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镇,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加大对吐鲁番地区的历史城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申报的力度;注重保护吐鲁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对吐鲁番地区历史城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教训为例 ,讨论我国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提出应该辩证看待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口状况、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要因地制宜、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生产、环境的和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人口不断增长与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的矛盾、生产的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是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程度的根本因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人口、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充分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西部大开发必须体现发展优先的原则;西部大开发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在不损害西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西部大开发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江雪莲 《学术研究》2002,4(7):49-52
本文从人口特别是我国人口的历史发展阐明当代人口伦理已经由多生、重数量的倾向转向节制、重质量的倾向 ,从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饱和极限的耕地开发、惊人的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高峰、经济发展的无形化解、人口素质的某种恶化趋势、独生子女问题、人口性别失衡八个方面 ,指出我国50余年来人口增长困境所决定的人口控制的迫切性 ,并讨论了我国人口调控的伦理政策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个体道德自律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甘南州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甘南州存在着森林锐减、草地“三化”严重、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鼠虫害泛滥等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增加过快、开发建设、管理失控、气候变化、火灾等是造成甘南州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生态文化 ,实行生态资源产业化等是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人口发展的新特点及其突出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西北地区人口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阐述了西北地区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四大挑战生态环境对人口变化极其敏感,人口过度增长且极端不均衡分布与环境极度脆弱并存,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待强化;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削弱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严重短缺与劳动力大量剩余并存,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战略亟待实施;重种植业、偏重型工业化的基础产业扩张模式束缚城市化进程,地区城镇发展失衡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并存,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有待加强;自然环境制约民族地区贫困治理,民族落后、脱贫艰难与环境恶劣并存,经济发展落后与基础设施薄弱并存,反贫困战略导向有待调整,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选择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搞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必须建立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环境评价制度和投入保障机制,运用价格、税收杠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培育良好的人口环境,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清朝光绪年间吐鲁番地区的一些察合台文文书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文书中的关于土地的租佃契约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了这一时期吐鲁番地区在土地、生产关系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吐鲁番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李维青同志主持的自治区199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吐鲁番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为专题研究报告。该专题研究报告在《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吐鲁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城镇建设为研究重点,提出了吐鲁番旅游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包括: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步骤、具体要求、对策等十个方面的具有战略性的重要问题,研究了吐鲁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探讨了吐鲁番地区旅…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都较差,因而自然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较小,但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人工生态环境,可以扩大贫困地区的人口容量,使贫困地区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减少贫困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和现有人口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与人口的最优结合,获得最佳人口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西部经济大开发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一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二是退耕还林(草);三是开发和利用矿能资源;四是开发水资源;五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六是以科技为先导;七是促进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评价,是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20世纪末,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生态环境评价理论和方法,能值理论是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之一.本文对能值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四维能值理论.分析表明,四维能值理论方法综合考虑了世界人口和时间等要素,完善了能值理论在反映生态环境过程中的不足,四维能值理论的指标对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预测生态环境未来趋势以及帮助决策者在制定长远政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吐鲁番地区的户税不存在中央户税和地方户税之分,户税的制税权和服务对象都是中央,但地方专征专用;吐鲁番地区的户税是多税目、多税率和多税额的复合形式税,而且在户税征收中,定户等所依据的资产除菜地外不包括其他土地。就唐前期吐鲁番地区来说,户税征收存在独特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灾区,改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风沙干旱地带 ,生态环境恶劣 ,林草植被稀少 ,属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而且在未来的环境变迁中还存在着诸多促使环境恶化的潜在因素 ,这些因素将依其自身特点或惯性作用持续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西部大开发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给宁南山区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在分析了宁南山区生态恶化的成因后 ,从理论和实际的操作上 ,提出了该地区今后生态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环境治理是直接关系西部开发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10年来,在国家政策、法律、财力和物力等多方面巨大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解决之策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以公众为推动力,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西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科伟 《人文杂志》2001,(4):155-157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极其深远.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安全,人们最担心的也是生态环境问题,即西部大开发会不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能否与经济开发很好的协调起来?作者认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既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更要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非农化进而城镇化则是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遵从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对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以及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位于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冰冻圈与干旱区相依并存,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阶梯相连…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牧区生态安全的人口转移问题及其社会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区生态不安全是突出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协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近50年来,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各种人口问题、社会活动问题的作用的确非常突出,但是在各种因素中,核心因素是“人口因素”,表现为相对于牧区生态环境特性而言的人口规模不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牧区居民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牧区生态不安全的根源在于牧区人口与生态环境的极为不协调,要实现牧区生态安全,其基本条件是协调牧区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牧区生态安全,需要采取牧区人口转移战略;牧区人口转移战略主要有生态移民和劳动力转移;牧区人口转移中的突出问题,一个是转移稳定性问题,一个是收入水平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重视在人口转移过程中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