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惠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59-62
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认知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对两组不同的认知风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往往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会给外语学习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文化适应有很紧密的关系,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第二语言的学习是文化适应的基础,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助于缩短社会心理距离,减少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3.
鲍明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355-357
通过比较的方法,着重探讨了几种目前有较大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是每个语言教师需要研究及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研究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客体工作记忆的特性。行为水平的研究发现客体的表征形式受特征维度的影响,相同维度特征构成的客体不能以整合的形式存储;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存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顶叶和前额叶在工作记忆特征捆绑的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意识唤起法与第二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晓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7-51
意识唤起法(Consciousness-raising)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教学形式,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语言教学领域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简明阐述了意识唤起法的定义,然后讨论了它的理论依据,讨论了意识唤起法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指出意识唤起法是通过帮助学习者集中选择性注意力(selectiveattention)促进第二语言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梁爱民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8-32
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认知视角起源于社会文化、情景认知、联结主义、对话以及语言社会化等先进的理论体系。该视角的主要观点是:语言是身体和心灵的中介调节系统;语言习得是社会中介的过程,是调节社会和心理活动的文化产物,是习得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包括认知、情境和文化等在内的众多因素不断交互、相互协同、反复构建的过程。在客观梳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社会认知视角下二语习得的本质和过程进行系统的探讨,对该视角的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的解读,旨在为科学全面阐释二语习得诸多问题和现象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风格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世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4):77-81
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过渡到主体以及关注教学个性化,是当代外语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对学习风格的研究无疑是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学习风格的定义、分类及其类型,概括了有关学习风格的实验研究及其成果,提出了如何把学习风格研究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相结合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元认知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步应用于外语的教学活动中。阐述元认知理论结构框架,梳理元认知理论在二语阅读、听力、写作等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不足,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元认知培训和评估的作用和方法,指出元认知研究在理论构架、定义和特点、评测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9.
耿晓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83-86
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儿童时期能够轻松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态度与动机、焦虑状态、年龄因素等方面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近年来已成为学习困难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简要回顾过去五年来(2005~2009)国外外语类期刊上关于工作记忆与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输出之间关系的研究作品,总结了各位学者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试图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工作记忆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133-139
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涉及到多个过程的共同作用.这些过程对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造成压力,认知负荷过大,是造成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熟练的写作者处理压力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通过练习降低低层次过程的认知压力,或者通过中央执行系统对认知注意进行分配.除此以外,增加备用的认知资源系统,通过长时工作记忆对长期记忆内的知识进行提取和利用,也是一个有效的处理压力的方式.文中从认知的角度对工作记忆在写作中的作用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二语写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屈社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128-131
情感对第二语言认知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根据Krashen的说法,这种影响发生在语言信息输入的环节上。然而第二语言认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情感信息伴随着语言等信息进入学习者正在形成或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通过整合或阻滞新、旧信息在认知结构中的融合达到对第二语言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法中两个理论假设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文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3):40-44
通过对认知语法的两个理论假设即"典型意又概念"和"意象层次概念"的简述,论述它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启示。典型意义概念认为,只有掌握了词汇的"典型意义"才能对外语的深层含义如隐喻意义进行认知。意象层次理论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典型意义的扩展和延伸的认知过程。所以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阅读中,词汇的典型意义才是口语表达是否流利的关键,也是对篇章理解是否有深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那英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在"情境"中学习已是当今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共识和实践趋势,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情境的学习在兴趣、记忆、内隐认知和编码方式方面的心理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了创设学习情境的原则以及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菡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67-70
本文探讨了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监控问题。采取自我评价及预测成绩与实际成绩的对照研究。得出结果:被试的自我评价不能预测其实际成绩,预测成绩有低估口语和听力测试成绩的倾向;对阅读不能正确预测。结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监控水平较低,有必要加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元认知训练 相似文献
16.
屈社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23-126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母语语言信息输入到大脑的时间与个体习得语言的关键期相吻合 ,有助于母语信息网络在大脑中的构建。而第二语言信息滞后进入大脑 ,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 ,难以构建语言信息网络 ,因此 ,语言信息网络能否构建是语言信息能否自然输出的关键。正是语言信息输入的时差性导致了不同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不平衡性 ,从而造成了个体在两种语言认知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试论认知方式与学习风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之间既有相互独立之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方式问题,它们和学习偏好、智力的关系不同,但都表现出稳定的个体差异;它们相互影响并且都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学习第二语言会使儿童在阅读能力方面比单语儿童表现出色,同时提高儿童的执行控制能力,并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灵活性。但是,学习第二语言也会给儿童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双语学习减少了儿童的词汇量以及成人之后词汇提取的流畅性。学习英语对中国儿童的影响的本土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发挥学习第二语言的有利影响并弥补其不利影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那英志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内隐学习研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深入了解学习心理过程与机制,对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差异和联系,并探讨了二者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协同效应与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工作记忆模型的演变及其对口译等复杂认知活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工作记忆模型的演变出发,通过阐述工作记忆在语言理解等复杂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方法,可以看到工作记忆的模型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对其中的中枢执行系统的重视与日俱增。除此以外,对工作记忆在口译等语言理解等复杂认知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未来工作记忆模型中中枢执行系统的执行功能的细分能否应用到复杂认知活动中,这将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