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人帮”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抓住按劳分配的不平等,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旗号,荒谬地把按劳分配上存在的差别同阶级剥削混为一谈,为他们炮制的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的谬论提出所谓经济上的论据。对“四人帮”在按劳分配上的反动谬论必须彻底批判,并揭露他们的反革命政治阴谋。一“四人帮”把按劳分配的不平等说成是“资产阶级不平等”,把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说成是旧社会的资产阶级权利。这就抹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推行法西斯的文化专制主义,为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制造反革命舆论,曾经对马列的教育论著肆无忌惮地进行篡改。现在是到了正本清源。还经典著作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一、怎样理解“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叫得特别起劲,他们说。“宁肯要列宁讲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宁肯少学一点,也不要红色工程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把列宁说的“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说成就是让受教育者“少学一点”。“不要红色工程师”。谁如果多学了一点,成了工程师,哪怕是红色的,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四人帮”把这一套文盲主义、蒙昧主义的谬论强  相似文献   

3.
一、“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蓄意搞乱资产阶级权利这个科学概念“四人帮”一贯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革命旗号,大做反革命文章,为其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服务。他们利用“资产阶级法权”这个不确切的汉语译名,借题发挥、引伸附会、扩大混乱,搅乱了资产阶级权利这个科学概念,而且禁止人们去加以澄清。早在一九五八年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就曾胡说什么:“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核心是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马克思这一论断,曾被“四人帮”肆意歪曲,作为他们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四人帮”之所以这样搞,是为了反党反社会主义,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从理论上怎么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一论断呢?现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按劳分配的‘资产阶级权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它决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因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97页);第二种认为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权利;第三种还是从资产阶级的原意上去理解“资产阶级权利”的(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姚文元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中,转弯抹角地把按劳分配说成是所谓“物质刺激”而大张挞伐。“四人帮”控制下的报刊紧紧跟上,把姚文元的谬论更加明白地和盘托出。一九七五年在国务院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6.
<正> (四) 粉碎“四人帮”,迎来了学术界的春天。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讨论异常活跃。开始,大家是以批判“四人帮”否定按劳分配的种种谬论为重点,拨乱反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此,北京和其他地区还多次召开了按劳分配理论问题讨论会。后来,为了适应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和进行经济改革的需要,逐渐转到对按劳分配规律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等方面,发表了许多较有份量  相似文献   

7.
《江汉学报》今年第4期刊登了刘庆堂、张玉璞二同志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无产阶级法权》的文章,读了以后,有些不同意见,提出来请教。一、等价交换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特有的法权刘、张二同志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具有资产阶级法权性质的首要论据是:“不能因为按劳分配中通行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便得出按劳分配原则就是资产阶级的法权的结论”;“等价交换原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固然也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法权,但等价交换原则是一般商品交换的原则。这个交换原则,从商品出现时起,到商品消亡时止,一直在起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甚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把社会主义制度说得一团漆黑。他们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时,总是采取这样的论述方法:先引证毛主席的一段话,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接着就来一个转折:但是,表现在主要矛盾上是对抗性的矛盾。为什么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主要矛盾上就成了对抗性的矛盾呢?他们的逻辑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领域里,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这是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因而基本矛盾表现在主要矛盾上是无产阶级与资  相似文献   

9.
莫谓政治流氓王洪文只知吃喝玩乐,此人也有重要“理论”发明。为了欺骗人民,“四人帮”把自己打扮成“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英雄”。但出于其资产阶级本性,一天不吸工人、贫下中农的血就活不下去。怎么办?王洪文出来制造“理论根据”了:“有资产阶级法权,就有无产阶级法权,对立统一嘛”。好一个“高超的胡说”。王洪文“不须放屁”! 什么是法权?根据马克思、列宁的论述,法权也就是权利。一切权利都是以不平等为前  相似文献   

10.
我们理论小组,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紧密联系工厂企业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围绕着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进一步弄明白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的必然性,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必要性,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危险性和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重要性。 我们议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对它  相似文献   

