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闻天在我党历史上两个时期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在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他摆脱"左"的思想影响,著文参加论战,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60-70年代,当"左"和极"左"的思想在全党、全国蔓延时,身处逆境的张闻天,坚持追求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铺垫了基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在他领导下,一个在"文革"泥潭中苦苦煎熬的民族开始走向复兴和崛起之路。邓小平的执政实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是与其科学的执政理念有内在关联的。邓小平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有体系,而且具有严密的结构。 从体系结构上看,邓小平的执政理念包含有三个层面。最深层的就是执政哲学原则,它是邓小平对执政实践经验、对19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他亲历的十年"文革"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三下三上",这都和毛泽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始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情。1933年,邓小平坚定地和毛泽东站在一起,第一次"下"。从1935年到1966年,是毛泽东把邓小平提拔起来的第32年。从1966年到1973年复出,是邓小平的第二次"下"的8年。邓小平的"二上"是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有了一定醒悟,决定让邓小平重新出山。邓小平的"三下"是个"伟大的悲剧",但毛泽东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没有听从"四人帮"的意见,相反,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以观后效",为邓小平更辉煌的"三上"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凡是对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民永世不忘.从传统的"三不朽"标准看,对于他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来说,邓小平是立了大功、大言和大德的.大功,是指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贡献;大言就是由他作为主要创立者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大德就是他的品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时代     
《老友》2002,(10)
第三节为身后确定了改革路线邓小平已经88岁了,来日无多。邓小平担心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夭折,也怕中国共产党失去领导权。他担心的还是"两个基本点",不过对改革开放更为钟情。因为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功绩还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应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他坚持和发展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主线和最终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尤其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阐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而回答了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作出了新贡献,同时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8.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此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目标出发,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思考,他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青年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德育"的思想观点.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大德育"思想,对于开创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精兵简政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因对党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受到毛泽东的称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更是十分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和机构精简问题。1954年1月,他在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上提出的今后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中,其中一条就是"精简行政人员,严格控制人员编制"。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科技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意识是指对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关键作用的敏锐洞察和认同.中国历来缺乏现代科技的传统,这就使邓小平的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内容的科技意识表现出超前意识和现代意识.邓小平的科技意识的形成是他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教训的总结,与他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有关,也标志着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对富强之路的探索达到了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中老年人经历童年逆境的异质性,利用潜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年人和老年人内部存在五类童年逆境组合的子群体。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童年逆境对中老年多维度健康的单一、累积和组合效应,并比较了其对不同生命阶段多维度健康影响的变化和差异性。研究发现,身体/精神虐待、相对贫困等童年逆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在老年期更加凸显;童年逆境对中年人各个健康维度都存在累积的负面效应,相对于常规型童年逆境的中年人,其他4类童年逆境组合中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受死亡选择效应的影响,经历多种童年逆境与没有经历童年逆境的老年人的ADL和IADL并没有呈现显著差异,甚至在不同童年逆境组合的老年人ADL状况中,出现"队列倒置"现象,即相对于常规型老年人,身体/情感虐待型和父母身心障碍型的老年人的ADL状况反而更好。  相似文献   

13.
孔见 《中华魂》2012,(22):24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邓小平是注重实际的实用主义者,不问姓"社"姓"资",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怎么搞都行。"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说邓小平重视实践,这是正确的,他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反对空谈。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把它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具体方针、政策、措施成败得失的标准。但是,说邓小平不重视理论,不讲发展的政治方向,把他描写成一位不问姓"社"姓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文化思想、经典理论、精神风尚仍继续发扬传承,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邓小平自幼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本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文章从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入手,提炼出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继而分析了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当前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形势下,研究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对象上,他重视工人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要重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留学生资源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在人力资源开发原则上,他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培育"四有"新人。在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上,他提出要做好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配置与管理,做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工作,做好促进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突出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邓小平在语言表述上强调反对本本主义与形式主义,正是这种思想作风的表现,他不仅主张语言的朴实风格,而且自己身体力行.朴素实在是邓小平思想作风与语言风格的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冯卓然 《中华魂》2008,(9):39-4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强调"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一科学论断,是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科学指针。  相似文献   

18.
睿智的预见     
言志 《中华魂》2012,(17):29
基辛格曾说过,在与其交往的许多政治家中,邓小平的预见是比较准确的。20年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两个预见:一是针对社会主义"失败论"和"终结论",他旗帜鲜明地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针对西方鼓吹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陈旧论",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坚信,世界上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把"实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范畴。这为我们党在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在实践上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将实事求是思想完全彻底地贯彻到了他的实际行动之中。在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卓见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提出了"三个面向"及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恢复了对知识分子的正确评价;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给予了新的解释.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