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源流》2015,(4):8-13
1月19日上午9时,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粤桂边分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南路子弟代表逾300余人,在广州三寓宾馆隆重集会,纪念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70周年。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史。革命前辈前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千难万险,勇于奋斗牺牲的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廖华 《源流》2015,(4):24-25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前后,国民党军队从大后方出来,进攻我人民武装控制的广东南路解放区,企图消灭我人民抗日武装,抢占胜利果实。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我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组织了夜袭遂溪飞机场的战斗。这次战斗,我军以伤亡1名战士的代价,全歼敌100余名,俘飞行、机务人员8名,缴获二十毫米机关炮2门,重机枪3挺,飞机用机枪8挺,步枪130余支,子弹3万余发,其它军用物资一批。在敌人重重包围、扫荡之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东江、琼崖、珠江、韩江和南路抗日游击纵队.后来统称为“华南抗日纵队”。在祖国的南疆树起了一面抗日民族解放的旗帜,抗击着华南地区百分之六十的日军,“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配合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对日作战,抢救了大批爱国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海博 《山西老年》2013,(8):19-20
关于解放军的称谓问题,最早出自刘少奇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军委高干会议上的发言。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继刘少奇和中共中央军委较早提出解放军的称谓后,比较集中的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和解放区军民展开全面反攻以后:8月11日,朱德提出"山西解放军";8月13日,  相似文献   

5.
革命人物     
《源流》2015,(3):24-25
张光第(1893-1945),始兴县城人。1922年参加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与进步青年一起组织"新兴社",出版《始兴青年》,积极宣传民主革命。1936年,受抗日爱国将领张发奎委托筹办风度小学,任第一任校长。1939年,请张发奎拨了一批枪枝弹药给学校,武装了中共始兴地下党领导的"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期  相似文献   

6.
身陷囹圄1944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部队领导率领部分主力部队从中山县五桂山区挺进粤中,我随队出发。1945年1月,挺进部队正式成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我仍在粤中部队司令部任书记(即秘  相似文献   

7.
《源流》2015,(3):26
外营围楼系"外营惨案"旧址,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原名外营村),为该村村民集资于1919年建成,通高5层12米,长20米,宽约16米,四面墙壁用河卵石垒砌、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1945年8月1日,国民党第七战区187师与始兴县地方武装共2000多人,联合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外营村。驻村的始兴人民抗日武装风度大  相似文献   

8.
陈枫 《源流》2015,(4):26-27
1944年旧历八月至十月间,我吴廉边区游击小组和人民群众,在中共吴廉边工委领导下,先后在廉江的两家滩拱桥和吴川石门境内的勾镰岭,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写下了南路人民抗日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受到了严重挫折。侵占雷州半岛的日军,在连遭我雷州半岛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处境十分狼狈。6月间,他们为了打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在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内活动的抗日主力武装最多时达三四千人左右,地方抗日武装和行政机关的人数要超过上述数目。担负其给养任务的是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经部门,他们不仅保证了自己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多次拨出巨款支援江苏省委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在各个阶段中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内容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并对其特点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并领导的一支坚强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的抗战岁月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部队,成为南粤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珠江纵队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灵活运用人民军队的游击战略战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特点,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兄弟部队并肩战斗消灭了大  相似文献   

11.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一九三二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下,由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工农反日游击队(又称东北工农义勇军,通称磐石游击队)共同创建的,是东北抗联初期即游击队时期我党创建的第一批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存在两年半之久。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以红石砬子山及其北鹿的玻璃河套为中心,方圆达百里的山区。一九三二年五月,磐石游击队在这里诞生,并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磐石、海龙、东丰、桦甸、永吉、双阳、伊通等县边境地带的广大抗日游击区,对打击与牵制敌人,发展抗日武装起了重要作用。一九三四年底,部队离开这里向长白山区腹地转移,开辟了新的根据地。磐石游击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后来发展成东北抗联第一军,成为南满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陈醒亚 《源流》2015,(4):22-23
1945年1月9日,我奉南路特委的指示,组织领导化县(兼有廉江东部一部份地区)人民抗日武装起义。26日清早,我率领部队绕道到达中垌圩。27日下午4点多钟,周楠同志派通讯员来带我去见他,会见地点在山头的斜坡上。周楠同志把我们的部队改编为两个大队,说:"我们同张炎商议一起去打塘蓬,解决铁胆和黄  相似文献   

13.
广州湾是南路抗日救亡运动最早兴起及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抗战爆发后,广州湾一度成为中国的航运中心,肩负着中国战时物资运输的重任;广州湾成为战时中国贸易重镇,对大西南物资供给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广州湾是南路各界人士进行抗日活动最活跃的舞台,展示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广州湾是南路抗战文化最繁荣的胜地,引领着南路抗战文化的前进方向;广州湾是中共在南路进行统战工作最主要的阵地,为壮大抗日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州湾是中共地下交通的主要枢纽之一,成为沟通各地党组织、人民武装之间联系和传输情报、物资的桥梁;广州湾是南路抗日武装起义的坚强后盾,为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支持;广州湾是侵华日军投降书签署地之一,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及收回殖民地扬眉吐气、激动人心的时刻;广州湾传承了各地的文明因子,为南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华北各地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开辟抗日游击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本文重点记述了开滦、枣庄、淄博、烈山、华丰、六河沟(磁县)、焦作、井陉、阳泉、大同、石圪节、太原西山(东山)、灵山等煤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斗争。  相似文献   

15.
杨靖宇和抗联第一路军赫赫有名,但作为抗联第一路军前身的磐石游击队却鲜为人知。它是“九-一八”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对推动整个南满地区乃至全东北的抗日游击运动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建立的时间较早,存在的时间较长的根据地,它有个建立、发展以及受过挫折的过程,它对于南满人民抗战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一、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关于游击区和根据地,毛泽东说:“游击队到时属于游击队,游击队走了又属于伪政  相似文献   

17.
1938年2月,彭雪枫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来到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军事部长、省委统战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他中原抗战的戎马生涯.随后,又先后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区党委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驰聘于竹沟、豫皖苏、淮北等地,进行抗日斗争.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创造性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创造和开辟了豫皖苏、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原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创造性地贯…  相似文献   

18.
据一九三○年底统计,全东北朝鲜族人口有六十三万零九百八十二人。他们大都聚居在延边四县、南满的磐石和东边道(通化、长白、辑安等地)地区及北满的宁安、饶河、密山、珠河、汤原等县份。朝鲜族人民具有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九一八”前后,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在东北建党、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打击日寇,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不知从何时起,提起"白衣天使"。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护士;提到"最可爱的人",我们脑海中会闪过解放军战士的形象;提到"城市的美容师",我们会想起环卫工……教育者群体也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看到这一称谓在给教师带来荣誉的同时,也成为套在教育者身上、求全责备的枷锁……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在南满盘石一带诞生了一支最早的朝鲜族抗日武装——赤卫队、工农义勇军,它成了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基础。这支武装能够最早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有深刻的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当时在南满,清末光绪八年(1884年)废除封禁发布了开放令。由于这些原因,大量的朝鲜人为了找生路,迁到南满各地务农。据1928年中国官方统计,住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