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正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余光中早期的乡愁诗,主要表达历史文化乡愁和对乡土古人的怀念;中期的乡愁诗,是对大陆、台湾、香港的怀念与想望;后期的回乡诗,无论是写台湾还是写大陆,更多地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对其乡愁诗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黄维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13
余光中诗文双璧,其“文”包括抒情、记游诸种散文和文学评论。其文学评论文集已出版者有《分水岭上》、《从徐霞客到梵谷》等五书,其中有很多诗论诗评的专篇。诗为余家事,余光中在其抒情、叙事、记游、说艺的散文中,其谈诗艺、谈诗人、谈诗事的零散片段,或一笔带过,或三言两语,或字数上千,则大可摘录编辑成册,名为《余光中诗话》。本文以2005年出版的余氏散文集《青铜一梦》为对象,抽取其谈诗的话语,加以分析论述,是为《余光中诗话初》。这些诗话——如谓徐志摩读错济慈的诗,如自言喜爱披头四、不亲现代诗,又说易安是藕神、痖弦似火山,又认为苏格兰五镑钞票上诗人彭斯的半身像及其诗句是他“英诗班上最美丽的教材”——是他论诗评诗专篇的延伸、补充和变奏,和他的诗论诗评专篇一样辞理俱胜,且比其专篇更有个性、更有趣味、更与诗歌之外的其它文艺相涉。这些诗话,是他生活中“游于艺”时所观所赏所联想的纪录,笔下常有感性知性兼具的烘托点染,其一则则书写无异于一篇篇诗学小品,本身即具有修辞谋篇的观赏价值。中国自宋代以来有大量的诗话,《余光中诗话》延续了中国诗话的传统;他更以其广阔的视野、以其写景抒情叙事说理兼擅的彩笔,为这个传统加添了内容和姿色。由于他的诗话兼及中诗西诗,以后研究与他相类的中国现代诗话的学者,就也得兼顾中诗西诗了。 相似文献
3.
曾小月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80-83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学理论对内陆地区新诗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饱满诗风品格,对反文化至上者、仅写我创作心理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其独特创作技巧对内地新诗的诗行、分段等有一定的启发;其融古典于现代的创作理念能促进内地诗人、批评家对传统文化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陶德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22-25
在余光中的诗歌中,不乏以大陆江河为吟咏对象的名篇佳构.它们既包含着诗人对祖国母亲和民族文化的一往情深,也有来自历史与现实的苦涩意蕴.这种浸润着苦涩的中华情结,作为余光中江河诗感情世界的主导因素,不仅决定了他这类诗作的独特风姿,而且使其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内涵和不朽的美质. 相似文献
5.
冯天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6(4)
吴于廑先生(1913-1993)撰于20世纪40年代的《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1941)、《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1946)(两文简称吴著——引者),收入武汉大学百年名典,2012年12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氏以世界史专家名世,其关于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农耕与游牧、农本与重商等精辟论断,惠及后学,影响深远,其间皆透现着由中西历史比较获得的卓识远见.今日我们有缘阅览吴氏30岁前后写作的两部论著,可以清晰窥见其在中西历史比较方面入木三分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6.
欧阳哲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构成其思想体系中富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他一方面主张解构儒学意识形态,主张汉字改革,批评旧医的不科学性,这些与新文化运动的取向基本一致;另一方面他本人对于孔子抱以极大的尊崇,对儒家的中庸之道情有独钟。对于西方文化,蔡元培特别强调学习欧洲文化中的科学观点,所谓"欧化"就是"科学化"。学习西方文化最要紧的是"择善",择善的标准并无中外之别;融合中西文化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欧化",也非保存"国粹";中西文化接触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定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对北大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飞亮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61-63
中西方悼亡诗多寡不一的深层原因是缘于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不能超越死亡的恐惧,所以悼亡诗特别多;而西方人对待死亡较洒脱,故悼亡诗相对较少。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是由两者的信仰和宗教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论中西悼亡诗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飞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1):61-63
中西方悼亡诗多寡不一的深层原因是缘于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不能超越死亡的恐惧,所以悼亡诗特别多;而西方人对待死亡较洒脱,故悼亡诗相对较少.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是由两者的信仰和宗教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丁芒从1943年5月正式发表诗歌,到今天已经过了四十一年。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读到他的三本诗集:《怀念》、《更流集》和《枫露抄》。他的诗作不能算很多,然而只要考虑到他曾经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的二十年间被迫基本封笔,我们就不仅应当承认他的勤奋,而且会对这位阅尽沧桑的诗人寄予深深的同情,更何况从诗的质量、水平和特色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一个写作态度严肃的诗人。有感于此,我们认为对象丁芒这样的产量虽不算多,但却有着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为诗坛作过贡献的诗人及其诗作,也 相似文献
10.
