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人口由乡村集中到城市 ,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在北京的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收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部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后暂住证时代北京的人口基础统计工作受到极大挑战,各项人口调控管理措施总体收效不大,从传统社会“单位人”向现代社会“流动人”的社会基础的变化,对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而,建议城市管理者应根据当前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变化规律,调整计划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社会管理调控思想,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登记获取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当前社会的高效管理、服务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流动人口 近年始终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到 2 0 0 8年奥运会期间有可能超过6 0 0万人。随着中央对于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重大调整 ,传统的比较突出“强制性”特征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管理局面了。 2 0 0 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 ,为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调研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流动人口地理分布对策、素质分布对策和建立统一的城市人口管理体系对策 ,还提出了通过管理住房和劳动就业 ,实现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曹洋 《社会工作》2012,(10):67-70
随着流动人口向北京的持续流入和在京时间的延长,给城市的资源承载带来压力的同时,流动人口自身也面临一系列传统的社会管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流动人口面临的迫切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应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稳定居住、稳定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昌林  魏建良 《社会》2007,27(4):94-94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人口结构水平上升1%,就能使产业结构水平提高5.12%。流动人口在支撑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拉低城市人口结构水平曲线、延缓城市人口结构提升速度,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抑制。本文对此的解释是:流动人口产生的资本替代效应削弱了企业创新动力,流动人口知识、技术、技能积累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流动人口消费能力偏低维持了城市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抑制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间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处境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出路是返回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应该完全接纳他们,使他们城市化.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我们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三个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有效地结合起来,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政策,促进了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多数地市经济发展状况欠佳,医保措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流动人口医疗保障还存在着筹资困难、主体医疗消费意识淡化、宣传不到位以及医保关系衔接困难等制约瓶颈。突破瓶颈应采取的对策为:强化政府作用,整合管理机构与管理资源,统一管理与服务;拓宽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增加财政补助,鼓励慈善捐助,确保专款专用;构建流动人口医保宣传网络,增强农民工参保意识与维权意识;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医保体系监督机制;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农民工获得就业竞争优势,提升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2年劳动力市场数据,深入分析了首都人口红利的基本特征和走势。研究发现:第一,户籍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充足,但未来可补给的人口减少;35岁以前户籍就业人口占比不高,户籍人口分年龄别的就业率"两头"偏低;第二,2020年以后,支撑北京人口红利的人口流出省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减少,北京常住劳动年龄人口的存量和增量都会受到影响。由此判断,未来北京将可能遭遇"用工荒",既有"总量荒"问题,也有"结构荒"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三项政策建议:加快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升就业需求层次;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同时,充分调动户籍人口参与就业。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现象。受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的双重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并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姚迈新  赖吉和 《探求》2006,(4):34-38
作为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与流动人口有关的管理和服务问题日渐凸现,其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流动子女教育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和户籍制度下,对相关制度的有效转换,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是推进这一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速度趋缓,居所和职业的稳定性在提高。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通过产业调整和布局引导人口流动,重构人口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组织流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善于从社会行为背后挖掘区域文化意义的特点及其与社会学、人口学等研究思路的分疏,对于阐释农民工的组织和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人群组织和流动的文化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的作用,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涉及到经济体制、社会保障立法、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因此,了解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的现状,探讨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因素,对于寻找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有效可行的政策方案,妥善处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一直并将继续扩大;并由城区、近郊区向远郊区县扩散;来京流动人口表现出较强烈的留京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统计方法和在京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在京流动人口需求的调查,着重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促进在京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朱宝树 《社会》2003,(11):31-33
城市人口郊区化扩散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是上海城乡人口再分布的主旋律。日益增长的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市人口郊区化扩散流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利用200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和外来流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外来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对上海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的回顾与解读,阐明当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正在走出人口规模控制的认识困境,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创新,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其意义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口规模调控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6-2015年人口统计数据,综合利用传统数量和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市和四大功能区两个空间层次对北京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动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市而言,常住人口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但增量趋缓;分功能区来看,常住人口数量变动差异较为显著;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到生态涵养发展区呈递减趋势;常住人口重心相对稳定;常住人口分布离散趋势不太明显.同时探讨了北京常住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 外来人口聚集、 住房价格、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总体规划导向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北京调控人口空间分布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京老年贫困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老年贫困状况变化趋势是政府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现期国内从纵向角度探讨老年贫困的研究并不多.对北京市2000-2015年间的老年贫困人口数量、城乡分布和性别年龄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探究发现,2000-2015年间,由于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数的扩大,老年贫困规模呈现“比例下降,数量上升”的特点;在城乡分布上,城乡老年贫困差距有所缩小,但城市老年贫困问题趋显;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女性和高龄老年人的弱势状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