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否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有没有比阶级斗争更重要的动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顺利地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从来没有只局限于阶级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按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这个原理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着重阐明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直接动力”、“伟大动力”等等。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也是它的动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理解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否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有没有比阶级斗争更重要的动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顺利地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从来没有只局限于阶级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决定、制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过程及其发展阶段的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这个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中去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还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余、碎片中去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形态的更迭,正是在具备革命变革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阶级斗争这个动力作用的结果。所以,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解释几千年的文明史,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正确命题。《邱文》把毛泽东的正确观点说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并加以发挥,实际上这是一个由误解而引发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人民内部有没有阶级斗争,目前在理论界认识并不一致,有各种不同意见。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有利于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和同志们商榷。为了弄清人民内部有没有阶级斗争,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阶级斗争。关于这个问题,列宁早有过精辟的论断:“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  相似文献   

7.
人具有多种属性,人的生活也是多方面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也只是人类十分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特定表现方面。从差异的普遍存在角度来看,人们财富占有的阶级差异作为人的差异表现的对象化,它有其现实必然性,故而,基于平等观念的对巨大财富差异的合理对待与处理,应当主要体现在二次分配的和谐有序调节上,而不是阶级斗争的无序"调整"上。因此,在当下和平和谐建设时期,不能把阶级斗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同,它也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这个原理时说:“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此外还有革命时期和反动时期、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停滞时期和迅速发展时期或衰落时期的不断更换,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见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几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加以研究,才能对这些意向的结果作出科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文艺座讲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前,毛泽东同志在写作《实践论》的时候,就已经把文艺创作实践活动视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毛泽东同志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是人类认识的主要来源。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绝不仅仅是生产活动这一主要形式,人类社会实践除了生产活动之外“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这“多种其他的形式”,就包括“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科学和艺术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半年来,史学界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讨论,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社会生产力,或者说生产斗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要给以足够的估量和说明。但是,有的文章过分强调生产力、生产斗争的作用,把它同生产关系割裂并对立起来,”同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割裂并对立起来,结果在动力问题上从马克思主义的一元论走上多无论,在理论上从阶级斗争论倒退到生存斗争论,因而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辛程 《中华魂》2015,(1):16-19
近来,舆论界围绕要不要坚持阶级斗争理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抛弃阶级斗争理论,这种理论导致人类相互残杀,违反人的理性。坚持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应该受到谴责。大家知道,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之一,所以,这场争论实际上涉及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原则是非问题,兹事体大,必须分辨清楚。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自原始社会瓦解以后,人类就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所谓阶级,就  相似文献   

12.
(一) 要弄清楚人民内部是否存在着阶级斗争,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思格斯曾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232页)。列宁也说过:“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选集》第一卷443页)毛主席也曾指出:“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人类阶级社会中,究竟有没有共同人性和反映共同人性的作品存在?这个问题是“四人帮”横行时期设置的一个禁区,谁若涉足,就被扣上阶级斗争熄灭论,资产阶级人性论、阶级调和修正主义文艺观点等一大堆帽子,以致人们谈虎色变。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和文学艺术的春天的到来,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是卓有成效的,但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澄清,对于有些问题的提法,笔者站在初学者的角度上,也实在不敢苟同.所以现在粗谈管见,以供商讨,不妥之处恳望指正。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学说观察中国社会现状所得出的结论。勿庸置疑,这个结论是符合当前我国阶级关系实际情况的,是完全正确的结论。那么,阶级斗争在那些范围内长期存在呢?本文想就此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黄力飞人类自从脱离单纯的动物状态过渡到人类的生活时期起,就开始存在着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和统一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拟就人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为...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韩礼德一直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所以,对语言性质和意义的诠释不能与其所属的社会和文化相脱离。语言与人类社会化进程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是一套符号,一种体系,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阶段阶级斗争主要形式之一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涉及到许多问题。但其中心是当代这样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人类通过怎样的途径进一步向前发展?预见未来,制定阶级的理想,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不能作出本阶级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社会预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阶级斗争从未停止过,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现阶段的国际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所以,讲政治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的阶级斗争的问题?有人认为,既然作为剥削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已经不存在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好理解;也有人认为,既然承认有阶级斗争的存在,就不能说阶级已经消灭。这些模糊认识,一是对我国当前阶级和阶级斗争变化的情况缺乏具体的分析,二是把阶级的消灭和阶级斗争的消失,混为一谈。本文试对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特点作一粗浅的论述。当前我国的阶级关系已经发生了有利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形象创造论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自然的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偶然到必然地去创造美的科学形象(包括劳动工具及其物质产品等)和艺术形象的历史。 人类的形象创造有哪些特点?其脑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形象创造如何分类?有哪些具体规律?本文谈一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