11.
“四人帮”分明是一伙新老反革命黑帮,却偏要把自己打扮成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装得比革命还“革命”。他们在批判资产阶级权利的旗号下,竟然把按劳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实际不平等,诬蔑为“资产阶级的不平等”,大肆兜售资产阶级的平等口号,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按照他们的逻辑,凡是平等就是好的,不平等都是坏的。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反动观点,目的是为其推行反革命政治纲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服务。对于他们这种  相似文献   

12.
我想谈谈怎样理解在我国当前分配制度上的资产阶级法权及资产阶级法权思想问题。马克思说过:“法权永不能超过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由此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发展程度。”我国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此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和某些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来看,我国现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采取这种分配形式,是同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反映着某些不平等的权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事实证明,凡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发展就快,反之,经济发展就慢,甚至停滞、下降、倒退。例如,在前几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达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大搞假左真右,他们借口批判“唯生产力论”,破坏抓革命、促生产;借口“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坏按劳分配原则;借口批判“物质刺激”,取消必要的奖励制度。他们把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发展到了顶点,疯狂宣扬极端反动的“权力决定一切”、“意志决定一切”的思想,以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以行政命令代替经济规律,以平均主义代替按劳分配,完全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受到了历史的惩罚。我们南汇县的棉花、油菜子生产,过去曾取得较高的产量。一九六八年皮棉亩产曾创一百八  相似文献   

14.
林彪、康生、“四人帮”及共同伙,在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上散布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他们在这方面所散布的反动谬论,是林彪、“四人帮”那条极左路线的理论基础,曾经欺骗了不少群众。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到处乱打棍子、乱扣帽子、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都是在这一“理论”的煽动下干出来的。为了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进一步落实党在各个方面的政策,澄清他们在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对于认真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彻底平反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集中力量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打算就阶级的产生、划分的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来批判他们所散布的反动谬论。  相似文献   

15.
在“四人帮”的“全面专政”的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思想领域”专政。按照“四人帮”的解释,所谓“全面专政”就是在一切领域,即在政治、经济、思想各个领域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所谓“在思想领域”对资产阶级专政,就是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专政。姚文元说:“上层建筑一切反动思想都要实行专政”;梁效说:无产阶级“必须加强对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有效的专政”。他们一口咬定,如果不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就会变得“残缺不全”。他们鼓吹用专政的办法消灭资产阶级思想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把这种观点概括为“思想专政”论,并对它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6.
若非同志的近作《<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资产阶级权利’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范畴》(见《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三期)在有关探讨按劳分配的所谓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的著述中,是一篇有独到见解的文章。重读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我认为,在准确把握原著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深入地来认识按劳分配的所谓资产阶级法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争论、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和其它理论问题一样,被“四人帮”搞得很混乱,他们把阶级性硬塞进了真理,说什么真理也有阶级性。因此,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就同我们和“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必须以“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谬论为靶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批判,揭穿他们关于“真理有阶级性”的谬论的实质,才能分清理论是非,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关于废除“法权”译名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群众意见并经研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资产阶级法权”应改译“资产阶级权利”》的短文,废弃了“资产阶级法权”这个不符合马列主义原意的译名。我们认为:为了不曲解马列的原意,还必须进一步全面废除“法权”这个译名。 多年来在翻译马列经典著作时,总是把德语“das Recht”或俄语译成“法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具体表现首先,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和由此而产生的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是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具体表现。除了这个表现之外,也还有资产阶级法权在人们意识和行为中的表现。通过了全民整风,反右斗争,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其它一系列运动(例如干部和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参一改等),全国人民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广东哲学学会邀请部分哲学工作者举行座谈会,揭批“四人帮”的假左真右。会上,许多发言的同志指出,“四人帮”是一伙新老反革命分子结成的黑帮,他们代表被推翻了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利益,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妄图在中国复辟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法西斯统治。但他们却又十分狡猾,惯要反革命两面派伎俩,打着宣传、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旗号,歪曲、篡改和反对毛泽东思想,颠倒是非,炮制了大量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