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都纷纷将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面向 21世纪的战略任务。信息化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在 21世纪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率先实现信息化,也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规划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超越常规的跳跃式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一、促进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   信息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国民…  相似文献   

2.
城市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市信息化,带动区域信息化发展,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亮点。城市信息化是在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经济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城市信息化也是区域信息化、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交汇点,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政府对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高,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区…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初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国务院各部委、各地市纷纷行动起来,出台了一项项前景诱人的上网方案,网上政府信息明显增多,但就一年来政府上网的情况而言,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这里,我谈一谈对政府上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政府上网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效率,有利于勤政、境政建设。同时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也可以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在硬件、软件和…  相似文献   

4.
王利萍 《山西统计》2001,(10):42-43
“政府上网”,指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internet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眼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上网”最终目标是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府”,真正在网上实现大多数政府职能。“政府上网”是我国信息化、现代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将一同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 1. 树立我国各级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事效…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是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带动整个机关行政效能的不断提高。为此,天津市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建设,把全面升级和推行新版OA办公系统作为2008年全局统计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统计与决策》2005,(17):145-146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来化路子,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统计信息化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浅议统计信息化与统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先锋,其中当然也包括统计信息化。而统计的信息化又离不开统计的全面改革。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机遇,一手抓统计信息化建设,一手抓统计改革,尽快把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推上新台阶。统计信息化面临的新机遇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统计信息化建设事业正面临着大好时机。 一是城市化进程迅速,为统计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深圳,已基本上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居民上网需求是很迫切的。 二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标准越来越高,为统计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是我国入世后,逐步…  相似文献   

8.
汽车行业的高速成长,也带动了相关业务信息化系统的大规模建设,伴之的则是商业智能及其相关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商业智能在汽车行业已存在多年,但一直在主流应用的边缘徘徊,究其原因,有发展阶段的限制,有行业认识的问题,也有企业投入力度的原因,不一而足。如今我们看到,商业智能在汽车行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种种趋势逐渐浮现,在此简约道来。  相似文献   

9.
早在2001年,国务院领导就提出信息化建设政府要先行,政府作为信息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自身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将带动企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问题。不断提高国家信息水平,是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对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西部信息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对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估的过程,日前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中共有20项指  相似文献   

11.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系统于1999年初步建成,五年的时间公司网络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网络覆盖面从机关大楼(局域网)到各单位子公司(广域网),从64M的DDN专线到如今的光纤接入,客户端从原有的几十个发展到现有近两百个,重要的是网络硬件建设带动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提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我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战略决策已提出十年有余,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是否已开始显现,这一问题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构建修正后的菲德模型,选取信息化与工业化两个产业的相关指标,利用1996—2012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效果,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显现,但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非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S"状。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扑面而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四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关问题和对策措施已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信息化建设绩效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创新体系的设计是企业加强信息化创新战略的基础性前提。因子分析可以对理论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提供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月初,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化领导小组部分成员赴广东南海、顺德、中山三市考察信息化建设情况。 三市信息化建设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信息化浪潮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主要表现在:1.三市由政府主导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南海市政府1998年提出创建“信息化城市”,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目标。至1999年,全市250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光缆,户户可上网。顺德市政府1999年把智能化办公大楼的建设作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工程,将网络和电子政务系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办公楼的局…  相似文献   

16.
一、安全保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WTO的加入,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已日渐深入。政务信息化已成为各级政府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政府信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我国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甚至等同于政府信息化,它对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实行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改进政府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这更使得定量测度我国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并且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的核心是企业统计数据信息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尽快提高企业信息化层次,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使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生最佳效益,还必须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