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专业户》杂志总第117期94年1期)在建议与咨询专栏刊出我写的“切莫盲目引种超大穗小麦——81加(79)-3-1”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是我始料未及的。短时间内收到读者来信147封(截止5月26日),87%的来信均谈到他们在93秋播前夕,受失实报道的作弄和虚假广告的诱  相似文献   

2.
刘修明 《小康生活》1999,(10):15-15
(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由农民育种专家沈天民用墨西哥提供的黑小麦与黑麦草远缘杂交育成的六倍体黑小麦作母本,豫麦二号作父本,再进行复合和定向筛选,历经十七年的努力育成的一个超大穗、超  相似文献   

3.
超大穗小麦—84(加)79—3—1是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高级农艺师罗洪溪同志于1984年用80(974)作母体,80夏(10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统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超级优质麦—988是明丰农科所与我国著名小麦专家以特大粒小麦8769为父本,用墨西哥黑麦王为母本,选育出六倍体超高产优质麦,再进行交配和定向筛选,历经七年努力育成的新一代超大穗、超高产新型超级小麦。该品种几年来在南北不同小麦产区试种,平均亩产768.5KG,高肥水田种植具有亩产900—1000KG增产潜力,以“吨麦”著称。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在河南、山东、安徽、山西的一些地方,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培育的“超大穗”小麦被炒得火热,一般公斤种子卖到20元。甚至高达四、五十元。有些育种单位也乘势大力宣传、推广,使之一下子种到了六十多万亩。最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您们好:《专业户》93年十期发表了我写的《罗洪溪培育成功超大穗小麦》一文和今年第三期我的广告后,连续收到询问信200多封,其问题最明确的是怕上当。我以前也和大家一样,上当受骗购良种,结果是鸡飞蛋打一场空。例如90年我引种“西安九号”小麦繁种,当发现该麦极易感病而造成减产或绝产时,立即给本刊去信,  相似文献   

7.
自从93年10期《专业户》杂志发表我写的《罗洪溪培育成功超大重小麦》一文后,许多读者到处打听超大穗麦种,但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又有大量假种流传各地。仅我在陕西所做的调查,有些人去年低价买的假种,今年又要售出,当问到他们时,这些人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今年要不卖出,那我岂不太吃亏”。仅我们哑兴十六组就有许多人去年引进的假种,(非我们繁育户)。今年要卖出去,明年将会有多少人遭受经济损失,不能不令人担忧。敬请广大农民朋友务必注意,辨别真伪,切勿上当。  相似文献   

8.
白玉吨高粱是从德国引进的粮饲兼用作物新品种,有四大特点:(1)产量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籽粒700-1000千克,青绿叶、茎秆5000千克,比普通高粱品种增产2-3倍。(2)营养丰富,据测定: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是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的1.5-2倍,并富含粗脂肪、维生素和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
SW89—3243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冬春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际种质及冬 X 春杂交模式并与穿梭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一个迟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关于超大穗上麦“84加79—3—1”许多报刊上众说纷云。评价很不一致。笔者根据自己的种植观察认为,与《人民日报》93年6月10日的有关报道基本一致,确实是个超常规的品种,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1)三头小麦 中国农业科学院从墨西哥引进,经多点小区试种,每667平方米产量超过1000千克,抗病能力强,茎秆基部近于实心坚硬,高抗倒伏。每株3个穗头,大小均匀,头尾相接,籽粒白色,单穗50-60粒,千粒重56克左右。(2)重组01 是以优质小麦“906”和“红春”杂交,F1激温诱变,花粉培植,染色体加倍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多点次多  相似文献   

12.
例一、同是一个小麦品种,栽培方法不同产量差一半。安徽亳州市位岗镇武楼行政村武中孝和本镇花园行政村马传彬二人,去年,同时在河南大学生物良种推广站引进大粒小麦良种86(79)。因管理种植方法不同,武中孝种植的86(79)小麦(其中留有麦套棉空档)净收小麦5820斤,亩产达970斤,而马传彬种植的1.5亩86(79)小麦(没留麦棉套空档)实收小麦720斤,亩产只有480斤,产量同武中孝相差一半还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栽培技术有别。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多穗小麦休斯顿5号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高产品种。该品种穗长20厘米,穗大粒多,丰产性突出。主穗附生8-10个小穗,最多有12个小穗。小穗着生18粒左右,整穗180粒,穗型粗大。千粒重40克,容重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3.3%。  相似文献   

