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明理学的道统论述中,王阳明与朱熹、陆九渊之学的关系已有充分的讨论,但其对周敦颐、程颢的继承和发展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认为,不论是在道统自觉意识上还是在对道体的认知上,王阳明都有明确的传承周程学问的倾向。"动静"观念是探讨"周程—阳明"之传的重要线索,王阳明对道体的理解,以及对易之本体的阐释,均表现出兼合动静的特质,这与周敦颐"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程颢"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等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从道体动静的角度切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王阳明的学问归属。  相似文献   

2.
宋明理学关于"动静"有丰富内涵、用法,阳明学所论即是一个典型。从工夫之不同面向来看,可将王阳明及其后学有关动静之用法,归结为工夫之着力处、工夫之处境、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以及工夫本身等四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十二种:居行之静动;身(体)之动静:身为动、心为静;心之意念为动,心之本体为静;意(念)之动静;气(质)之动静;事(物)之动静;时(境)之动静;时之动静:本体之动静;本体为静,发用为动;本体为生生、动;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工夫之动静:循本体为静,从欲念为动。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主静与主动的论争。这主静与主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上的动静问题,二是人生观上的动静问题。主静思想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老子》十六章)认为人生应该守静,而芸芸的万物亦皆复归于静。王弼提出“静非对动者也”的观点,认为“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  相似文献   

4.
明末大儒刘宗周的《人谱.人极图》解构周敦颐《太极图》,将《太极图》之第二图"坎离图"拆解且左右互易,组合成"动而无动"图和"静而无静"图,以此修正周敦颐的"太极"哲学范畴。《人极图》以"太极"为"本体",但以其本质为"生生",从而挺立"生生道体"哲学。  相似文献   

5.
大多《易传》后学以"太极"为《易传》本体概念的理由是不太充分的,从《易传》仅出现一次的"大极"(即"太极")及其文本语境,只能推证"太极"在阴仪、阳仪之间,是生出阴仪、阳仪的阴阳未分者,但不能直接推证"太极"是《易传》所谓万物的最先且恒常存在者,即本体。本文从《易传》相关文本章句论证"易"为《易传》的本体概念,从其是"生生"的恒常存在者;从其恒静而能生"动";从其是乾坤运动的基础;从其广泛影响万物等角度论证"易"是《易传》的本体概念。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从"理气充凝"的角度来阐释太极之动静,并指出天地之化至诚不息,动为本而静为辅。这些观点体现了王夫之对周子《太极图说》的创造性诠释,推动了理学思想的发展。王夫之阐释《太极图说》还有一个特点,即将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将"周张"视为一体,《太极图说》则与《正蒙》互通,由此回归北宋理学之本源而发明"正学",重建理学"道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理论思维的理性力量,在其掌握唯变所适的魅力,科学依靠理性之光而照亮客体,和合学依靠"万物本吾一体"的联通之光而智能网络世界。世界虽千变万化,但都寓于不离不杂之中。人们仰望太空,俯察大地,发现天地万物不动即静,即静即动,动静不离不杂。体现为智动仁静,静能制动,静闭动开,动静相召,动静互根。就物来看,动静相离不杂;就神妙看,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妙万物,动静非外力所致。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在中国哲学理论思维中"变"为顿变、突变,相当于质变;"化"为渐化,不显著细微的化,相当于量变。体现为变质化量,变通化成。渐化的裁断,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自然、社会、人生都处在质与量、变与化的流动之中。自然、社会、人生的发展变化都具有内在逻辑规则性,相当于理;由人类社会内在矛盾、冲突所形成和推进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趋势,便是所谓势。体现为理固势常,理势相因,顺势合理,理是势之理,势是理之势,理势互相絪缊,互为动因。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之理与必然之势,一旦约定俗成,形成各种形式的规范、规定,便具有一定的常规性、经常性、原则性,这便是所谓经;但随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原有规范、规定亦随之而变化,这便是权的变动性、变通性、灵活性。体现为权反于经,阴权阳经,经常权变,经权合一。动静、变化、理势、经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均依不离不杂之理而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理论思维的理性力量,在其掌握唯变所适的魅力,科学依靠理性之光而照亮客体,和合学依靠"万物本吾一体"的联通之光而智能网络世界。世界虽千变万化,但都寓于不离不杂之中。人们仰望太空,俯察大地,发现天地万物不动即静,即静即动,动静不离不杂。体现为智动仁静,静能制动,静闭动开,动静相召,动静互根。就物来看,动静相离不杂;就神妙看,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妙万物,动静非外力所致。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在中国哲学理论思维中"变"为顿变、突变,相当于质变;"化"为渐化,不显著细微的化,相当于量变。体现为变质化量,变通化成。渐化的裁断,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自然、社会、人生都处在质与量、变与化的流动之中。自然、社会、人生的发展变化都具有内在逻辑规则性,相当于理;由人类社会内在矛盾、冲突所形成和推进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趋势,便是所谓势。体现为理固势常,理势相因,顺势合理,理是势之理,势是理之势,理势互相絪缊,互为动因。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之理与必然之势,一旦约定俗成,形成各种形式的规范、规定,便具有一定的常规性、经常性、原则性,这便是所谓经;但随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原有规范、规定亦随之而变化,这便是权的变动性、变通性、灵活性。体现为权反于经,阴权阳经,经常权变,经权合一,动静、变化、理势、经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均依不离不杂之理而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朱子"理气动静"的问题多受争论。实际上,朱子的本义是"动静"不适合也不足以范畴"理","理"超越动静;同时"理"的内涵本身、"动之理"与"静之理"都保证了理是"活理"。但另一方面,朱子又引申"理气动静"而得出"气强理弱"的判断,"活理"亦由此受到局限。贯彻到工夫论上,结果是他对于"气禀"的影响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因此宁愿"闲置"此"活理"的有限作用,由此最终与心学走上了迥然的工夫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文:知天之理者,善动以化物;知天之几者,居静以不伤物,而物亦不能伤之。以理司化者,君子之德也;以几远害者,黄老之道也;降此无道矣。出处:《读通鉴论·文帝二十三》卷二,中华书局版。赏析:这是王夫之就人如何认识天之理、天之几而作出的深刻论述,涉及到天人、动静、利害等关系,标揭出高远  相似文献   

