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上的原因 ,又有自然环境的原因 ;既有旧制度的原因 ,又有观念落后的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 ,观念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要改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须政策扶持 ,更须观念更新 ;要“治标” ,更要“治本”。  相似文献   

2.
跨界民族是指那些民族和其传统聚居地被分割在不同国家内在地域上相连并拥有民族聚居地的民族。跨界民族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跨界民族问题。跨界民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家之间的边界因为各种人为的因素从而导致各民族的政治边界与民族之间的自然边界不同而造成的。跨界民族问题也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当前跨界民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并且对地缘政治产生不利的影响。过去很多处理跨界民族问题的不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少数民族迁徙的原因在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生产力的发展、迁出地气候和环境的变迁、战争以及统治者的强迫迁徙政策,是少数民族迁徙的推力因素;统治者采取的怀柔政策、迁入地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和民族认同意识,是少数民族迁徙的拉力因素.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往往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时期民族博物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资源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的民族博物馆由于诸多原因,面临着严峻考验,民族博物馆建设要精心考虑其选址、布局展陈等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反"右派"运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基本原因是在国际上,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运动的过激反应;在国内,对被发动起来的民主要求的错误认识;毛泽东个人的判断和独断心理等.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反"右派"运动骤然爆发,终于演变成了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  相似文献   

6.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开发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只有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才能使理论研究更接近实践 ,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文章论述了研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特殊性的重要意义和这种特殊性的具体表现。认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既有历史的原因 ,又有现实的原因 ;既有客观的原因 ,又有主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边疆与中央: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为什么会从多元走向一体?政冶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向心力是边疆与中央政治关系的关键所在,其原因在于各民族共同建构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民族院校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相对特殊性的群体,其自身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各种原因引发了其诚信缺失的问题。要很好地规避民族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社会、家庭、学校应共同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并构建起民族院校诚信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民族风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9.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 ,虽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 :美德与缺点 ;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 ;极端与包容 ;肃穆与感伤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人的民族认同与其反美主义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美国的对立成为他们认同自身的主要方式。由此很多学者提出,缺乏民族身份是加拿大人反美的主要原因,反美使他们获得了民族认同。但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因为,第一,加拿大反美主义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第二,同其他民族对比是确立民族身份的主要方式;第三,加拿大人对本民族有共同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1.
论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东汉初年,因自然灾害和匈奴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对内附的南匈奴采取了政治监护、军事防护、经济援助的措施。这种以羁縻、安抚为主的民族政策,对后世历朝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匈奴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东汉初年,因自然灾害和匈奴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政府对北匈奴采取了羁縻安抚、分化瓦解、武力征伐等政策。目的在于防止北匈奴的侵扰,维护边境的安宁。  相似文献   

13.
袁延胜 《南都学坛》2007,27(1):15-18
根据有关记载推算,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南北匈奴的人口总数约有140万,这是我们所能推知的东汉时期匈奴人口的最高数。东汉前期北匈奴居住在漠北,南匈奴主要分布在并州、凉州、幽州的缘边诸郡。东汉中后期,匈奴人口逐渐内徙到今天的山西中部一带。东汉末年,一部分匈奴人被迁居到魏的邺城。  相似文献   

14.
铁弗匈奴是南匈奴去卑一支之后裔,因故逃归塞外之后,与迁居匈奴故地的鲜卑混居杂处而形成的一个新族体。其族称"铁弗"始于刘虎,源于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史书中有时称其为"乌丸(桓)",是因拓跋魏将诸方杂人来附者谓之"乌丸",至于与屠各之关系则是刘渊族源的衍生问题。夏政权灭亡之后,铁弗匈奴流散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归入北魏;二是融入吐谷浑;三是继续保持"刘"姓活动在朔方地区。  相似文献   

15.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政权的都城,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是我国境内唯一确知的匈奴古城。统万城遗址是匈奴人在历史上活动的见证,匈奴文化特征显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匈奴文化的角度对统万城进行了解读,认为统万城的命名是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表现,统万城的选址体现了匈奴人的自然审美观,城市形态设计则与匈奴的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文化的典型例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加强对统万城的民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址等文化遗存。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汉匈和亲政策及诸多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蒙古国匈奴贵族墓葬出土的汉代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文献史料,将汉匈和亲关系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等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7.
河西汉塞是伴随着汉武帝攻伐匈奴的战争而构筑的,在河西汉塞的构筑过程中,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汉王朝建立的边塞防御体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推进了欧亚交通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的中国认同,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女真等民族的中国化为其准备了条件,元朝是其重要阶段,明代虽有反复继续发展,被清朝绥服是其关键阶段。近代反侵略斗争使蒙古民族与中国其它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蒙古民族与中国其它民族同步兴旺繁荣,蒙古民族的中国认同以巩固形式最后完成。“中国观”在蒙古民族认同于中国的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武牧羊北海故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理、人文等多项资料,考订匈奴囚禁苏武的北海应为甘肃省民勤县境内的白亭海.民勤位于源出祁连山的石羊河尾闾,古时积水成巨浸,名白亭海,或简称白海.北海或为白海之误.当时匈奴政治中心统万城,位于现在陕西省靖边县境内.苏武囚禁地应适当偏离政治中心又不过于隔绝,才便于发挥政治筹码的作用.白亭海去统万城大约4日马程.而去贝加尔湖快马也要10天以上.霍去病率大军讨伐匈奴大获全胜,夺取了祁连山和焉支山地带,匈奴受重创.但此役只"断匈奴右臂",并未使匈奴遁迹河西,地处祁连山以北100多公里的白亭海仍为匈奴所盘踞,并囚禁苏武于此.  相似文献   

20.
现存最早记录昭君自请远嫁匈奴故事的文献<琴操>,目前学界多认为是东汉蔡邕所撰,此书并全文收录了所谓昭君所作的琴曲<怨旷思惟歌>.然而,通过对今本<琴操>作者问题的考证,可知此书实出于晋代.据此可知,含有自我意识觉醒成分的昭君自请远嫁匈奴的传说,是东晋文学自觉风气的产物.它的产生,印证了魏晋是中国文学自觉期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