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罗荣南 《源流》2011,(7):46
2月22日,以展现南江文化,反映郁南人民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向上、积极建设"新项目、新城区、新农村、新体系",打造广东大西关生态名县、建设幸福郁南为主调的2011年郁南县南江文化(连滩)民间艺术节在连滩镇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本土的12个民间文艺团体2000余名农民业余演员协力谱写了一支幸福欢乐的民间交响  相似文献   

2.
明朝万历中期,占据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曾经收买三千多名日本倭寇,经过操练后不断骚扰广东沿海,掠夺华人财物。正值明朝朝廷准备出兵进剿之际,时任广东巡海使喻安性单骑进入澳门与葡萄牙人谈判,最终使葡萄牙人将日本倭寇遣散回国。喻安性,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字中卿,号养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喻安性中进士,历任南昌府推官、礼部主事、吏部给事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元末明初和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等朝都有过倭寇的活动。其中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的倭寇和海盗。闭关自守的明朝统治阶级为了扼杀资本主义萌芽,歪曲事实,把嘉隆间东南沿海地区要求出海从事正常贸易的  相似文献   

4.
芜湖中药业源起于明朝万历年间正田药店的创办。清嘉庆之后,以张恒春药店为龙头的芜湖中药业逐渐兴起,它为芜湖中药业的日后兴起并发展为我国现代中医药基地之一奠定了基础。此后,逐步日益兴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明朝建立前,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多采取开放、鼓励政策,中日关系的发展较为顺利。但明朝建立后,朝贡贸易和倭寇问题构成了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倭寇问题更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倭寇的不断侵扰成为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盛海辉  连育希 《源流》2012,(10):40-40
位于大安镇东部的南溪村,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滚地金龙",而在广东家喻户晓。"南溪村建于明代,历来民间艺术承传声誉甚好,1996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陪同来南溪采访的大安镇副镇长郑木坛一路上向记者介绍起来。遗憾的是我们到的那一天,"滚地金龙"舞队应邀去外地参加会演了,所以没能一睹风采,...  相似文献   

7.
我国编修地方志的工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根据朱士嘉先生《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我国现有方志七千一百四十三种,已成为祖国文化遗产珍贵的一部分。盐城,是个古老的城镇。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前,盐城这带地方就已建盐渎县,晋安帝时改称盐城县。从汉代建县起直至明朝,约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盐城从未编纂过县志,至明朝万历年间才有过两次纂修。一次是明朝万历七年(1579),南海杨瑞云任知县,因地方人士多次请求编纂地方志,于是设局修志。纂修人为夏应星,分纂人为张三风、成克勋、金重等人,最后由杨瑞云编著,吴敏道校  相似文献   

