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困境,探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是筑牢社会文化根基,根本途径是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关键作用是营造家庭文化氛围,重要力量是大学生主体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有着共同霸标与构造,其本质在于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共同生活的参与,是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这一结论也被世界社区建设历程所证实。我国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有其特定的时代必然性,社区在社会管理职能实施、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有着独特价值与意义,社区建设应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累积、知识创造为核心的新兴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行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近年来产业园发展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视角,梳理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系统培育路径,以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和扩展。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够、理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和集体观念不浓等问题,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改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统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育人资源并促进各方面全方位联动,打通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作为经济社会细胞的企业必然要通过培育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发展,并承载起社会文化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在阐述企业文化及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现阶段,充分就业是保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问题是我国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社会问题。充分就业对于实现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就业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生成可以理解为“入耳”“入心” “入脑”“入情”的过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可由5个环节有机构成:依托教育教学获取责任认知;深化主体认同、渗透责任情感;开展社会实践强化责任意志;激活情景彰显责任行为;传递社会责任感、重构责任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9.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培育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显著提升,但在文化认知、思想观念、践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新学生观念形成主导、提升教师素养进行引导、抓好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疏导、创新活动形式着力倡导。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同根同源、同理论根基与同价值引领,以及红色文化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等功效,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载体,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课题、入头脑等措施,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充分就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全面提升,是一种比较均衡的小康,它只能建立在以人为本、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泛法治主义倾向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反思,法律的显性社会控制功能具有局限性,需要宗教、道德等隐性社会控制形式的弥补。礼仪是道德的精华与核心,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是法律显性控制的最佳补充,具有隐性社会控制的重要功能。要通过礼仪文化对个体的浸润和陶冶去夯实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基础,通过个体的实践与养成,抓住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通过拓展与提高,把握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协同治理主张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平等性、协同性和有序性.实现社会有效协同治理,有赖于良好的社会资本.目前我国社会普遍信任缺失,正式规范先天不足、公民参与网络不健全、公共精神亟待培育等社会资本现状,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协同治理实现的主要制约因素.强化公共精神和公民认同,规范协同主体权责边界、发展和壮大社会组织和健全协同运行网络,是实现社会管理中各系统、各组织、各阶层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广场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开创广场文化多样化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且覆盖有序的广场文化体系,让城市在广场文化的滋润下精神丰厚,更具内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囊括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指标,也意指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提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良性文化“留乡”“在乡”,乡风才可能文明,乡村振兴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西部农村文化总体上呈现出良莠共生的状况,良性文化渐呈衰微之势,而非良性文化则日渐抬头。重塑西部农村文化需要坚持良性文化的主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政府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良性文化的弘扬力度、提升农民对文化客体的辨别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任务重,文化内涵不深,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着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学科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用文化将院校各个系统机制有机融合,才能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校友文化培育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高校校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形成基础 ,探讨了培育校友文化的若干途径 ,指出“校友与母校共荣辱”的价值观是校友文化的核心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母校与校友的联系是校友文化生成的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是繁荣校友文化的手段 ,杰出校友的推介是校友文化价值的具体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主角、象牙塔的精英阶层,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更影响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其内在原因,并且分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方面探讨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科学路径,以提升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完善他们的个人素质,从而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统家训文化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家训文化是重建当代家风家教的文化渊源;当代家风家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载体.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涵养、价值引领、方法指引等方面的作用.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可以从资源转化、重点群体、典型示范、媒体宣传等四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20.
社会自主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维,社会自主性对市场侵蚀的抵抗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有利于形成均衡性的治理结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关系范畴的相对维度和治理现代化的功能维度构成理解社会自主性的3种视角。中国经由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是国家本位主义传统,改革开放打破了国家-社会的同构状态并塑造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缺乏自治机制的文化土壤和理念基础,社会自主性的提升需要国家以主动塑造方式,通过输入路径、合作路径和培育路径进行治理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