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鸦片战争以后,在我国近代音乐发展中,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利益和要求的新的音乐实践──—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人们对我国近代新式学校所设唱歌课及其有关实践活动的统称。它是民主主义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成果,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既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西方国家的科学文明,同时也传播了西洋音乐文化,促进了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它的产生是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堂乐歌,作为近代中国民主主义时期音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近代中国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是资…  相似文献   

2.
萧友梅和刘天华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友梅是中国把音乐和教育相结合的第一人,并推广到实际的教学中,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经验。刘天华则开创了器乐的改良运动,把中国传统的民间器乐和西方音乐相融合,创作出近百首民乐曲,并提出了民乐教育普及的观点。这两位音乐教育家大力推进了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堪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音乐产生、发展、传承和存在方式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 ,片面地强调了音乐教育的技术性 ;从音乐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态和特性来看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又忽略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 ,片面地强调了西方客体地位 ;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放在全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视野中 ,本着“多元共存、对等吸收、彼此互惠”的原则与世界各民族音乐平等、共同发展 ,重新构建独立于西方音乐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与中国文化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形成音乐教育的完整体系和教育规范.20世纪初始,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完备,然而其基础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重,传统的音乐教育受到了阻碍."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使我们反思历史,看到传统音乐发展的新视线,为中国音乐体系的建立和在多元文化中的定位指明了实践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禹权恒 《东方论坛》2014,(5):121-125
"日本体验"是清末民初时期学堂乐歌运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堂乐歌运动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它伴随着新学的诞生、发展,使救亡图存和富国强兵等新思想和西方音乐文化有效地在中国大地普及,为"五四"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音乐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建立在西方模式上,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因此,我国目前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甚至我们的听觉音感、价值史观都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如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我们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发展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从知识转型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重心须从注重技术培养和西方音乐的传授转移到发展文化理解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大潮中,寻求本土文化已成为各民族国家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打破沿用至今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确立民族传统音乐在学校中的主体性地位,实施母语音乐教育,使其成为继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振兴民族精神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萧友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而且时间最长的学生 ,同时也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他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 ,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材 ;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校歌曲 ;最早将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法引进中国 ,并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创建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 ;在专业音乐创作方面 ,他是中国最早涉足西方军乐合奏、管弦乐合奏曲、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 ;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 ,他最早开展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他是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 ,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 ,音乐理论研究的探索者 ,专业音乐的拓荒者 ,为发展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随着蒙东地区校外音乐教育机构的发展,小型私人音乐工作室的覆盖面增加。本文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五个盟市的校外音乐教育机构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提取教学课程数据,归类研究,对校外音乐教育中融入审美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校外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对音乐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在课程领域的改革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受我国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文化差异、教育体制、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以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奥尔夫教学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冲突、方法僵化、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全球化背景和文化融合与生成的角度出发,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策略,进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当今高师教育中,本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究其原因,是由于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中以"西方音乐中心论"为主导,致使本土音乐无法顺利进入课堂。面对这种境况,高师的音乐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加强本土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音乐教育是在20世纪初,伴随着众多西方科学知识的涌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以及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才正式拉开帷幕的。这条从无到有的探索之路倾注了几代音乐教育家的心血,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宗师之一的萧友梅。本文从音乐家的生平、教育思想和教育提案三个方面来论述萧友梅先生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生事物,学堂乐歌的出现对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从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旋律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从文化层面上研究音乐的发展、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也有助于弘扬音乐文化,改善音乐教学。只有音乐教育注重音乐文化的渗透,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才能得到体现,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突破了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传授语言文化的优势,辅以中国教师的系统性的课文精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弥补中式教学在西方文化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完成文化的自然渗透,对教师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墨学复兴”在近代科技文化传播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方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贯穿了近代“墨学复兴”的三个主要阶段,①“墨学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推动了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广泛地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为了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我们应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受时局所迫,裨治文等早期来华传教士无法直接传教,致力于各项文化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出版、印刷和医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流露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学校形式的音乐教育传说最早始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在汉、唐的盛世时期音乐文化达到了在古代音乐史中最辉煌的时期。音乐教育体制也相对完善。 但自唐以后近千年,我国音乐一直在民间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西方音乐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