8.
“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代的“倭寇”,即所谓“后期倭寇”或“嘉靖大倭寇”,在历史上曾掀起轩然大波,朝野上下议论纷纭。从那时以来,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始终是很歧异的。当代中国的历史论著至今仍存在概念与史实的混淆。“倭寇即日本海盗”这种似是而非表述值得商榷。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所谓倭患的根源,在于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与日趋增长的海上贸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被人们称为“倭寇王”的王直,是徽州海商出身,把他放在当时国际贸易大潮中审视,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帝制时代,自汉武帝拉开"独尊儒术"的序幕后,儒家文化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权力与一整套的道德体系联盟,成为治理国家的工具。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观为基点,书写了看似无常的一年,却生动地刻画出万历年间的重要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作者将这些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明朝的政治体制相互衔接,旨在说明帝国最终的灭亡是基于体制的僵硬,政治制度充满道德色彩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本文肯定黄先生所选取的分析角度,同时指出,在说明明朝的政治道德化问题时,还可以从明朝下层民众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日战争 ,是中朝两国军民联合反击日本对朝鲜发动的入侵 ,维护朝鲜主权与独立的正义战争。邢作为明朝援军统帅 ,在朝鲜战场上谋略得当 ,指挥正确 ,为取得朝鲜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发展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在明朝,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生产者逐渐变成商人和资本家了。如明嘉靖、万历年间,苏杭一带的丝织业有“大户”,“小户”之分。“大户”拥有数十张或更多的织机,称为“机户”;“小户”就是没有生产资料的“机工”。他们的关系是“机户”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明朝服饰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考察等方法对中国明朝服饰及其文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明朝服饰体现了当时的政治诉求、经济发展与文化精神,并继而挖掘服饰现象下蕴藏的社会文化及艺术内涵,旨在"古为今用",为服饰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嘉靖四十四年《宗藩条例》实施后宗禄确实大幅削减,但此后宗禄拖欠问题依然长期严峻。正是万历十一年的周府岁禄拖欠问题,直接触发了宗禄定为永额举措的出台。先由钦差礼科都给事中万象春与各抚按及各该亲郡王条议,数年后又经廷议,万历十八年六月明神宗下令将河南、山西、陕西三布政司宗禄定为永额,并辅以其他重要条款。直到万历末年、天启年间,随着明朝财政危机的加剧和持续,天启五年明熹宗下令也将山东、湖广、江西、广西、四川等地的宗禄定为永额。宗禄定额举措陆续出台后,宗禄的拖欠依然时有发生。因为明朝宗禄的总额实在太过庞大,加以农业灾荒、地方拖欠等原因的制约。但明朝毕竟在明亡前已经根本控制了各地宗禄的继续增长势头,在宗禄时常拖欠的背景下,宗禄定为永额之举,确实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明朝宗藩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4.
从会计史角度研究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一家染店的账簿.它不是染店日常使用的日记账,而是从万历十九年开张到三十二年(1591-1604年)的盘点记录.以其中三年的盘点记录为例进行了个案研究,初步认定它们是一种原始的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5.
王泮为万历二年进士,"嘉靖进士"说讹误。万历八年,王泮任肇庆知府,其后曾多次升迁,于湖广、河南、广东等地任要职。万历二十八年,时任广东左布政使的王泮因"弃官事件"引发朝廷政争,在极为不利的政治处境中终止了仕途。  相似文献   

16.
正四在温州地区,霞关,是我心中的那个"远方",它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有许多令人向往的地方,到霞关可以听历史故事,看月下渔火,逛石板老街,探瑶洞古村,品芒种炊虾,吃生猛海鲜。霞关原是一个渔村,依山临海,古称镇下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海防地位十分重要。明洪武十七年(1384),朝廷在霞关南关山巅建造烽火台,隶属蒲门所管辖。嘉靖二年(1523),设立南关、北关、镇下关三个关卡,派兵驻守,以防倭寇。万历四十七年(1619),倭寇入侵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其核心价值而言是如何开发地域性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南江新文化”带的发现创造了一个新的南江地区旅游资源;南江地区旅游资源核心价值是其文化价值:可让旅游者了解完整的广东民系及古老的文化结构,具有旅游文化认知功能,对于探索岭南文化之根的寻根旅游活动具有开拓价值,可以满足珠江三角洲游客的文化憧憬,提高文化寻根的认同感。开发对策上应化文化资源为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18.
明代黄河灾害频发,由于黄河是南北漕运的必经之路,所以治河与治运关系密切。明代万历三十一年—万历三十二年间担任总河的李化龙,力排众议,结束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泇河之议",开凿泇河成功,南北漕运得以避开黄河水患,畅通无阻,成为治河史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明末闽台沿海局势与明政府之对策朱亚非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和福建沿海一带地方势力的崛起,闽台海峡成为一个各种矛盾交织的热点地区。研究该地区这一段历史及明政府的对策,是有借鉴与启迪作用的。一万历年间,首先妄图插足于闽、台海峡一带的外国...  相似文献   

20.
联讽洪承畴     
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