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孝文帝改革使河北大族在朝廷和地方乡里的权势地位得到承认和提高,河北大族由此成为北魏维持门阀统治的重要势力。六镇降户发动河北暴动,将河北大族推上北魏末年的政治舞台。尔朱荣家族执政,对北魏皇室、胡汉门阀的政治特权构成巨大冲击。拥有雄厚部曲武装的河北大族,是孝庄帝及胡汉门阀用来对抗尔朱氏的重要势力。尔朱氏在河北扩张势力,遭到河北大族坚决反抗。无力消灭尔朱氏、高欢转向承认门阀制,是河北大族向高欢让出冀州与之联合的原因。东魏是高欢六镇豪帅与河北大族在反抗尔朱氏专权、与北魏宗室胡汉门阀较量过程中相互联合妥协的结果,其性质是继承孝文帝汉化改革成果的汉化政权。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八年三月八日,共产党员朱积垒等同志领导了平和暴动。许多人认为,这是福建首次在我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暴动,对此,笔者实未敢苟同。福建首次农民武装暴动究在何时?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龙岩后田暴动的时间。而关于后田暴动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一九二八年三月四日(即农历二月十三);二是一九二八年四月三日(即农历闰二月十三)。哪一种可靠呢? 有些历史文件、回忆录,按照农村习惯,以农历纪事。如在后田暴动后的一年又四个月,在上杭蛟洋召开闽西“一大”,会议通过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中第二部分“闽西过去斗  相似文献   

3.
论湘南暴动     
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革命武装暴动。暴动的胜利,是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后,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以来的反动气焰。在暴动中,革命风暴遍及湖南十一个县的范围,参加起义的群众达一百多万人的规模;在暴动中,湖南五县(宜  相似文献   

4.
1935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四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文登、荣成、牟平、海阳、莱阳等五县的武装暴动,俗称“-一·四”暴动.这次暴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山东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暴动,它震惊全省.但是,这次轰轰烈烈的武装暴动终于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事隔五十余年的今天,再来研究这次暴动的社会历史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六镇豪强酋帅主要由拥有权势和世代受军镇压迫的两类不同政治地位的豪强酋帅构成,双方有着尖锐的矛盾。其群体无法依靠父祖官爵进入门阀体制,社会地位并不高。孝文帝迁都洛阳导致两类豪强酋帅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是引发六镇暴动的主要原因。六镇暴动主要是由在六镇没有政治地位、面临生存危机的匈奴、高车酋帅领导,反抗军镇压迫和求生存的抗暴斗争。有权势的豪强酋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成为北魏镇压暴动的主要力量。两类豪强酋帅在迁到河北后,面对共同的生存危机,一度联合掀起河北暴动,但由于其群体内部矛盾重重、组织松散,又无法立足河北解决生存问题,从而在尔朱荣的进攻下一败即溃。  相似文献   

6.
爆发于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528) 四月的“河阴之变”是北魏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它使中国北方由统一的集权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关于河阴之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影响,史界阙少论及,笔者不揣浅陋,略作探讨,就教于方家硕学。  相似文献   

7.
1935年11月29日(古历十一月四日),中共胶东特区委员会领导的文登、荣成、牟平、海阳、莱阳等五县农民大暴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山东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就是这次暴动,俗称“一一·四”暴动.  相似文献   

8.
百灵庙抗日暴动,是在内蒙古地区的乌兰夫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绥远当局傅作义将军的策动下发生的。这场暴动打响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第一枪,实际上成为当年冬天绥远抗战的先声,在内蒙古人民抗日救亡斗争史上写下了耀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大刀会,不要税。杀赃官,解民恨! 这首歌谣,是在一九二八年一月东边道地区大刀会武装暴动之后流传起来的,它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广大农民对于大刀会的拥护。五十年前发生的这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暴动,是继义和团运动和忠义军抗俄斗争之后,在东北发生的又一次反对军阀统治和日本侵略的农民武装斗争,它沉重地打击了奉系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充分显示了我国农民敢于反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北魏官吏考课制度是随着其政权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随着孝文帝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北魏原是与十六国后期其他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并存的一个小国,其俗宽简,民不知禁,政治设施比较粗疏落后。但是,在封建化过程中,其历代统治者大都能积极吸收汉封建文化,尤其重视各项政治制度的建设,认识到自己原有的一套政治措施乃属“随时制作,非通世之长典。”因而能够不断加以改进。他们将对官吏的考课视作“国之恒典”,高度重视。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北魏考课制度由不够完备到比较完备,逐步建立了一套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1.
难民是弱势群体.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难民众多.以河北省为个案,通过对大量的档案和报刊等资料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国共两党政权难民救济存在的差异性.研究这一时期的难民救济,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也可为今天的救灾救济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兴"是一以贯之而又发展变化的美学范畴,既是古典诗歌的创作理念,也是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兴"的美学嬗变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先秦两汉时期的政教之"兴"到魏晋六朝时期的审美之"兴",再到唐代及以后的审美与政教相结合之"兴"的过程。循此过程,可以探明"兴"的美学内涵及其嬗变路径。  相似文献   

13.
行人司作为明王朝的中央级行政机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其视为外交衙署,行人则被认为是专职使臣。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说法并不完全科学,因为就行人的职能看,其非外交职能的内涵远远大于其外交职能。行人虽然职低权微,但升迁却很快,如给事中、御史有缺,多先从行人中选拔。行人在出使过程中,也颇受所至地方官员和首领的礼遇,因此使得一些机构的官员对行人很是羡慕,甚至千方百计侵占其职能,寻求出使机会。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当是因为行人司系皇帝特使机构的这种特殊身份,才使得行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收获颇丰,也才使得人们对其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刘基诗文集版本较多,情况复杂,虽有人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但钟惺所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①。钟、刘之文在思想情趣及表现形式上迥异,但钟惺在评点《刘文成公全集》时,不置一贬语、极端推崇刘基之文。通过对《刘文成公全集》一书评点内容与钟惺文论主张、思想观点之比较,同时对坊间托名钟惺情况之探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题名钟惺评辑《刘文成公全集》一书,其评点者并非钟惺。  相似文献   

15.
朱熹之前的学者对"赋"的理解比较一致,对"比"、"兴"的阐释则众说纷纭,影响了对《诗经》本义的理解。朱熹融会前代各家之说,抓住"赋比兴"的特征,在《诗集传》中对其作了较明确的界说。该界说简明扼要,切合诗之本义,且影响深远,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河北省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区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然后结合统计数据,与其他省份比较,指出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唐诗悲秋主题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兼容并包的好学精神,也彰显了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8.
宋人刘斧的《青琐高议》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首先是它的辑佚补遗价值;二是作家作品研究之资料价值;三是弥补诗话(词话)或阙的价值;四是史料价值;五是为许多小说、戏曲提供原始材料的价值。但由于孔子以来所提倡之“不语怪、力、乱、神”偏颇认识的影响,从宋而降,《青琐高议》一直被斥为“荒怪”和“低俗”。其实,《青琐高议》中那些描写...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扣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适之籍里,两《唐书》所载不详,历代方志所载,多有附会。故目前学界认为史志中所言"渤海蓨人"乃其郡望,而籍里已不可考。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氏家族的起源流变,结合对现存唐时高姓墓志的考察,并就高适早期交游与诗文创作加以考证,从而认为其籍里当在洛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