盛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9
谈到中西绘画的融合和可能性,人们习惯从艺术高度着眼,将中、西绘画比作两座高峰.潘天寿说:"东西两大系统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黛玉教香菱学诗是古代教与学的典范,很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和课程学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香菱欲学,黛玉愿教;精通教材,指导有方;循循善诱,着实启发;热情鼓励,严格要求;香菱学诗废寝忘食,创出精品。黛玉教诗对于我们改进当代和今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部《渴望》使女性形象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男性呼唤着慧芳,而女性在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时,更多感到的是困惑,更多引起的是内省,甚至发出了“刘慧芳,妇联工作的悲哀”的慨叹.在此,我们借刘慧芳这一形象引出贤妻良母问题,并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这个属于过去又试图超越过去,且一直追随着时代,几度引起纷争的女性形象作出我们的评判.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悼亡诗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琨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88,(2)
西晋太康、元康时期,“善于哀诛之文”的潘岳,写就名作《悼亡诗》三首,表达对亡妻的悼念,写情叙悲,哀婉动人。后人以悼亡作为丧妻的代称,当然也可指悼亡夫。刘勰的《文心雕龙》把悼亡诗归于哀吊一类。首次正名“悼亡诗”的,要算南朝梁萧统了。 相似文献
14.
黄亚卓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59-63
建安公宴诗在抒情内涵和语辞表现方面所反映出的艺术风貌中深具 论 建 安 公 宴 诗 及 其 典 范 意 义 “风骨”的精神气质 ,而且它对于公宴题材的确立 ,表现内容的开拓及其艺术风格和技巧的示范作用都决定了其具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模仿中国古诗而创的意象诗派和他们在二十世纪自创的具象诗都把画而感摆在首位,而忽视了形象背后的韵味:而中国传统古诗和模仿西方具象诗所作的现代诗把画面“言外之意”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从文本的主体间性角度对狄金森诗歌的主题与形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其诗歌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超越及与现代主义的相通和契合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赵小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5)
洛夫寻求禅学与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融合,其意既在于发现两者的同一性关系,又在于寻求两者的互补性关系。融合的结果,不仅扩展了台湾现代诗现代性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对新世纪的台湾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傅利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245-248
雪莱的诗饱含时代气息,政治性强。在对话体的诗歌形式中,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政治暴君、昏君的强烈憎恨,同时对各个时代的政治野心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滋生暴君的封建文化土壤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另一方面,诗人对自由、民主、平等、革命等抽象的政治术语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有力的宣传和乐观的预言。在创作过程中,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以充分实现其诗歌的社会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46-153
中国文学研究的国际化需要将中国文学作品置于中西文论的双重注视之中,而从关键词导入的中西文论互阐模式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贾平凹新作《山本》是动物志和植物志,也是关于历史事件与人性解剖的鸿篇巨制,对其叙事技法的深入探讨,不仅能够明晰小说构造的机理,更有助于理解《山本》写作的作者意图与社会效应。本文以"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叙事方式作为关键词,以《山本》作为分析文本,凸显其作为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的认知方式,并在中西文论的关照下评判其在叙事方面的突破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源海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简论中西古代诗的三个不同点源海中国的古人和西方的古人,产生一种通感,找到了一种共同的文学样式,就是用诗叙事,用诗抒情,用以表情达意,感悟人生,但诗的蕴含却有不同。一、“摹物”与“感物”不同_西方文学的源头是诗,中国最早的文学也是诗。二者的共同点,都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