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清初剧坛上的历史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同。其“同”为:产生于共同的时代、思想背景,都以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明为清代的原因为目的;都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及其集团,指出其腐败是导乱致亡的根源;都塑造了具有爱国精神和反抗性格的“小人物”形象。其“异”为:两剧包含的内容与寓意有别;两剧在艺术结构上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
杨德春 《唐都学刊》2014,(1):103-106
《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初会于崇祯癸未,两人一见钟情,进而发展成为生死不渝的爱情,这些内容与史实完全相合。对于侯方域与李香相识的时间、"不复更与相见"的含义、"此去相见未可期"的含义也均有深入研究,从而证实《桃花扇》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与史实并未乖离。  相似文献   

3.
程宇昂 《唐都学刊》2007,23(3):94-99
《桃花扇》中,桃的本文意象与文化意象有重合,但总体上冲突大于调谐。二者之间的冲突显示:《桃花扇》无意描绘一个陶渊明式的社会理想,也无心渲染刘晨、阮肇式的情爱理想。它启示人们:孔尚任有对抗传统文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艺术建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创作主旨,而其创作意图也需要特殊的艺术匠心来表达.把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洽一处并且通过独出心裁的艺术建构表达出来,这是《桃花扇》审美意蕴异常丰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样式雷图上的春熙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熙院是清代圆明园五园之一,关于它的位置迄今未有定论。样式雷《圆明园以东水道图》为我们提供了春熙院位置的线索,通过分析可知,样式雷图所标春熙院位置是可信的,它位于长春园北,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北京大学未名湖区或朗润园等地。  相似文献   

6.
文人折扇     
《东西南北》2013,(19):F0002-F0002
折扇也叫文人扇,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诗画的艺术精髓,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唐代时.折扇作为贡品由高丽传入我国.逐步得到兴盛。文人玩扇是一种雅玩.经常会在扇面上题字写诗、绘画。由于扇面上宽下窄、折痕凹凸,需构思巧妙、下笔用心,方可成就一柄完美的文人扇。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丹青高手如郑板桥、文征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都与盈尺折扇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青史典故。明末戏曲家孔尚任的名作《桃花扇》是以“诗扇”为全剧线索.通过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五个情节,描写了侯方域和李香君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促织》本事考辨张东敏如果说《聊斋志异》是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的话,那么,《促织》篇无疑是其中的一颗璀璨耀目的珍珠。在这篇杰构中,蒲松龄仍象创作《聊斋》的其它篇什一样,依然运用了浪漫主义的笔法,把幽冥世界、神仙洞府现实化,把花妖孤魅、鸟兽虫鱼人格化...  相似文献   

8.
(一)版本《玉娇梨》和《平山冷燕》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两部有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两书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刻单行本、原刻丛书本、翻刻(单行与丛书)本这样三个系统。在现存的原刻单行本系统中,可以大连图书馆所藏二书的两种版本为代表。我认为,该馆  相似文献   

9.
正萧平在书法、中国画创作及书画鉴赏和美术史论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诸多论家已著文给予很高的评价。作为萧平绘画作品的读者,本文仅就他的中国画的面貌、样式,发表些浅显的看法,以此作为与萧平的一次学术交流,并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瞿振汉领导的温,台红巾军,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浙江省第一支与太平军取得直接联系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不但提出了“除凶暴,护善良;散有余,补不足”,“洗变夏为夷之耻”这样一些反对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口号,而且看到了当时“番酋猖獗”,“纵鲸吞之恶势”的严峻国际形势,提出了“扫江海之烟氛,开通商道”这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正义呼声。这次起义尽管范围不大,时间不长,但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一期发表了周起渭先生的《瞿振汉起义事略》一文(以下简称《事略》),……以乐清人谈乐清事,颇引起史学界重视。但据我们掌握的史料(8件清方的档案,164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文字记载,以及对67人的调查访问记录,辑为《瞿振汉起义档案史料汇编》,未刊,以下引用时,简称《档案史料汇编》,或只标出篇名,人名,不再加具体说明)校核,发现其失实之处甚多。1965年我们就写出了这篇《考辨》,观在择要发表,以期辨明史实。其不当之处,请专家,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试论桃花诗词具象之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焰安 《学术交流》2003,(9):151-154
桃花诗词大多为一些具象所组成,其中词与词间、句与句间的具象组合多为桃花与风、雨、水及酒的组合,这些组合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也表现了作者的情绪和思想。  相似文献   

