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者(外语)在整个习得过程中所涉及因素较多,但是词汇习得是核心.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和母语词汇习得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是建立在母语词汇认知基础之上的.受Ko1b的经验习得模式启发,本文建立了第二语言词汇认知习得模式.主要突出词汇习得的个体特征,以指导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2.
二语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强化认知和系统认知等阶段,也是一个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其认知过程既是一个线性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循环的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了二语词汇习得在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的特征,也体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规律.了解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特征和规律,对于优化语言教学流程和提高语言习得效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汉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词汇习得过程、词汇认知、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等三方面.北美地区汉语新造词汇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词语借用途径的多元化、普通话词汇和对其他方言词汇的融合.结合在词汇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北美汉语词汇现存的两个突出特点,北美汉语词汇教学既要有语言学理论的高度,又要具有接受词汇融合的力度.通过词汇习得概念,简要回顾近二十年来词汇习得,尤其是汉语词汇习得研究方面的成果,结合北美汉语词汇现状,我们总结出了北美高校汉语词汇教学四个主要特点:注重保持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积极性,注意平衡不同词汇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方面训练的力度,训练遵循难易顺序,重视汉语词汇和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一、正确处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确立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第一语言词汇习得的差异;三、第二语言词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探究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寻求词汇习得的规律,揭示词汇习得的个体差异等都是研究的焦点。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及其学习策略。而把第二语言词汇的习得理论与实践中的学习策略研究结合起来,将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词汇作为人类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和信息载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同时,词汇教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本文扼要地回顾了中国词汇教学的现状和原型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概念及认知理据;并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阐述了该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在英语词汇习得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不平衡发展的,从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的角度探讨能更有效地习得词汇。通过对实证研究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受试者的消极词汇和半积极词汇均有显著的提高,但积极词汇量与时间变化量无关。这说明积极词汇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出现了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人类大脑活动和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语言学家运用认知理论对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心理词汇则是认知心理学家对词汇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的结果.探讨了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词汇以及词汇习得研究的密切关系,提出外语词汇学习必须建立相关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第二语言词汇研究与教学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二语言研究方面,长期以来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把语法习得研究放在优先地位,词汇的研究和教学却被忽视了。近二十年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语教师也逐渐将相关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学习者语料库对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也有很大的作用。二语词汇已经从一个长时间受到忽视的领域变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学习者外部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等学习者内部因素以及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学习者个体差异,构筑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框架结构,确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独立的学科地位,并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