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亚、非、美洲殖民地的斗争激烈而复杂。英俄两国争相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矛盾也趋于尖锐。1903年底,英军大举入侵西藏。俄国政府担心中国西藏成为英国的独占势力范围,要求“维持西藏现状”,英国政府作出了“承诺”,但要求俄国同意英国独占埃及,俄国在法国敦促下接受英国的条件,俄英两国在西藏问题上首次做成了政治交易。 英国于1904年4月同法国签订《协约》,其中《关于埃及和摩洛哥的声明》宣布:法国承认埃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此项声明有一重要附件:《赫底威敕令》,实施此项敕令可以从政治上及经济上确保外国债权国无从干预英国对埃及的独占;然而只有经法俄等债权国同意,敕令方能实施,因此,英国极力争取俄国同意《赫底威敕令》。法国为能实现同英国的《协约》,也积极促使俄国同意《敕令》。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研究认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始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德国强租胶州湾。我国几本近代史著作都持这样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只注意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而忽视了这个历史事实的整个演变过程。事实上,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主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早在甲午战争前英法侵略云南的历史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也从即19世纪80年代英法侵略云南开始,就揭开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一历史过程的序幕。这个时期英法对云南的争夺,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明显例证,其特点在甲午战争后德俄日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是英国和法国在全球范围继续进行激烈角逐的一个世纪;这一时期,它们在埃及进行了拚死争夺,以变埃及为自己的殖民地。争夺的结果,是英国击败了法国,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法在埃及的争夺,是英法在全球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们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缩影。部析英法在埃及的争斗,可以更好地认清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实质。这对于当前第三世界人民更好地开展反帝、反殖和反霸斗争,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考察西方殖民扩张史,德国是最后加入争夺殖民地行列而又最先丧失殖民地的国家。直到19世纪so年代以前,它尚未获得任何海外殖民地。然而时隔不久,它便一跃成为仅次于老牌殖民国家美国和法国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强国,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属地是在短短的一年之中攫取来灼。1884-1885年间,西南非洲、新几内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相继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一直在争夺海外殖民地斗争中默默无闻的德国何以突然转变政策,迅速拓展成为拥有攻片殖民属地的殖民帝国?探究成因,其中包含着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德国内部看。首先,德国有…  相似文献   

5.
<正> 1992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视察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当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小平同志的重要论断,加深了我们对改革开放这一战略决策的深刻意义的理解.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这一基础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合乎规律地前进、发展.  相似文献   

6.
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 ,这种斗争的形式既是和平的也是非和平的。在美苏冷战期间 ,欧洲为其主要角斗场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牵连 ,成为两大战略集团的争夺之地。在南亚地区 ,使早已存在的印巴矛盾更加复杂。由于美苏的介入 ,南亚局势一直动荡不宁。苏联解体以后 ,主宰了国际舞台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终结。意味着国际秩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拟就冷战结束对印巴两国的影响作一初步探索。一在冷战期间 ,印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使南亚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影…  相似文献   

