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之初,由于我们经济理论指导的错误和工作的失误,导致财政减税让利过多,财力分散过度,部门分割严重,基金制泛滥,形成了财政资金体外循环,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肢解了财政部门资金管理职能,形成了财政收入软化、支出刚性的恶性循环,大大地削弱了财政对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国家不得不在向银行借款之外寻找新的渠道以缓解燃眉之急,于是,中国国债在经历了20年的空白之后被…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之初,由于我们经济理论指导的错误和工作的失误,导致财政减税让利过多,财力分散过度,部门分割严重,基金制泛滥,形成了财政资金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3.
减税+节支+民生=新财政主义。减税是核心,节支是重点,民生要落实。只有在财政上加大民生投入,公平分配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统计改革的关键在哪里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隗斌贤程利仲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已由过去的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调整阶段转变为塑造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为此,配套的会计、财税、金融、外贸、投资及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财政收人的增长赶不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分配方式和积累方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低消费、高积累”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收人分配和积累格局下,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其实质是“放权让利”的各项政策,市场调节的份量逐渐加大,多种经济成份和多元经济利益主体逐渐形成,并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国家财政积累职能的下降,一方面国家财政客观上难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税制是在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特征的复合税制。现行的财政体制是地方包干的体制,这种财税体制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现行财税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税负不公平,不利于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如企业所得税按不同所有制分别设置税种,税率不一,优惠各异;二是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不规范,大量的减税让利造成分配关系不规范,由于采用包干制,出现税收“一个企业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三是税收调控的范围和程度不适应生产要素全面进入市场的要求;四是现行税制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但预计经济增速将会低于2004年。2005年世界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依据首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仍较为宽松。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在结构改革作用的推动下,经过三年多的恢复,世界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强的自主增长力量。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国会于2004年9月23日通过的新减税法案决定将现有减税计划中即将到期的三项减税措施延长数年。预计到2009年的今后几年内,这项新的减税计划带来的减税总额将达1460亿美元。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决定把成员国在2004年达到预算平衡的期…  相似文献   

8.
陈智 《上海统计》1994,(1):10-13
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国家财政集中程度的基本指标,其形成于财政筹集分配资金,调整经济活动的过程之中,取决于政府事权的大小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如何正确认识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合理确定财政比例,关系到当前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9.
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问题的探讨四川省统计局陈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②是衡量国家财政集中程度的基本指标,其形成于财政筹集分配资金,调整经济活动的过程之中,取决于政府事权的大小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如何正确认识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以落实耕地承包经营法规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工商经济民营化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合乡并村、精简乡镇机构、减少财政供养及乡村补贴人员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层次上不断深化,在步伐上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我国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目前已经将财政支出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而巨从过去的以改革财政收入为主转移到现在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财政支出改革为主的阶段。 我省财政支出改革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距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本文仅就政府购买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支出、科学技术事业支出、教育支出等三个方面,进行粗略分析。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包括外交、行政、公安、司法、消防等等一系列政府实行社会管理所需费用支出。它纯属社会共同需要范畴,只能由财政提供,是任何…  相似文献   

12.
以方法论为本改革统计学原理教材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逄守艳王涛自“大统计”问世以来,一些统计学教材也把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教材体系,并称之为统计学①,笔者认为,把两门相对独立的专业基础课合二而一是值得探讨的。把两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统计》2013,(1):4-4
关注结构性减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意味着结构性减税将成为我国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专家观点: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当前既有助于稳增长,又尽可能避免刺激经济的最好政策,就是实施结构性减税。他认为,结构性减税一方面有助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能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推进结构调整,对扩大内需也将有很好作用。同时,在当前中国,这也是一个能够达成共识、歧义较少的政策操作。  相似文献   

14.
“财政全面反映经济”这在改革前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十年改革后的今天,这结论还成立吗?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意见。改革前,财政之所以能全面反映经济,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所造成的。这一是资金收入的高度集中,即由国家统一管理集体和个人收入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贫困县早日摆脱恶性循环的财政经济困境,并尽快致富,不但对苛岚县,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的贫困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发展贫困县财政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路。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机构改革。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机构改革、精兵减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益低下,脱离群众,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机构改革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是建立和完善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公共支出财政理论逐步建立起来。目 前在我区进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 财政领域改革的又一场深刻的变革, 它冲击着长期以来我们己经形成习惯 的经费管理方式。内蒙古统计局被自 治区财政厅确定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局已进入自治 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此,对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深入学 习和了解,根据统计部门的实际情况 研究如何积极参与改革、应对改革就 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税率的变动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在不少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纷纷推行了减税计划和方案。如美国,布什总统一上任就把大规模减税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就职不到20天即向国会提出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计划,主要是通过降低税率和增加税收减免措施实行。加拿大政府于2000年10月18日,宣布了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减税总额近1000亿加元,内容包括全国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所得扣除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其他如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也都采取了一些减税措施,减税似乎已成为时髦。我国是否也应采取减税措施呢?我们不妨…  相似文献   

18.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从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逐渐转变为具有自利性的独立经济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推动力。文章以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设计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改革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省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动态考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东升 《统计与决策》2006,(13):136-137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的意义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中专项支出部分越来越突出,已经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政府、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起飞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促使宏观经济稳定来实现经济增长,从实证角度来看,在全国范围样本内,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是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尤其在1994年后,这种效应日趋明显。而从省级与市级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来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一步改革中,要要重视与启动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改革,继续在省市之间利用好财政分权这一激励手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