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2013年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调查数据,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状况置于制度合法性压力下来理解,发现工作稳定性、劳动权益、住房压力、社交压力、歧视压力和子女入学压力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则构成外来务工人员精神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此外,作为迁移意义的生活改善认知亦缓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问题.最后呼吁从积极的社会政策和体制改革方面回应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的作用,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和户籍人口相同的待遇。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涉及到经济体制、社会保障立法、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因此,了解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的现状,探讨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因素,对于寻找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有效可行的政策方案,妥善处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女性劳动权益救济领域,其主要难题是社会排挤.对女性劳动权益的社会排挤,不仅表现为性别歧视,而且也表现为基于性别歧视而引发的户籍歧视、行业歧视、年龄、容貌和身高歧视以及婚姻和怀孕歧视.上述歧视的发生,漠视和剥夺了女性的劳动权益,导致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弱化.对女性劳动权益予以法律救济,就是要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和社会排挤,确保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劳动权和其他基本人权,使男女两性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救济女性劳动权益的法律路径,在于厘定法律救济的观念基础和法律救济的制度架构,为女性劳动权益的切实保障奠定观念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间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处境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出路是返回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应该完全接纳他们,使他们城市化.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我们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三个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有效地结合起来,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草案保留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中侵犯隐私、强制"服务"、歧视"流动人口"等内容;草案中关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本身远远超出当事人的负担能力;将"成年流动人口"改为"育龄妇女",不但加重了对"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的歧视,而且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违反行政许可法而不立即废止,反映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对立法机关的权威的漠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家庭化流动模式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人口的有序流动及其城市融入,成为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其特有的驱动机制,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微观决策的双重影响。同时,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也受到从社会区、经济、文化、相关制度的制约。目前,应从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探寻促进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为流动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无疑是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公布施行是党和国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积极举措,是贯彻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骆群 《学术交流》2007,(9):129-131
产生于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待业"、"下岗"已经为"失业"所取代,"失业"现在正式登上我国社会生活舞台。失业人员是指处于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和调查期内(1个月),欲获得而没有获得或不能获得从事有偿或回报的劳动,在当地劳动就业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在众多的失业分类表达中,"隐性失业"实质上并非失业,而用"失业"表述,具有非逻辑性,不利于理论界与实践部门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曹洋 《社会工作》2012,(10):67-70
随着流动人口向北京的持续流入和在京时间的延长,给城市的资源承载带来压力的同时,流动人口自身也面临一系列传统的社会管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流动人口面临的迫切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应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稳定居住、稳定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集聚的两面性切入"首都城市病"问题,反思疏解集聚的必要性.在回顾城市发展史和总结"新都市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先搞清北京集聚背后的功能因素.通过国际横向对比和国内纵向对比发现,北京存在核心首都功能不强,发展不够紧凑;非核心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冗余,城市增长出现低效率化.因此,将"新都市主义"理论中国化,提出北京未来的疏解思路:TOD模式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段贞锋 《社科纵横》2012,27(12):82-84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法律化,但其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资质规定过宽、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责任分担模糊不清、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弹性过大、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不完善,依然存在种种缺陷.为保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应对《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改进,确立完善的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北京流动人口结构性特征变化情况.主要发现:在京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总体较低,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但就业质量不高,收入与消费处于中低组别和低组别;六成以上选择租住私房,在缺失劳动合同保障前提下,社会保险参保率仅为三成左右;农业户口占六成多且河北、河南、山东是主要流出地省份;中间阶层"空心化"特征明显.在京流动人口存在结构性问题的根源是北京产业结构质量不高,因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轴、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主线、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四个中心"建设为聚焦的治理"大城市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来的状况表明,偏颇的立法是导致法律实施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的回溯性考察可以发现:各方利益博弈的不充分与策略选择的非制度倾向、立法机关权衡利益的偏颇是影响通过立法实现社会整合效用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此,必须超越"行政主导立法"的立法模式,完善社会立法中权利配置和作为立法程序正当化装置的公民参与机制.同时,也需要一种全新的"立法者的立法学".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农民工从无到有,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严重缺乏,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立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目前,可以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确实际情况,遵循"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优先建立城市农民工迫切需求的工伤、医疗、养老、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彻底废除,暂时、过度性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必将会被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的住房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但是近来对收入、教育程度、流动时间等非制度因素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受到收入和在京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收入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状况就越好。居留的稳定性对住房状况影响显著,但是工作稳定性没有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对流动人口应实行体现资产建设型的社会政策,普遍推行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住房问题是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将住房保障事业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借用"PES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影响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和政策有效性因素(T).从政治因素来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管理不足与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房价收入比、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两个经济因素,反映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的问题.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俗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再次印证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力度小,供给不足的缺陷.政策有效性因素,反映出住房保障制度本身制度的有效性差,而这一制度缺陷致使道德风险问题频发,带来负外部效应.基于此,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采取的对策为: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倡导新型住房供给与消费模式、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王鹏 《社会》2017,37(5):217-24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人口实现了身份转换,成为制度认可的新市民。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即使户口状况相同,"新市民"与"老市民"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结果显示,"农转非"人群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受到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歧视,且歧视程度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呈现倒U型趋势。同时,"农转非"人群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歧视降低了自致型"农转非"人群相较于城市原居民的禀赋优势,而外致型"农转非"人群则面临人力资本劣势与就业市场歧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双创"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越来越被各界关注和重视,这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劳动创新的重要途径.该文拟从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双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而提出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的策略方针,为更好地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融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商业铺保档案的样本,初步分析了商业铺保的形式、责任及社会关系类型,不仅揭示了民国时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北京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的运作方式,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导致中国农民长期受歧视的制度性基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又出现了农民因身份而受歧视的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因违法征地造成大批"三无"失地农民;二是在城市里农民工备受歧视.给农民"国民待遇"是中国政府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为此必须切实采取下列两项对策:一是确保村民会议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决策主体;二是中国农民工的权利不应低于国际迁徙工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