7.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种种对策研究应运而起,作者原则上同意这些主张,但不满足于来自直观感觉的结论,而是把中国的具体国情,同这一战略选择在政治经济上的必然性统一起来。冷静地,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种种结构性问题及其原因,揭示出本次“十五”计划提出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与前几次结构调整的特征区别,并根据特征区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的中亚是大国争夺的一个热点。大国争夺的目标是这里的战略价值、丰富的资源、潜在的市场。参与争夺的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其中,美国与俄罗斯、美国与伊朗、美俄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对中亚的未来走向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出现了农民军、明、清三大政治势力之间的争夺,在它们的争夺当中,三种社会矛盾表现得很为突出:一是阶级矛盾;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三是民族矛盾。这三种矛盾,哪一个是清初社会主要矛盾?是清史研究中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我的意见是:从清军进关至李自成农民军主力失败为止,这一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满汉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从清军兵锋掉指江南至南明最后一个小朝廷覆灭为止,这一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朝与南明之间即地主阶级内部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同意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竞争,但不同意“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的观点,不同意把商品经济作为竞争产生的唯一的、决定的条件。我以为,竞争是一定所有制条件下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的产物。从竞争的内涵看。列宁指出:为共同市场而劳作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做竞争。独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们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竞争,反映的也只能是人们相互间经济利益的关系。从竞争的动因看。竞争具体表现为争夺市场的势力和地位的斗争,似乎竞争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其实,商品交换本质是人们经济利益的交换,没有不同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商品生产和竞争不会出现。商品生产和竞争之间不存在谁产生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势力范围"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的一个概念,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传统国际法中"势力范围"是指列强掠夺非洲的过程中分割非洲的一种形式,是领土权的一种。甲午年之季,伴随着西势东渐",势力范围"流行于中国。针对出现在华的"势力范围",各列强出于不同的目的有着不同的态度,但列强之间均不否认"势力范围"概念所蕴藏的领土野心。然而,作为被"瓜分"主体的清政府,由于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和对国际形势的无知,并没有认识到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概念的实质,从而造成中国权利主体的缺失。之后,伴随着国人国家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列强在华"势力范围"被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成为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内涵也逐渐呈现多元化,从政治层面扩展到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所描述的资产阶级文明分别在其故乡与殖民地两副截然相反的面孔为契入点,全面梳理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文明伪善的系统理论,并指出该批判与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道德批判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本文呈现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文明在殖民地伪善的内涵并比较其与马克思的道德批判之间的异同,揭示资本主义文明伪善的原因以及指出超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纲挈领地勾勒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资本主义与殖民地关系的理论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对贸易摩擦加剧与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对外战略理心经历着某种程度的“位称”,亚洲在美国战略天平上的份量正在加重。美国做出这一战略决策主要是因为亚洲正日益成为美国最大利益和最大挑战之所在。对于这种战略调整背景下的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走向应有一个冷静、谨慎的理性的观察与判断。在正视中美关系存在矛盾和斗争中的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共同点和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及相关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多次大的民族主义浪潮(本文取三次说)。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在一战前后,东方民族主义兴起,多个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在二战末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70年代,又一批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在继续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脱离了殖民地或附属国、半附属国地位,成为新兴国家。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原社会主义联邦国家纷纷解体,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1904年的江孜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帝爱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学说是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拉蒂尔的“国家有机体说”是直接理论基础。英俄两国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北上南下战略在中亚、西藏迎头相撞是战争爆发的外交原因。新世纪初西藏的地缘政治价值进一步提升。西藏接近中亚国际政治斗争中心和能源争夺中心。西藏具有中国地理和资源屏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既有间接的联系,也有直接的联系;这些联系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而至今被人们忽视或不被人们所承认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直接联系,其实从上层建筑一产生起就存在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在它们之间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对矛盾,形成矛盾运动。提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理论,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既然近代中国是国际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既然它的经济成分、社会结构特别复杂,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众多的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封建阶级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大众内部的矛盾,包括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矛盾冲突,使中国近代史包容着比中国古代史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更加纷繁多样的内容,势必增加我们掌握它的困难。不过,正如列宁说的:“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  相似文献   

19.
道武帝晚年,长子拓跋嗣与次子拓跋绍间为争夺皇权发生了战争。从表面上看,这一战争根源于道武帝制定的"子贵母死"制度。但从本质上分析,此战是"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的鲜卑传统和"母强子立"部落继任模式的延续。"子贵母死"制度的出现只是将战争爆发的时间有所提前,战争的性质也由皇位继承战转变为平叛战,但从本质上分析,该战争乃是鲜卑旧俗对汉族新制的反抗。  相似文献   

20.
历史告诉人们,任何政治改革总是艰难的;而深入分析其政治上的原因便不难发现,任何政治体制改革都存在着内在的理论悖难。可是,历史也告诉人们,许多改革却通过实践上的有效对策克服了这种理论悖难,而使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因此,深入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对我们清醒认识和理性把握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一、政治的二重基本功能 人是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这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表现为一种矛盾关系。由于人们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相互协调解决相互的矛盾。但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是有差异的,因此个人之间的相互协调会出现不公、不当、不成而不利于个人之间利益矛盾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