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要骨干,广泛深入地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就地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逐步建立和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鄂豫皖边区革命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1994年第5、6两期的“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研究”专栏,先后共推出8篇文章,对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及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和分析。答振益在《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概述》一文中说,鄂豫皖三省除湖北的恩施州及长阳、五峰两个土家自治县外,均属杂散居地区,这在内地省份具有一定代表  相似文献   

3.
我看到的关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武装暴动的文章,都认为阳谷县坡里暴动受了当时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或指导。有的甚至说,坡里暴动等是贯彻执行中央“左”倾盲动主义的结果。这是值得商榷的。能否正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坡里武装暴动,关系着是否全面正确估价当时中共山东省委工  相似文献   

4.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又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了更好地研究鄂豫皖苏区的历史,因此,对苏区根据地的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仅就某些史实进行考订,是否妥当,望同行先达指教。一、关于黄麻起义及其成立红军的时间问题鄂东地区爆发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边界地区人民,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举行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基础上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是鄂豫皖边界地区的第一支红军部队。关于黄安麻城两县人民武装起义的时间,在目前的资料中有“1927年11月”、①“1927年冬”、②“1927年10月25日”③三种说  相似文献   

5.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张国焘问题研究之三马建离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6.
(四)霹雳一声暴动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一声霹雳,湘赣边界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怒吼:“暴动!暴动!!暴动!!!”“暴动打倒唐生智、汪精卫!”“暴动打倒‘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7.
1932年6月至9月,安微宿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这场暴动是当地群众为反抗县政府勒索烟款而进行的,其领导人是王效白,暴动几乎波及全县各乡镇。这场暴动引起了正在泰山隐居的冯玉祥的高度关注,在其日记中多次提及。冯玉祥关注这场暴动,既是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表现,也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是他承认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鄂豫皖人民的好儿子,红25军吴焕先政委已经牺牲了71周年。吴焕先是湖北黄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他在重建和领导红25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中,在长征入陕、开辟鄂豫陕根据地时期,在为迎  相似文献   

9.
六霍起义、鄂东黄麻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并称鄂豫皖边区三大武装起义。由六霍起义武装组建的红三十三师,是鄂豫皖边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起义胜利后创建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是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整个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六霍起义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其经验,对于认识皖西乃至鄂豫皖根据地的形成,探索和反映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10.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块根据地。在它发展最盛时,拥有二十六个县、三百五十多万人口、面积四万余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四万五千人的正规红军和二十余万的地方武装。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苏区的党和政府,在领导军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同时,开展了经济建设,兴办了可能和必需的经济事业,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本文就鄂豫皖苏区的经济建设,作一初浅的探讨,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1.
曾中生同志原名曾钟圣,一九○○年出生于湖南资兴县。一九二二年在军阀沈洪英部任参谋职务。一九二五年入黄埔军校政治科学习,在该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部组织科长职务,担任过《汉口民国日报》主笔。大革命失败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了党的六大。一九二八年冬回国在上海党中央军委工作。一九三○年四月,党派他到南京担任市委书记。他坚决站在党的正确路线一边,反对立三路线统治时期城市暴动的冒险计划。六届三中全会后,一九三○年十月受周恩来同志的派遣,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2.
《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是一部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专著,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徐向前元帅亲自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著名教育家、《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主编董纯才为本书题词,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书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3.
鄂豫皖地区民族关系对策研究许宪隆改革开放以来,杂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鄂豫皖城乡,不仅涌现了一批捷足先登的回族企业家和回汉族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而且还冒出了不少人均产值、收入都高于汉族的富裕村、富裕乡和民族街。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关...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七年冬和一九二八年春,在党的“八七”会议和井冈山斗争的推动和鼓舞下,江西地方党组织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遍及赣江两岸,波阳湖畔,武夷山麓。其中著名的有:万安暴动、弋(阳)横(峰)暴动、吉安东固和延福暴动、赣县大埠暴动、于都里仁和桥头暴动、寻邬暴动等。这些武装起义,多数由于敌强我弱或领导策略上有错  相似文献   

15.
鄂豫皖乡村回汉民族关系的现状许宪隆40多年来,鄂豫皖乡村回汉关系获得了健康的发展。民族团结是鄂豫皖乡村回汉关系的主流,是回汉两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回汉群众民族觉悟和群体素质提高的例证。同时,还是各地民委、...  相似文献   

16.
1932年9月14日,中共福安县委成功地发动了“兰田暴动”,在闽东革命的关键时刻,打响了公开武装斗争第一枪。“兰田暴动”的胜利,对推动闽东工农武装斗争的开展,进而创建闽东苏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闽东革命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一)将田东工农革命从经济斗争推向武装斗争新阶段,开创了闽东工农武装斗争的新局面,推动了全区性武装暴动的掀起。 “兰田暴动”是福安游击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缴获最多的一次战斗。它犹如一声春雷在闽东大地上空震响,预告着闽东工农武装斗争春天的来临,极大地鼓舞了闽东党和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块根据地。在它发展最盛时,拥有二十六个县、三百五十多万人口、面积四万余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四万五千人的正规红军和二十余万的地方武装。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苏区的党和政府,在领导军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的同时,开展了经济建设,兴办了可能和必需的经济事业,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本文就鄂豫皖苏区  相似文献   

18.
鸳鸯围,位于珠玑镇灵潭村。1928年,中共南雄县委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举行全县武装大暴动,并作了周密的部署。第二天晚上,下着大雪,全县农民在同一时间内举行了武装大暴动。暴动的规模之大,全省少有,灵潭村成了南雄农民暴动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19.
何立波 《中华魂》2013,(9):44-47
在红军时期,郭述申曾是一位显赫的高级将领。他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党中央任命的首任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创建和参与领导过红27军(军政委)、红28军(军政委)、红25军(军政治部主任),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为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红二十八军是坚持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部队。它经历了艰难险阻,英勇奋战,终于赢得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本文仅就1935年红二十八军的重建与反“清剿”斗争,作一扼要的阐述。 一、红二十八军的重建 早在1933年1月和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坚持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先后两次组建了红二十八军,但又两次将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