11.
《狸猫换太子》的来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荣 《河北学刊》2002,22(2):149-152
敦煌佚经《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及《大阿育王经》等表明 :清代说部《三侠五义》中的著名故事《狸猫换太子》的形成曾受过佛典的影响 ,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借用上。  相似文献   

12.
诸葛靓之父诸葛诞因司马氏征其入洛阳而在扬州举事,并派长史带其小儿子诸葛靓等往东吴请救兵。后诸葛诞败亡,而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他曾任右将军,在吴亡前已经升为大司马。诸葛靓本人在德、才方面应有过人之处。孙皓即位后不久,诸葛靓参与平定施但之乱,后来还曾与丁奉一起率军北伐。西晋灭吴之役中,孙皓派张悌、诸葛靓等率军渡江,欲以主动进攻改变被动局面,但此役孙吴军队大败。吴亡后,诸葛靓先藏于其姊琅邪王妃家中,后回到故乡,并始终拒绝出仕。他与嵇绍二人在仕隐问题上的抉择与在忠孝问题上的抉择是相联系的:或以仕显忠,或以隐明孝。诸葛靓并不能说是孝而非忠者,他出仕于东吴期间对该政权是忠诚的,而他对西晋政权并无效忠义务。  相似文献   

13.
邹德文 《北方论丛》2006,2(4):64-67
在明代韵书里,《元声韵学大成》浊声母清化的诸种现象表现非常突出,匣母字清化作晓母;见、溪与群相混;端、透与定相混;非、敷、奉相混;邪母与心母、邪母与从母相混;从母清化混入精母。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代江淮官话里浊声母清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考补     
董仲舒的生年应是在公元前 198年左右 ,其亲见四世 ,是见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四世 ,他虽然生于汉高祖时代 ,因为年小 ,不能算又见一世 ;古代讲七十悬车致仕 ,不是准确的整七十岁 ,而是从七十到七十九岁都包括在内。董仲舒三年不窥的菜园应该在首都长安。董仲舒对策之年还是定于元光元年比较合理 ,其他说法不能解决的矛盾更多。董仲舒的墓在何处 ,还需要继续研究 ,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15.
书院在元代因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书院教学中受到崇拜 ,达到了至尊至贵的地位。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当时法定的教材和参考书 ,各书院的讲授内容和研究也就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基本模式。程端礼在朱氏教学和读书的方法上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写出了著名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江东书院讲义》作为《日程》的附录  相似文献   

16.
乔世华 《云梦学刊》2004,25(2):23-26
成东方由于对摄影文学的建构而发现了审美复合美神,并对之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使得审美复合理论成为现代美学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审美复合理论既是我们认识摄影文学独特美学特征的路径,也是我们观察了解世界的重要桥梁,它为全球化注入了生动灵魂。  相似文献   

17.
从《隋书·经籍志》相关史料的断句、荀勖新簿与郑默《中经》之关系、《北堂书钞》所引两处史料的正确解读、荀勖开创四部分类法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古今书目不录《中经》之原因等六个方面,就四部分类法的起源问题与董恩林先生《郑默〈中经)首创四部分类法考辨》一文进行深入的讨论,进而认为荀勖新簿是一部承袭《中经》所著录图书、又变更了《中经》分类体制的一部全新的目录著作,因此,四部分类法只能是起源于苟勖《晋中经簿》、而非郑默之《中经》。  相似文献   

18.
退溪性理学与阳明心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退溪是韩国儒学中继承朱子学传统的大师。虽然李退溪在捍卫朱子学的正统地位的同时竭力批判阳明心学,但是根据本文的考察,不论在学术渊源上还是在学术思想上,都可以看出李退溪与阳明心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渊源上,李退溪所推崇的《心经附注》与曾经影响阳明所著《朱子晚年定论》的《道一编》都是出自程敏政;在学术思想上,无论在心性论方面还是在工夫论方面,退溪哲学对朱子哲学的某些拓展都可以看作是李退溪对阳明心学的某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郑臣 《兰州学刊》2007,(10):28-30,51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圣外王"的理学思想的,在宋代思想转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方朔的《答客难》与扬雄的《解嘲》初步确立了设论体的文体范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主题,提出了士人在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下如何自处的问题,包含着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班固的《答宾戏》"折之以正道,明君子之所守",将东方朔、扬雄所确立的设论体主题批判价值进行了解构。除作者个人因素外,三篇设论文还基于不同的时代环境,包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素,从中可见班固对设论体进行主题解构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