12.
程杰 《阅江学刊》2009,(1):144-148
南京东郊灵谷寺梅花坞是古代南京地区最为重要的梅花风景名胜,成名于明万历年间,明代末年最为鼎盛,入清后逐步衰落,嘉庆、道光以来已完全绝迹。该景地处钟山南麓,依傍灵谷名刹,古松参天,坞梅流芬,相互辉映,极其静邃幽雅,深受明人重视。明清易代之后,一些文人因其盛衰变迁寄托怀国思古之幽情,出现了不少诗画佳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擎 《阅江学刊》2009,(3):119-126
毛语体时代的文艺批评深受极性思维与战争文化心理的双重影响,在话语风貌上形成了时代铭纹深重的语体表征:真理在握的言说主体;雄浑连绵的语势特征;简明果决的语句特征。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最高权力体系话语,毛语体并未随着毛语体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话语与实践等层面对当代文艺批评仍有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代官风     
终唐一代对官吏的诠选、考课、监察、恩惠以及高薪养廉等诸方面的措施与政策,敦促官员廉洁奉公,形成了奉法循理、勤政爱民的官风。唐代统治者在总结前朝载舟经验和覆舟教训后,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严密了官吏监察、考核制度,选拔出一大批居官鲠正、为政清廉的官员。  相似文献   

15.
杨芬霞 《唐都学刊》2005,21(3):31-35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邓新跃 《唐都学刊》2007,23(2):104-106
杨慎对六朝诗风的崇尚,是对前七子“诗必盛唐”的反拨,突出表现为对《选》诗的诗歌史地位的强调,对于探讨近体律诗的源头与辨析古近体诗差异,在明代诗学辨体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但也带来了以词为诗而导致的“纤艳不逞”的诗风流弊。  相似文献   

17.
董芬芬 《阅江学刊》2009,(3):131-135
《周礼》太祝“六祝”中的策祝多为远罪疾的祈祷,因事出突然、情况特殊,必须举行特别的祈祷祭祀,祝文也应书于简策。《左传》所载荀偃《祷河》和蒯聩《战祷》皆是春秋策祝的代表之作。策祝针对性极强,一事一祝,没有形成常规祝词的陈词滥调,大多采用散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程杰 《阅江学刊》2012,4(1):119-130
超山在今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南,清中叶以来这里的梅花风景开始兴起,其声势逐步超过杭郊西溪、皋亭、大雄等梅花名胜,民国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民国中叶臻于极盛,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梅产地和赏梅胜地。鼎盛时以超山为中心,分布范围覆盖了今余杭区塘栖、崇贤、临平三镇间的整个三角地带,远不是人们常说的"十里梅花",而是方圆百里。民国间超山梅花的进一步兴盛得益于现代工商业和都市社会尤其是上海大都市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上海冠生园开发的陈皮梅畅销全国,原料取给于超山,有力激发了超山梅产业的兴旺,而沪上各界的热情揄扬也提升了超山梅花的旅游人气。超山梅花方圆百里的盛大规模,不仅在民国年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跨时代的风景名胜,它体现了农业风景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丰富历史内涵,包含着现代农、工、商、交通、旅游、文化各业相互作用、交融发展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9.
“誓”作为一种文体,生成于原始宗教祈祷神灵的仪式。先秦“誓”体根据所用礼仪场合的不同,分为祈祷之誓、军旅之誓、会盟之誓、私人之誓、假道之誓、约剂之誓和悔过之誓等多个类型。各种“誓”体的内涵和仪式虽然不同,但其文化功能是一致的。“誓”之行为,是在神灵的监临下限制起誓主体的随意行为,建立、规范、调节人神关系、人际关系,以达到维持和建构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誓约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契约精神,包括神灵信仰、对等原则和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