14.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1949年-1978年中国历次技术引进的实际目的首先指向的是增加生产能力,为此,成套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引进方式,但这不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家专注于包括引进项目在内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基本建设,无心在引进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也无力进行应有的投入。但技术发展问题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尤其无法回避,于是采取了适应于中国资源特点的"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该麦是对加拿大高优面包小麦“红春”进行转基因改良培育而成的偏春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港南为农良种场江文胜,小麦亩产600斤。江文胜是一位热爱科技、积极从事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的青年农民。95年秋,他和用报刊的信息,引进了奇异的穗分枝小麦“分33”良种,繁育了6分田。该麦长势奇特,高抗赤毒等病害,吸引了众多的农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96年  相似文献   

17.
葡萄品种京东1号:特早1号:140:无核8611“无核8612:以上葡萄品种穗大粒大颜色好、不落花落果,特丰产抗病口味甜,是当前成熟最早的葡萄品种,开花至成熟只需40多天,比巨峰早熟40—50天,最适宜多雨的南方及寒冷的北方栽培。另供超大穗葡萄品种——王母献宝;王中王;这两  相似文献   

18.
ESP翻译研究近40年(1978-201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40年来,我国ESP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四个阶段进行综述:1978-1989年为第一阶段,以引进ESP概念为先导,研究以EST为中心;1990-1999年为第二阶段,ESP各次语域的研究全面展开;2000-2009年为第三阶段,开始对ESP翻译理论作系统研究;2010年以后为第四阶段,ESP翻译和翻译研究越来越依赖网络和信息技术,有了技术转向。  相似文献   

19.
GER—1是遗传工程水稻育种专家万文举教授应用分子育种方法将玉米 DNA 片段(基因)导入水稻培育成功的超大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遗传工程水稻研究是国家教委下达的“七五”“八五”攻关课题,通过万文举教授等多年的攻关,终于在93年结出了硕果。遗传工程水稻的研究成功,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突破。93年10月22日通过了湖南省科委主持的以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专家闵绍楷、上海农科院颜昌敬、世界闻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袁隆  相似文献   

20.
簇毛麦6V染色体上携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本研究利用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单端体和双端体附加系(2n=42+1t和2n=42+2t)为材料,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植株6V端体出现频率,以评价外源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遗传平衡程度及稳定性,为利用培育小麦-簇毛麦导入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自交群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观察,发现在双端体附加系(2n=42+2t)自交群体(F2)中,2n=42+2t,2n=42+1t,2n=42的出现频率分别为51.92%,40.38%和7.7%;在单端体附加系(2n=42+1t)的F2群体中,2n=42+2t,2n=42+1t,2n=42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85%,17.59%和80.56%.χ2检验表明(χ20.01=0.000),两自交群体问6V端体传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6V端体的传递能力与亲本携带的端体数密切相关,双端体附加系在减数分裂时主要形成n+t配子,而单端体附加系则形成n和n+t两种配子,n+t配子参与受精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6V端体的遗传平衡程度,单端体附加系自交群体中的6V端体出现频率较低.这表明6V端体可能携有较多的不利基因导致n+t配子竞争能力较差.小麦-簇毛麦6V双端体附加系Pana(2n=42+2t)6VS在Moisaon 6MV/6B中通过雌雄配子传递频率研究发现,6VS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33.33%)远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频率(4.87%).这也与其抗病性鉴定结果一致.此外,还发现以Pana(2n=42+21)为母本获得了小麦-偏凸山羊草-簇毛麦三属杂种,而以Pana(2n=42+2t)为父本却未能获得小麦-偏凸山羊草-簇毛麦三属杂种,暗示Pana(2n=42+2t)附加端体可能对花粉育性有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