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云南民族剪纸是流行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及美术品。这类艺术作品反映了云南民族的生活情趣、宗教理念、思想情感,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寄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云南民族剪纸实质就是云南的民间剪纸,它如同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一样具有民俗性、实用性以及变异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与此同时,云南的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也开始进行名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应用人类学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无论是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还是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及其发展,分析评论了贵州、广西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状况,并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进行比较,肯定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了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物陈列的本质是突出民族文化展示主题。民族地方博物馆是民族文物陈列展示的主力军,文物陈列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化与感情化的过程,民族博物馆透过文物标本陈列展示彰显人文关怀。民族博物馆以丰富多彩的陈列展示方式吸引观众,陈列设计既是艺术创作更是艺术实践,民族博物馆应当高度重视文物陈展档案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民歌与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立法与结构,它规范了这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伴随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各种形式"保护"措施的实施,云南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哦得得"和"达比亚"从原生环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表演者不断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让原始艺术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杂糅,使得新的艺术形式再生之后进入了"后民族艺术"时代。在现代以市场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中,以怒族为例的各民族艺术存在于近现代多重语境中,当前这种环境导致了对民族艺术形态进行了"再生产",重构了当下民族艺术的生存状态——艺术变迁。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的定格,文化的积淀,文明的传承。位于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南通同时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民族资本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如今,南通千年的发展史已浓缩在依濠河而建的博物馆群之中。以濠河为平台,以南通博物苑为主角,建设一个贯穿南通古今历史文化的濠河博物馆群艺术长廊,已成一代人的梦想和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1981年6月15—19日全苏蒙古与中央亚的文化和艺术学术会议在莫斯科国立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召开。会上宣读了54篇学术报告和研究报导。参加会议的有科学院所属东方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民族研究所、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的代表;还有莫斯科大学,国立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国立爱尔米达日博物馆、全苏文物修缮科学研究院、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属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语文研究所的代表;以及各有关加盟共和国的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各大学和博物馆等单位的代表。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秘书、院士阿利耶夫宣布会议开幕。苏联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东京女子大学、东京女大云南研究会自去年建立友好关系以来,学术交流逐步开展,双方友谊不断加深。今年年初,以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黄惠焜为团长、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叔武为副团长的云南民族学院学术交流访问团一行四人,应日本东京女大校长隅谷三喜男和东京女子大学云南研究会代表山本英治的邀请,于1月15日至27日回访了日本东京女子大学,进一步推动了中日两国学者的互访和两国学术的交流。 访日学术代表团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在东京女大,黄惠焜团长作了“中国少数民族的过去与现状”和“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的学术讲演;王叔武副团长作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源和流”的学术报告;王敬骝副所长作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的学术报告。在大阪日本国立民博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黄惠焜团长、王叔武副团长与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梅棹忠夫以及佐佐木高明、竹村卓二等日本著名民族学家以“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为题,联系中日两国学术研究的实际,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民族审美文化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蒙古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博大丰厚,它深系着蒙古民族的文化之根,同时兼具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质的双重性。对民族艺术“自足性”的辩证观点将有利于关于民族艺术未来的探索,既不能简单地实现“与世界接轨”,也不能单纯地在“保护”中“返璞归真”。民族艺术的出路在于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世界文化营养,创造具有新的民族个性和现代气派的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章通过对云南15个独有民族人口转变进程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转变阶段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云南独有民族中已不再有年轻型民族,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转变进程的加深越来越快。同时独有民族零岁组人口死亡率仍相对较高,因而必须加强对其婴儿死亡率的监控,降低婴儿人口死亡率。为此,应大力发展本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当地实情,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能成就以文化为号召力的观光经济,博物馆作为国家形象的延伸,也是国民创造力与生活品质的基础。如果说经济进步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那么文化与知识就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赤峰博物馆自1987年创建以来,逐渐深入大众生活并创造出赤峰市目前文物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近年来,赤峰博物馆建设了新的场馆,参观环境得到了改善,展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新的管理及策展能力,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文化及教育活动的频繁举办,博物馆与市民生活的交融,不仅弘扬了地方文化,推动了文化旅游观光的发展,也创造了博物馆文化营销与城市生活融合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云南清佛教版画在云南美术史研究方面几属空白。本文依据大量云南佛经版画、出土的绢本经刻画以及近年作者接触的一批民间收藏,指出云南佛教版画在内容与中原相同的同时,艺术处理方面却有所不同,体现了云南地方和民族在吸纳一种文化时的融汇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地方乡镇建立起博物馆,对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整理,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现代乡镇博物馆理念。这种理念体现为乡镇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生活生产的紧密相融。野三关民族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及建成启示即反映出一种基于民族文化的乡镇博物馆传承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要避免“说教式讲解”,逐步做到“因人施讲”。讲解员负有帮助观众实现提升自我的职责。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必须讲究礼仪规范、行为举止规范、讲演的艺术规范,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民族学院函授夜大学简介云南民族学院函授夜大学成立于1982年,是我省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的最高学府,十二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始终把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培养高质量的适用型人材,作为办学宗旨,已培养毕业生四千多人,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价值观是以自然界的物质方面为价值对象,概括出的、对人的某些有用性的认识和观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可以从原始社会、私有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大阶段,做一番初步探讨。原始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他们生活起重要作用的生活资料的认识和利用上,私有制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是多元的,原因是他们的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观念上,有了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民族歌舞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的新趋势、新潮流 ,而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云南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有重大意义。云南民族歌舞生动地反映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从人类起源 ,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一个民族的歌舞 ,就能从一个侧面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奥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最熟悉的艺术专业就是舞蹈专业,舞蹈这个艺术种类以其特有的美而征服了我们很多的人,也提高了我们对它的关注度.文章着重进行分析的是少数民族舞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文章通过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这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民族博物馆概况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文物室。1988年10月经国家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学院博物馆。多年来,在各族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本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馆藏品日益丰富,有反映解放前各民族发展阶段的生产工具;有一些民族的出土文物;有各民族的革命文物;有各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有各民族的艺术、工艺品;有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有少数民族的宗教器物;有反映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的土特产、矿物标本;有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各类古扇等十四大类。 为了充分发挥藏品的效益,我馆一直重视通过各种展览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交流各民族文化。如50年代初,参加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在北京举办过高山族文物展;在校内举办过社会形态、民族工作等各类型的多次展览。80年代以来,在日本、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少数民族将自然物象之表层特征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艺术精华,其本质是一种表达特定意义而非指代具体实物的图像类视觉符号,它本身构成一个意义系统,并支配着纹样使用主体依照该意义系统思考与行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与生活物象的相似性、符号寓意的约定性、对服饰载体与符号含义的依赖性以及对特定语境的归属性等特征,符号寓意的约定性是其本质属性。对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本质及属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云南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质,同时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86年9月18日至20日,作为日中民族文化研究交流中一个重要步骤的“中国西南民族学术讨论会”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举行。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与中国有着各方面的联系,因在少数民族研究水准方面的缘故而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关系甚深。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由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个民族学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此会自创立后直到去年夏天为止,都是由云南民族学院名誉院长马曜先生担任会长。现任会长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李绍明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