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剧是壮族代表性的民间戏曲,其中的北路壮剧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感情的各个方面,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壮剧堪称是了解壮族人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北路壮剧使用壮语演唱,其唱词具有音韵美、节奏美、修辞美、意境美等审美特征。壮剧唱词英译应遵循"力求传神达意,确保合乎习惯"的原则,并采取准、整、创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守护差异性寻求发展的壮剧,面临着由传统单一的地域特色发展为更为丰富的综合性戏剧风格的转型问题.对于壮剧的保护就是要充分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在民间文化生存演变的规律中营造有利于壮剧发展的文化环境,建立一个充满审美精神和艺术氛围的人文世界,促使壮剧形成一种自身调节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和孵化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根据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壮剧开发式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并从缓解困境、满足壮剧自身发展需要和实现保护的可持续性等角度探讨了在壮剧开发式保护过程中引入孵化理论的必要性,以及壮剧孵化的社会、经济和经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林县那劳村为田野考察点,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西林县那劳村北路壮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 全面的深入研究,以透视北路壮剧在西林传承与发展的基本面貌.认为在面临多元化的现代传媒娱乐方式冲击的情况下,应当善于借助现代传媒立体呈现壮剧表演,通过设立专项经费、 搭建传习基地,扶持准专业化壮剧剧团等措施促进壮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蔚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18-121
本文结合对巴斯内特戏剧翻译思想的辩证思考,对北路壮剧《二下南唐》的翻译中的译者身份、目标读者、文本解读和可表演性进行了探究,以期在民族典籍走出去的趋势下,将壮剧文化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6.
舞蹈的肢体动作、表现形式、编创的功能被大量运用在浸没式戏剧中,并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沉浸式戏剧中主要采用舞蹈作为主要语汇,舞蹈元素被贯穿于整部戏剧,舞蹈在此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整合了整部剧其他艺术元素,充分发挥了舞蹈在沉浸式戏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民族研究》2015,(2):2+177-178
廖明君(1961~),男,广西宜州人,壮族。广西民族大学研究员(二级)、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专家;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廖明君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历任广西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族艺术》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工作,坚持从人类学的  相似文献   

8.
首届“壮泰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届“壮泰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覃彩銮由泰国艺术大学举办的首届“壮泰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7日至13日在泰国首都曼谷隆重召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壮学学会名誉会长陆兵为团长的广西壮学代表团一行18人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9.
1929年12月11日,根据“六大”通过的政治纲领,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在壮、瑶等族人民聚居的广西右江地区,胜利地举行了百色起义,在我国南方边陲建立了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右江革命根据地,为大革命失败后两广地区的斗争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右江壮、瑶等族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百色起义的成功,红七军的诞生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建立,是右江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对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推动,无疑是主要因素,居首要地位。但是,由于右江地区是一个以壮、瑶等族人民为主体的地区,壮、瑶等族人民的动员和参加,对于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较之当时全国爆发的许多起义和由此而出现的许多根据地来说,具有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自身走向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农历三月初三,壮族称之为“歌节”或“歌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是壮民族独特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集中反映。它应归属于何种类型?是壮家的年节,或者是古老的求育节、求偶节?其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又是怎样?笔者认为,它应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乐神择偶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探讨,诚望指教。 一、壮民族的独特性格——以歌乐神和以歌择偶 壮族三月三歌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这天,壮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  相似文献   

12.
被近代著名音乐家马可誉为"深山峡谷之音"的来凤南剧,已有近300年历史,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地方艺术特色的湖北四大剧种之一,更是恩施州及武凌山区绚丽夺目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壮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有关生态的研究始终甚为薄弱,颇有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必要。本文就开展壮学生态研究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视角与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促进壮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张声震提出要构建壮学理论体系。此后,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入有政府支持、有组织、有规划地迅速发展时期。张声震因团结一大批的壮学学者、主编《壮学丛书》和对壮学的高瞻远瞩,逐渐成为壮学的旗帜和灵魂。今后壮学理论体系还可以在个案研究、信息平台、服务社会、国外合作等方面继续拓展。  相似文献   

15.
操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言的壮、布依、傣、泰、佬等族以及操侗水语支语言的侗、水、仫佬、毛南等族,同源异流,都源于上古分布于我国南方的越人。操壮傣语支语言的群体与操侗水语支语言群体的分化,可能是在原始母权制氏族社会晚期。  相似文献   

16.
以“那文化”研究为基础建立壮学体系的理论构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者按]壮学是一门新的学科。近年来壮学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开有不少新的成果问世。对什么是壮学,壮学研究范畴,学术界的看法逐步趋向一致。而对壮学体系及真理论构架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壮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增进世人对壮族及其文化的全面了解,而且为加深人们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构成的认识,增强民族团结,以至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刊于1997年第1期友表了张声震研究员的《建立壮学体系刍议》一文,在学术界及…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异彩纷呈截至目前,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有文化事业机构9000余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513个,艺术表演场所188个,图书馆566个,博物馆163个,群众艺术馆81个,文化馆642个,文化站6894个。少数民族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批精品。近年来,在国家级文艺大奖评选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型民族歌舞《喀什噶尔》、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的《歌王》、海南人偶剧团的《鹿回头》分别获第七、八、九届文华大奖,还有19个民族地区的优秀剧(节)目获单项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已有971部作品和45人获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  相似文献   

18.
壮学是以壮族这个社会群体和它的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具有人类学倾向。目前,壮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壮学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壮学的个案研究还相对薄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认为有必要加强壮学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广西壮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研究员进行访谈。张声震研究员回答了编辑部提出的何时因何原因情系壮族、引领和研究壮学,壮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壮学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壮学研究成果对推动壮族文化发展的作用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感想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