深.建设“国家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覆盖以及居民利益表单元”的城市社区,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区形态以及社区所发挥的特定功能都应当被毫不犹豫地予以关注.随着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步入深水区,当前失地农民在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瓶颈”.如何借助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发展诉求满足的问题,文章以聚居型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具体分析,并基于发展性视角提出了“社区重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为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养老保险的缺陷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亟须健全与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针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欠缺现象,从制度完善和加强政府职责两方面入手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以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清晰了解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障碍有哪些,方能对症下药。本文从资本的角度出发,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定义、现状给予介绍,并重点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可行能力短缺与失地农民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失地农民的真实困境是“可行能力”短缺,其中利益表达能力短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与社会机会不足最为突出,此三项能力的短缺使失地农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群。因此,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失地农民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