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南宋杂事诗>和<明史杂咏>是清代雍乾时期两部重要的咏史诗专集,其体例亦史亦诗,在诗歌之后详列史料来源.这种手法出于创作群体"补史"的动机,除了补阙前史,有资考证外,还力图在稗官野史的民间表达中建立自己的史识态度,着力补前朝遗逸节士和乡邦风物之史,含蓄地表达故国之思等心曲.在艺术特色上,"饾饤"的浙派风格含有文字狱阴影下寻求保护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3.
在广义科举范围内,唐代以诗取士的产生早于唐诗繁盛期的到来。通过考察唐代文德政治背景下的试诗现象以及试律诗的命题用意、创作倾向、评判标准等内容,可以发现以诗取士有利于唐诗儒性内质的形成,有利于唐诗审美特质的确立。诗、儒结合,是唐代以诗取士对诗人与诗歌产生的最根本影响,也是唐音自立文质斌斌面貌的一大成因。 相似文献
4.
"以杜证杜"就是从文献内证的角度来研究杜诗在杜集中的内在呈现。以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参照系,初步探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了"读法"在解读"以杜证杜"中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开展杜诗的注释学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刘彻是集政治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毛泽东曾作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来喟叹汉武帝文采的不足。汉武帝是将汉王朝推向极盛的一代英主,他还是一位出手不凡的文学家。“略输文采”对他来说实在有失公允。有事实为证,汉武帝爱好音乐,爱好诗赋,赋写得颇有水平。其代表作被视为佳品,流传至今。他还招揽四方文士建立乐府,大规模收集民歌,为中国文学史作出了贡献,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庞德崇尚他的诗赋,把他看作中国第一流的大诗人。庞德将其悼念李夫人的赋改写为诗《刘彻》。庞德的《刘彻》成为美国诗歌史上的名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